臺陸聯盟企業注資JDI 未達協議

日本顯示器(JDI)9日晚間突然發表聲明,取消原定本週三之前公佈與外部企業結盟的協議,但強調談判處於最後階段。

然而外界擔心臺、陸聯盟注資計劃生變。

JDI原本計劃透過對外部投資人發行新股和公司債,增資1,100億日元(約9.9億美元),但尚未公佈投資人名單。

根據日經新聞3日報導,JDI已同意接受觸控面板大廠宸鴻與嘉實基金在內的三家企業聯盟出資600億至800億日元,聯盟將取得近50%的股權並取代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成為JDI最大股東 。

JDI上週表示,與外部企業結盟的談判「可能在下週上半周敲定協議」,但9日又發表聲明說,「我們尚未達成協議,但正取得進展,而且處於談判最後階段。只要敲定協議就會盡速公佈訊息」。

JDI未公佈是什麼原因拖延敲定注資協議。然而日經新聞先前在一篇名為「JDI就這樣迷失七年」的報導中指出,臺、陸企業聯盟計劃活用JDI的技術,並在大陸興建OLED面板工廠,聯盟還要求JDI調整經營階層,且日本廠的整合與裁員將無可避免,推斷這些都可能是導致協議延宕的癥結點。

報導也指出,INCJ作為股東仍具有一定影響力,自然也攸關JDI能否順利更換管理階層並牽動重建的成敗。

彭博專欄作家高燦鳴也曾指出,JDI想要生存,所需要的不只是資金,因為如果讓同樣經營團隊繼續犯同樣錯誤,也難以改變現狀。JDI在截至3月底止的會計年度出現淨損,已是連續第五年虧損,高燦鳴在文中提到,讓外國企業收購是最佳策略,例如夏普在鴻海收購併由戴正吳接手管理後,面板事業便恢復獲利。

封面圖源:拍信網

延伸閱讀

★ 檯面板雙虎首季虧損 恐擴大

★ 京東方:摺疊屏幕手機料2021年可降至約1萬

★ 3月營收/仁寶、英業達 創同期新高

★ 3月營收/宏碁、華碩 業績升溫

想知道更多資訊?點擊閱讀原文,前往WitsView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