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被判刺配,林沖差點被人打死,武松卻一路有酒有肉,這是為何?

羅福添


年輕時,總覺得林沖窩囊,豹子頭林沖應該快意恩仇,可是他卻畏畏縮縮,面對高衙內一味忍耐。成年了,才理解林沖的難處。他有家有業,不像武松哥哥死了,無牽無掛,只圖自己痛快。他有岳父有嬌妻,即使他自己痛快了,打死了高衙內,那麼扔下嬌妻怎麼辦,年邁的老丈人怎麼辦?因此他忍了。

林沖被誣陷發配後,一路上他忍受著差役的諸般虐待,他想的就是刑滿回家與妻子團聚。林沖沒有江湖經驗,沒看出兩個差役要害他。如果不是魯智深,林沖在野豬林就成了屈死鬼。魯智深要殺董超、薛霸,林沖阻止了,他依然堅持去滄州。如果不是高俅派人趕盡殺絕,林沖走投無路,他也不會上梁山。

武松與林沖不同,他父母雙亡,哥哥死後,他成為孤家寡人。對於殺害哥哥的兇手,武松絕不放過。但是武松做得漂亮。潤楊總覺得武松是一個非常會經營自己的人,他善於宣傳自己。他成為打虎英雄後,他披紅掛綵,走馬遊街。人們都知道有一個打虎英雄。當上都頭後,他個性豪爽與衙役們稱兄道弟,交了一幫鐵哥們。

他殺潘金蓮,殺西門慶都留下了他們的供詞,人們知道這對姦夫淫婦害死了武大郎。武松是為兄弟報仇。他佔住了理字,輿論一致認為武松是有情有義的好漢。人們佩服武二郎為兄報仇。所以當武松刺配孟州的時候,差役們都尊重武松,給他打酒買肉。武松的刺配之路過得瀟灑!

武松第二次發配是被冤枉的,與林沖有些相似。武松被刺配恩州牢城,武松比林沖有江湖經驗,見兩個差役的行事就斷定他們不懷好意,因此早早提防。【約離城也有八九里多路,只見前面路邊先有兩個人提著朴刀,各挎口腰刀,在那裡等候,見了公人監押武松到來,便幫著做一路走。武松又見這兩個公人與那兩個提朴刀的擠眉弄眼,打些暗號。武松早睃見,自瞧了八分尷尬;只安在肚裡,卻且只做不見】。

來到“飛雲浦”武松行動了,他以一對四,他飛起兩腳,先踢下水兩個。武松大喝一聲把枷只一扭,折作兩半個,武松殺了三個,留下一個活口問明仇人是誰,在哪裡之後一刀把這人殺死。武松返回孟州城,血濺鴛鴦樓,報仇雪恨。武松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他蘸血在牆上寫道:殺人者,打虎武松也!武松有仇報仇,殺得痛快淋漓。

林沖的敵人太強大,他無法像武松那樣來去自如。林沖唯一的一次報仇的機會是高俅被梁山好漢所擒。林沖欲殺高俅老賊,替妻子報仇。然而,宋江以為眾兄弟謀取好前程,封妻廕子為由,給攔下來。林沖後來不得不接受招安,替皇帝和高俅賣命。林沖到死也沒有報仇雪恨。


潤楊閬苑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林沖和武松的對頭不同。

林沖是遭高俅一夥陷害,後者相當於今天的軍委副主席,位高權重。

將林沖陷害到刺配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害他性命。林沖有這樣的對頭,是九死一生的。

但武松不同。

武松是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以後,才被流放。潘金蓮孤身一人,算不了什麼。西門慶被殺後,都沒有男性親人站出來,要他的老婆去參加司法審判,可見這傢伙也是眾叛親離的人,沒人會為他報仇。

西門慶和高俅,是無法相比的。

所以林沖在野豬林差點被人幹掉,而武松可以一路大酒大肉。

但這也是相對的!

後來武松得罪了有權有勢的蔣門神、張都監一夥,也是和林沖一樣下場,差點在飛雲浦被人殺掉。

第二,林沖和武功性格不同。

林沖猥瑣懦弱,委曲求全,膽小怕事。

武松則是天性剛硬,吃軟不吃硬,不服就幹。

大家看看林沖和武松對待來敲詐勒索的差撥態度。

先看看林沖:差撥不見他把錢出來,變了麵皮,指著林沖罵道:“你這個賊配軍,見我如何不下拜?卻來唱喏!你這廝可知在東京做出事來,見我還是大剌剌的。我看這賊配軍,滿臉都是餓文,一世也不發跡!打不死、拷不殺的頑囚!你這把賊骨頭,好歹落在我手裡,教你粉骨碎身。少間叫你便見功效。”把林沖罵得一佛出世,那裡敢抬頭應答。眾人見罵,各自散了。  

林沖等他發作過了,去取五兩銀子,陪著笑臉告道:“差撥哥哥,些小薄禮,休言輕微。”

再看看武松:

差撥道:“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直須要我開口?說你是景陽岡打虎的好漢,陽穀縣做都頭,只道你曉事,如何這等不達時務!——你敢來我這裡!貓兒也不吃你打了!”武松道:“你到來發話,指望老爺送人情與你?半文也沒!我精拳頭有一雙相送!碎銀有些,留了自買酒吃!看你怎地奈何我!沒地里到把我發回陽穀縣去不成!”那差撥大怒去了。


看看兩人區別大不大!

像武松這種亡命的硬漢,普通人都是怕的。以差役為例,這些人通常都是狗仗人勢,欺壓良善,你軟他就硬,你硬他就軟。

遇到武松這種人,哪個差役敢隨便胡來?

說難聽的,惹急了武松,說不定連你一起殺了,誰不怕死啊!


薩沙


林沖這個人,論武藝和人品沒的說,但是他最大的性格缺陷就是“懦弱”,這一點和他的“豹頭環眼”高大魁梧的“張飛式”的外觀有著很大的差別。

懦弱的表現,就是“逆來順受”,就是“息事寧人”,僅這兩點,就造成了他的人生悲劇。

在對待自己的娘子屢次被高衙內欺負調戲,同時在面對高俅的赤裸裸的誣陷的時候,林沖的表現實在是讓人產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很替他著急的想法。

所謂,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林沖的善良,懦弱,讓包括高俅在內的壞人們覺得林沖這個人,不欺負他都對不起自己。就像那個高衙內,林沖的隱忍居然讓他有了“那一定是我的女人”的“正當念頭”。

所以,林沖會越混越沒朋友。和魯智深心心相惜結拜做了兄弟,但是林沖自始至終沒有把魯智深當做自己的結拜兄弟來看,只是把魯智深當做一個“外人”,一個普通的朋友。但是魯智深還是相當夠意思,把林沖當做自己的“兄弟”,主動的在林沖被髮配滄州之後,一路暗中保護,並且在野豬林救了林沖一命。

高俅的目的,是想要林沖的命,他認為只有林沖死了,那個林娘子才有可能順從了自己的乾兒子高衙內。而且從林沖的表現來看,幹掉林沖並不困難,因為林沖幾乎連反抗的意識都沒有,儘管他有著強大的反抗能力。

這一點估計兩個押解差伇董超薛霸都看出來了,不然,就憑他們兩個三腳貓的功夫,去殺林沖就跟找死差不多。他們之所以敢接下這個“殺人”的私活,其實最大的底氣,就是覺得林沖的性格讓他們有機會幹掉林沖。

事實上這兩位一路上一直在不斷的挑逗林沖的底線,謾罵,抽打,甚至是開水燙腳這樣的就連傻子都能看出來是“故意傷害”的事,林沖都是可以忍耐的,這讓兩位差伇更加心裡有底,這個林教頭“好欺負”。

所以,在野豬林他們就動手了,並且是光明正大的把林沖五花大綁的捆成粽子之後,再從容下手。

整個林沖發配一路上發生的故事都挺讓人憋氣,到了林沖被捆成粽子之後兩位差伇從容動手的時候,魯智深的出現讓讀者鬆了一口氣,好在林沖還有個惦記他的拜把兄弟。

林沖這個人,是一個極為隱忍的人 這種心態的人,都是把仇恨埋在心裡,對很多的人和事都寄予善良的希望,但是一旦被逼到絕望的時候,他的殘忍手段也是讓人不寒而慄的。但一般到了那個時候,已經就是失去主動,走投無路了。

而武松則不同,武松是一個絕對不忍的人,不主動欺負別人就已經是他最好的品行了。武松要是被人欺負或者心裡不爽,報仇絕對不會過夜。

武松一共被髮配過兩次,第一次是因為殺了害他哥哥武大郎的潘金蓮和西門慶這對“姦夫淫婦”,按照常理,武松是要被判死刑的,但是,武松獅子樓鬥殺西門慶,然後再兄長的祭臺前殺了潘金蓮的這種“為兄報仇”的俠義之舉,在陽穀縣也是很多人豎大拇指的,民眾求情,縣令有意維護,武松最終也就是被判了發配恩州。

武松從陽穀縣去恩州牢城上路的時候,送他的老百姓和街坊鄰居還不少呢,武松殺了西門慶,也算是為地方除一害。

所以,武松的第一次發配,還是挺風光的。

武松第二次發配,就非常兇險,殺機四伏。

武松在恩州牢城,被施恩父子看中,用小恩小惠博得了武松的好感,施恩趁機與武松結拜兄弟,並央求武松替他奪回那個“肥的流油”的快活林。

武松答應了,也做到了。醉打蔣門神之後,把蔣門神趕出了快活林,武松把快活林給施恩搶了回來,但是武松的行為也就得罪了蔣門神的後臺老闆張都監。

張都監覺得明打明的對付武松有難度,在江湖上想找一個可以打敗武松的人一時半會估計找不到,所以,張都監想了一個辦法,這個辦法就是栽贓陷害。

張都監假意招攬武松,讓他當了自己的“親隨”,並給予很好的待遇,甚至是許諾把養女許配給武松。對於張都監的這些舉動,武松心裡應該是十分感激。

武松是一個“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典型的有著“俠義”情節的江湖好漢,和他相信並感激施恩父子對他的“知遇之恩”一樣,他對張都監的知遇之恩也是心存感激,所以當他聽到“有賊!”的時候,就毫不猶豫的衝了出去。

武松落入了陷阱,張都監的目的達到了。但是,和武松之間的仇恨就此形成,要知道武松這個人是絕對的“有仇必報”。

在二次發配之時,再次被搶了快活林並又一次被打的渾身是傷的施恩前去送行,他送給武松一隻大熟鵝讓武松在路上吃。

當然,張都監對於武松僅僅是被髮配不甘心,派了殺手,想在發配路上結果武松。

其實他不知道,武松也對自己被髮配不甘心,也在找機會如何脫身回頭找張都監算賬,張都監派的幾個殺手估計是低估了武松的本事,帶著枷板的武松,把殺手,差伇都給收拾了。

然後就是“武松血濺鴛鴦樓”。

林沖和武松這兩個人,是兩個性格截然相反並且都很極端的人,林沖的性格太過隱忍,太過內向,這樣的性格就不會有太多的朋友,遇到問題能幫他的人也不多。

而武松的性格,吃軟不吃硬,又極好面子,這種性格極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所以武松的朋友當中酒肉朋友居多,武松其實是很享受有許多酒肉朋友的。


步武堂


林沖和武松是水滸中的兩大頭號人物,林沖排行第六,武松排行十三,兩人都有萬夫莫敵之勇,武藝超群。然而兩人被逼上梁山之前,都有一個共同的命運,他們都是朝廷欽犯,被刺配各州充為兵役。林沖刺配滄州,武松刺配孟州。但是兩人同命卻不同運,在刺配各州的路上發生了不少插曲,林沖九死一生,而武松卻一路有酒有肉,好生快活。

林沖初為宋廷80萬禁軍教頭,後因高俅之子垂涎其妻美色,並多次調戲林沖愛妻,遭到林沖呵斥,因而高俅之子夥同高俅三番五次加害於林沖。高俅設計將自己的寶刀讓別人賣給林沖,後謊稱寶刀丟失,而聽說林沖的寶刀與自己的相似,於是請林沖入府相看。帶路的人故意將林沖帶入白虎堂,白虎堂屬於軍事重地,不能攜刀駛入。因而高俅汙衊林沖要殺他。林沖無言以對,被高俅逮捕入獄。

高俅本想殺死林沖,但在開封府尹的周旋下,林沖刺配滄州。去往滄州的路上,林沖還很天真,沒想到兩個押解他的衙役被高俅買斷,於是上演了野豬林綁林沖事件,林沖差點被兩衙役活活打死,幸得半路殺出個花和尚將他救下。可這仍然沒完,林沖到達滄州後,又在山神廟差點被活活燒死,林沖這才意識到高俅不殺了他絕對不會罷休,憤而投向梁山。

而武松就和林沖不一樣了。武松是在回老家的路上,途徑景陽岡空手打死一隻吊睛虎,而這隻老虎正是當地陽穀縣縣令懸賞捉拿的老虎,縣令十分喜歡武松的本事,硬是讓他留在縣衙做了都頭。武松在街市巡邏時,恰好遇見了搬來此地居住的大哥武大郎。自此武松就住在大郎家中,武大郎的愛妻潘金蓮卻勾引武松,武松為了避嫌又搬回到縣衙住了。在這期間,又發生了潘金蓮出牆西門慶,大郎被毒殺。武松知道真相後,把這對狗男女全殺了。

因而武松也吃了人命官司,在北宋殺人是要償命的,但武松的人生是開掛的,審判他的官吏竟然是個好官。官哥看武松重情重義,便輕判他,改刺配孟州。讓林沖苦逼的是,武松和他天差地別。武松一路吃酒吃肉,兩個衙役還為武松自掏腰包,路上還結識了母夜叉孫二孃。到孟州後,還受到步軍統領的盛情照顧。接著就發生了武松醉打蔣門神事件,看這酒喝的,比起苦命的林沖,這日子也過得忒爽了吧!

同樣是刺配,林沖九死一生,差點死於非命,而武松卻能吃酒吃肉,優哉遊哉!差距為何會如此大麼?

(以下是筆者觀點)

一、林沖得罪的是高俅,武松殺的是西門慶

高俅是官,西門慶是民。林沖得罪了最大的官,等於是林沖打了高俅的官臉,官臉就是他的自尊,是他立足於朝廷的基本。並且,在高俅看來,殺林沖就是在助長他的官威。而武松殺死西門慶,還沒有償命,根本原因是西門慶是一個遭人唾棄的死人,活著的時候肯定也是被家人嫌棄的。

二、林沖在功名利祿面前畏懼高俅,而武松卻有情有義到處是朋友

高俅之子多次調戲林沖妻子,林沖都沒有動手殺死他,他肯定是看中禁軍教頭這個官職的;這樣一來,使得他畏畏縮縮,高俅的兒子根本不把他當回事,十分得看不起他,從而也讓林沖有了這等無盡的殺身之禍。還有林沖刺配滄州的路上,被衙役罵了還賠禮道歉,顯然他的內心是自卑的,在他心中,仍然有著官民之分的概念,所以他畏懼高俅,百般忍讓著高俅。而高俅就是你越弱就越欺負你的那種人,林沖的九死一生,他自己也是要買單的。

而武松卻不一樣,他骨子裡的血液是沸騰的,他不怕官,因此官見了他都要自敗三分,再加上他的有情有義,又如何不會打動官呢?所以,他遇到一個“好官”是必然。另一方面,武松重情重義的性格早已名揚四海。所以,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有和他肝膽相照的朋友。即便沒有,他的這種性格也會感染到對方,就像那個不認識他的陽穀縣縣令和判他這場命案的主審官,都被他的情義融化了。這就是武松為何犯了命案也能吃酒吃肉的原因。


讀文學史詩


看這個題目,感覺題主對林沖武松兩人有點刻板印象啊。的確,武松要比林沖殺伐果斷的多,可是,他兩個的命運也有不少相似之處:都吃過官司,都經歷過發配,發配路上都有人要害他們,也都遇到過很好的招待,最後都是大開殺戒,落草為寇。林沖作為成名已久的英雄人物,人家在發配路上也得意過呢。

林沖因為老婆被高衙內調戲,因此被高俅設計陷害,吃了官司。依著林沖的個性,這事忍下來,過幾年風波過去就算了。可是高俅卻是個狠毒又謹慎的人,他覺得林沖活著就始終是個威脅,而且他兒子高衙內硬要林沖老婆,林沖老婆死活不答應,如果林沖死了,那不就可以斷了他老婆念想嘛。因此在發配路上就準備搞死林沖,於是買通了兩個公差董超薛霸。既然要害林沖,路上肯定就沒啥有待了,他們忌憚林沖的武藝,那就先折磨一番再殺死他。如果不是魯智深及時出現,林沖直接就掛了。可是就算經歷此事,林沖仍舊沒有覺悟,對朝廷還是心存幻想,苦苦央求魯智深饒過了這倆公差。要說他倆,絕對是水滸裡最重要的配角之一,後來盧俊義被髮配,也是這倆人押送,也是要路上害人,不過那一次他倆沒那麼幸運,直接被燕青射死了。


經過魯智深一鬧騰,兩個公差害怕了,自然不敢再危難林沖,走著走著就到了柴進府上。那柴進專門招待囚犯的,何況是赫赫有名的林教頭呢,直接好好招待一番。恰好柴進府上有個座上賓洪教頭,這柴進是個好事之人,非要挑唆兩個教頭幹一架,林沖是大獲全勝。柴進大喜,對林沖另眼相看,好吃好喝供給著,臨走前還給了林沖一錠大銀,還特意寫了書信給林沖發配地方的官員,讓他們到時候關照一下。看到了吧,林沖的確是差點被殺,但因為他久負盛名,也是被很好的照料過得,因為柴進的關係,林沖到了發配地點,做了份看草料場的美差,混的也算是不錯了,畢竟林沖也沒有出什麼力,僅僅憑名聲就得到如此優待。

不過高俅實在不是東西,兩個公差失敗而歸,他又派陸虞候和富安去害林沖,這倆人也是狠人,知道自己打不過林沖,直接就把草料場燒了,就算燒不死林沖,草料場失火看守人也是死罪。所幸林沖沒有燒死,但是他心裡那個氣啊,再也忍不了了,直接把兩人殺了。這時候林沖知道,忍也是沒用的,草料場已經燒了,他早晚是個死,倒不如先報仇解恨,然後再做打算。

與林沖的發配之路比起來,武松的發配之路是另一番景象。武松沒有得罪過誰,只是因為自己親哥被人害死,武松殺了潘金蓮西門慶報仇,因此吃了官司。可是呢,在這之前,武松是打虎英雄,還是陽穀縣都頭,殺人也是情有可原,當地的官員也給他儘量輕判。押送他的兩個公差也敬重他是英雄,一路上盡是優待。待走到十字坡時,武松跟張青孫二孃夫婦上演了一出先敵後友的好戲,武松用實力贏得了兩位結拜兄嫂,自然受到了好酒好肉的招待。到遇到施恩時,施恩是要有求於他,請他去教訓蔣門神,這才給他準備好了酒肉。其實比起林沖直接受到柴進的優待,武松的每一次的好酒好肉都是他下了大力氣才得來的,無論是第一次打孫二孃還是後面教訓蔣門神,武松都是拿本事換吃喝,說那些都是他應得的。



不過因為打了蔣門神,得罪了蔣門神背後的張團練和張都監,武松因此也被人陷害,再次走上了發配之路,這一路上可了不得了,不但兩個公差要害他,張都監他們看武松勇猛,還特意另外找了兩個好手在路上等著,待到會和之後,四人一起結果了武松。從人數上來說,武松的處境比當時的林沖更加危險。不過武松天生神力,又是殺伐果斷之人,小小枷鎖和四人根本困不住他。武松直接殺掉四人,然後又直接折回去把要害他的人一股腦全殺了。


其實對比這個過程就可以看出來,林沖和武松的差距就是在對待公差的態度上。林沖那時候是第一次被髮配,心裡一直琢磨著怎麼忍過這幾年牢獄之災,回去以後接著過好日子,再加上林沖打小養尊處優的,沒有什麼鬥爭經驗。武松第一次發配根本沒人與他為難,待到第二次時他的處境已經大大不妙,相當於罪加一等,而那些人一心想著置武松於死地。可是武松是誰啊,他從小在市井廝混,從小打到大,鬥爭經驗十分豐富,看到苗頭不對就先下手為強。

最後的結果兩人都是以大開殺戒結束髮配之路,說明這林沖雖然喜歡隱忍,但發作起來,也是殺人不眨眼的。


一覽眾河小


性質不一樣。林沖得罪的是朝庭重臣高俅,因林沖娘子容貌美麗,被高俅乾兒子高衙內看中,幾次三番想霸為已用,林沖娘子不從,高衙內惱羞成怒,把這事說於父高俅。高俅非常疼愛這個兒子,立即想出一個餿主意,讓林沖佩戴家傳寶刀到軍事重地白虎堂看刀,林沖中計。然後蒙怨入獄,高俅為兒報仇,疏通打理一切,林沖在發配充軍路上吃盡苦頭,要不是魯智深如天神下凡解救,早己在充軍路上被兩衙役殺掉,林沖得罪了高俅,他那能享受什麼好酒好肉。武松就不同,武松是打虎英雄,又是縣城捕頭,雖殺西門慶,潘金蓮。實為替兄報仇。知縣又疼愛武松人品,堂堂七尺偉男人,把罪狀判得輕了,判為誤殺人命。王婆凌遲處死,死得其所。押送武松的兩個衙役本是武松舊部門,敬愛武松,一路上好酒好肉伺候武松。


7682849907825


這與作者對林沖、武松兩個人物的塑造相關。

首先說一下林沖一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晚間投宿村中客店,林沖不等公人開口,趕緊去包裹裡取些碎銀兩,央求店小二買酒買肉,安排盤饌,請兩個公人做了吃。

要知道他請的這兩個人,是一路上折磨他,蹂踐他,不把他當人的人。金聖嘆在此句下批曰:"可憐"。可憐是很可憐,但是,一個堂堂正正的漢子,為何老是這樣低三下四?老是這樣低三下四,不也可厭?不也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他這樣低三下四,低聲下氣,一意討好,討來了什麼呢?

兩個公人假意要歇一歇。睡一覺再走,剛剛睡下,卻又一驚一乍跳起來,說怕林沖乘他們睡著跑了。

林沖道:"小人是個好漢,官已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上下要縛便縛,小人敢道怎的。"

這完全是一副奴才聲口,完全是一副討好聲口,毫無骨氣!

你看,這是典型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當然,他也要通過儘量做的謙恭,儘量做的卑賤,儘量做的巴結,來換得他們的一絲寬待,一絲同情,一絲可憐,使自己遭受的痛苦有些減輕。

但是正像我們看到的,越是這樣沒骨氣,越是這樣乞憐,林沖越是讓對方瞧不起,越是遭來對方的更加嚴厲的侮辱和損害!換來的是這兩個奸邪小人有恃無恐、日甚一日的虐待,直至虐待的他氣息奄奄,毫無反抗之力。

再說說武松一一法不到處,有道德在。

武松的行為,知縣覺得他總是個義氣烈漢,又想的武松還為他家的私事上京去了一遭,尋思武松的好處,一心要周全武松。

我們再來看看陽穀縣普通百姓的態度。在他們的眼裡,武松不是違背法律的罪犯,而是維護道德的英雄。武松是義氣烈漢,他們也是狹義的人。

知縣如此,縣民如此,當案件上報到東平府後,府尹又如何,府民又如何呢?

當陽谷縣吏帶著一干人犯和證人證物到府衙前時,看的人鬨動了衙門口。

府尹陳文昭聽得報來,隨即升廳。《水滸》作者首先就稱讚陳府尹是個聰察的官,已知這件事了,那麼聰察的陳府尹是怎麼做的呢?

第一,將武松的長枷換了一面輕罪枷枷了,下在牢裡。

第二,陳府尹也哀憐武松是個仗義的烈漢,時常差人看覷他,因此節級牢子都不要他一分錢,倒把酒食與他吃。

第三,陳府尹把陽穀縣報來的案卷又改得輕了,申去省院議罪。這個做法和知縣的做法完全一致。

第四,更難得的是,他竟然派心腹人帶了一封緊要密書,星夜投京師來替武松說晴,結果是,武松終於獲得輕判。

最後,武松竟然享受到了一種待遇:帶上行枷,到東平府街心,和成千上萬的百姓一起,看王婆被剮。而百姓,一邊看萬惡不赦、千刀萬剮的王婆,一邊看義氣烈漢武松,那是多麼難得的令人歎為觀止的場景啊!

至此,武松殺嫂,不再是一樁刑事案件,一種故意殺人的犯罪行為,不是一件讓人嘆息的悲劇,而是一場道德盛典,大家都躬逄其盛,興高采烈。

到刑場看剮了王婆之後,武松兩個防送公人領了,解赴孟州交割。

這兩個公人知道武松是個好漢,一路是小心服侍他,不敢輕慢他一點。武松見他倆小心,也不和他們計較。包裹裡有的是金銀,但過村訪鋪店,便美酒買肉和他倆吃。

所以我想林沖、武松的不同待遇,和他們的性格密切相關,也使他們的命運使然。一一還是那句話"性格決定命運"。

當然,後來他們都被逼迫上了梁山,可以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在通往"羅馬"的路上,兩個人的人生際遇是不同的。



紅爐一點雪559


幸福vip為您解答!

首先林沖與武松所犯的案件不同,決定了旁觀者對二人的敬畏程度。林沖犯的啥事?林沖被高俅陷害,帶刀誤入白虎節堂,用了一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伎倆就給林沖安了一個罪名,本來是死罪,結果開封府尹還算有那麼一點良知,從中周旋,改判為刺配滄州。

林沖平素是以類似於知書達理的文弱書生形象示人的,眾鄉親都知道林沖是含冤受屈的,都可憐林沖被陷害的遭遇。兩名押解衙役,董超薛霸收了高俅的好處,唯命是從,看林沖軟弱無力的樣子,活像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哪還有半點忌憚林沖的意思,早以把林沖的槍棒教頭的身份忘記的一乾二淨了!於是二人先灌林沖喝醉,引發林沖背傷加重,又用開水燙雙腳,然後硬給林沖滿腳燎泡的雙腳穿上草鞋,那酸爽無可比擬!即便是這樣林沖也未對二差有半點嗔怒之狀,反而一直在央求二人放過他……接下來要不是魯智深試時的趕到,林沖估計真的要命喪野豬林了!



武松犯的啥事?武松為兄報仇,手刃了潘金蓮與西門慶,兩條人命在手,凶神惡煞般的武松,在私設公堂私審潘金蓮的時候,眾鄉親也被裹挾當做見證,盡看了武松的暴虐的一面,又在鬥殺西門慶的時候,大展兇威,震懾了所有的鄉親百姓,口口相傳,武松兇狠的威名早已傳遍,那兩個押解的差人怎還敢有半點刁難,使絆子?一路上武松說歇就得歇,說走就得走,枷鎖幾乎未戴過,全是差人扛著,你看看這待遇,還真是氣死林沖的節奏啊!誰讓武松手上全是鮮血呢!



其實就犯案性質不同這一點來說,大家在影視劇裡都可以經常看得到,往往一個初入監獄的犯人,作威作福的獄中老大都會先盤問是犯什麼事進來的,如果是小偷小摸,雞鳴狗盜,那肯定不受待見,如果沒有銀子,那必須先挨一頓胖揍,給個下馬威再說。睡廁所,受虐待是家常便飯。如果是揹著人命案進來的,那立刻待遇就不同了,大部分人都不敢惹這樣的主兒,很多人都是因為身上有命案才在獄中當上老大的。由此可見林沖與武松犯案性質的不同,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周圍人對自己的懼怕程度。林沖的小綿羊與武松的下山猛虎二者相較之下,高下立判!



其次,林沖與武松的性格截然不同,決定了遇事時的處理方式,也就呈現出兩種不同的結果。林沖在受到壓迫與陷害的時候,退卻了初期的暴怒與悲憤後,呈現出的是一種接受現實,任人宰割的不爭不抗的“懦弱”形式的軟抵抗。始終夢想著有朝一日刑滿,回返東京與妻子團聚,又呈現出不切實際的自我安慰的發夢狀態!林沖的“軟弱”不同江湖草莽的豪氣萬丈,總是瞻前顧後,顧慮重重,不能徹底的砍斷束縛自己的枷鎖,於是給了別人再次欺凌自己的機會!這不才有了高俅買通董超薛霸,先刁難,使其失去了抵抗力,再施以毒手的卑劣戲碼!而林沖在對於二差的態度上可謂是“大度”到了無私無我的地步,二人已經把林沖折磨的體無完膚,應該是腳無完膚的地步了,差一步就親手結果了林沖的性命,而林沖呢?仍為二人開脫,求魯智深放過二人。實乃是婦人之仁!



武松是有仇必報,死磕到底的狠角色。能動手,絕不瞎逼 逼。對人是人敬我一寸,我必敬人一尺的豪氣,絕對不會給任何人陷害自己的機會,一旦發現有不軌行為,比當斬殺在萌芽狀態!武松向來是不怕事的主兒,攤上事了,主動承擔,是響噹噹的江湖好漢做派。所以在身背兩條人命後,主動投案自首,這讓所有人都欽佩至極!武松集狠絕與豪氣於一身,哪個敢輕易以身試險?更別提那兩個怯諾的差人了!到了後來武松再次被髮配,路經飛雲浦,一撥人前來刺殺,武松殺伐果決,絕無半點仁慈,讓所有來刺殺的人在意識到今天來這裡是天大的錯誤!俗話說得好:人不狠站不穩。武松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句話的實際應用是何其重要!



由此可見——“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完美的再現於林沖與武松二人身上,可以充分的說明林沖與武松在刺配途中天壤之別的境遇的原因!


幸福vip私服


豹子頭林沖,無疑是水滸英雄裡面比較憋屈的一個人,雖然武功高強,名號響亮,八十萬禁軍教頭說出來能鎮住一大片,但其性格卻有點膽小怕事,唯唯諾諾,怕是因為身在官場多年,沾染了官場習氣,變的逆來順受,謹小慎微,這也是官場人士的通病啊!



後來林沖娶了個如花似玉的美嬌娘,夫唱婦隨,小日子過得挺好,不曾想,林夫人去東嶽廟上香時,被市井流氓高衙內看上了。

高衙內是高俅的乾兒子,其實高俅年齡並不長他幾歲,為了攀高枝就認高俅當爹了,這傢伙平日裡就是橫行霸道,魚肉鄉里的主,自認了乾爹後,更加肆無忌憚,他有個特殊嗜好,就是喜好別人的老婆。



且說高衙內調戲林娘子時,恰被聞訊趕來的林沖喝止,自此和高衙內結下樑子,高衙內一番添油加醋,向高俅控訴林沖,說林沖辱罵高俅,高俅很惱火,於是設計陷害林沖。

後來就有了林沖誤入白虎堂。高俅先讓人把寶刀賣給林沖,又讓人通知林沖,高太尉想借寶刀一看,不明所以的林沖就去了,但他並不知道白虎堂在哪,於是讓人一路連蒙帶騙走進了白虎堂,高俅突然指控林沖想行刺自己,於是將他逮捕入獄,本想置之於死地,可罪行尚不夠判死刑,就準備在押送滄州途中暗害他。



押送的公差董超、薛霸二人,他們早就被高俅買通了,準備在野豬林害死林沖,這一路上,林沖受老罪了,不僅沒吃的沒喝的,還經常被鞭打腳踢,最後被開水燙了腳,行走困難。兩個官差將林沖綁在樹上,正待行兇時,突然來了個大救星魯智深,林沖這才大難不死!

林沖之所以被虐待,還不是因為得罪了隻手遮天一心想置他於死地的高太尉。相比之下,武松幸運的多了!



武松雖然替兄報仇,手刃潘金蓮、西門慶和王婆,但潘金蓮和王婆本就是個平民百姓,無權無勢,西門慶雖然在縣城有些權勢,但比起高太尉來,那根本不值一提了。宋代歷來極為重視女子貞潔,通姦本來就是死罪,武松的所作所為被當地百姓深為同情,不少百姓為其請命,縣太爺也是深明大義之人,知道民心不可違,於是就將該案輕判,刺配孟州便了。



且說兩個公差押著武松前往孟州,一開始也沒虐待武松,也沒特別優待他,有他們一口吃的喝的,就賞點給武松。

但當他們走到十字坡的時候,誤入母夜叉孫二孃開的黑店,兩位公差被蒙汗藥蒙翻在地,武松早就知道有詐,識破後和孫二孃打了起來,好在菜園子張青及時趕到才化解誤會,張青當即要砍了公差,武松反倒替他們求情,這兩個公差嚇得半死,閻王殿走了一回,自然對武松感恩戴德,幾個人在十字坡酒店好吃好喝,停留了幾日就要趕路,臨行前張青又給了公差好多銀兩,要他們好生照顧武松。後來武松才有了有酒有肉,有兩個公差服侍的愜意舒服生活!

林沖和武松的刺配旅途,一個在天堂,一個在煉獄啊!


一半秋色


這就叫有錢能使磨推鬼。

林沖在被髮配之前,陸虞侯專門找到了押解的董超、薛霸。讓他們在路上折磨林沖。而且從實際表現中看,儘管衙役在路上收了張教頭、陸謙的銀子,衙役也不願意接這一趟流放的差事:

薛霸一路上喃喃吶吶的,口裡埋冤叫苦,說道:“卻是老爺們晦氣,撞你這個魔頭!”

換句話說,當衙役的,平日裡想去哪吃飯去哪吃飯,想幹嘛幹嘛,沒事了還能收點銀子,日子非常舒坦。但是一旦離開東京,也就指著陸謙和張教頭的銀子好活了。所以,林沖只要給不夠銀子,就會出問題。

但是:林沖生活窮苦,木有銀子。

最直接的證明就是,明明喜歡寶刀,結果還嫌三千貫貴,反覆討價還價。同比之下不差錢的人是怎麼做的呢?

至少魯智深是這樣的:

待詔道:“師父,肥了,不好看,又不中使。依著小人,好生打一條六十二斤水磨禪杖與師父。使不動時,休怪小人。戒刀已說了,不用分付。小人自用十分好鐵打造在此。”  
智深道:“兩件家生要幾兩銀子?”  
待詔道:“不討價,實要五兩銀子。”  
智深道:“俺便依你五兩銀子,你若打得好時,再有賞你。”  
那待詔接了銀子,道:“小人便打在此。”  
智深道:“俺有些碎銀子在這裡,和你買碗酒吃。”

所以林沖又不會使錢,當然在路上要被折磨了。

而武松在路上好吃好喝,主要是三個原因:

1. 武松威震陽穀縣。

打虎英雄,頭一天還是通緝犯,第二天就成了陽穀縣都頭,書上說他:

自此上官見愛,鄉里聞名。

2. 武松不差錢

那兩個公人知道武松是個好漢,一路只是小心伏侍他,不敢輕慢他些個。武松見他兩個小心,也不和他計較;包裹裡有的是金銀,但過村坊鋪店,便買酒買肉和他兩個公人吃。

看到了吧,武松一路是花自己的錢的,而且武松的確在陽穀縣的日子裡,得到了全縣的尊重。

3. 武松真的能唬住押送的衙役

武松和張青聊了一會天,講了江湖上好漢的勾當。然後衙役就被嚇傻了,只在地上磕頭。

那麼問題來了,即便是押解,林沖怎麼和武松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