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在我5歲那年,父親手把手教我平生第一次按下了照相機的快門。從那時起,我就深深喜愛上了攝影。 —— 王瑤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穿著新制校服上學去

關於王瑤,有這樣一串充滿光環的數據:

5歲開始攝影,

11歲攝影作品《穿著新制校服上學去》獲1981年全國好新聞獎,

17歲當選北京中學生通訊社社長,

18歲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26歲成為我國採訪奧運的首位女記者,

29歲獲得第43屆荷賽藝術類一等獎。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悼亡靈

1992年,桂林發生了慘絕人寰的空難事件。22歲的王瑤突破武警嚴密防守的重重警戒線記錄下一幕幕悲慟的空難現場,並以《悼亡靈》獲得中國新聞攝影最高獎。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王瑤

1970年出生於北京

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少林寺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宣城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宣城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舞姬

在她看來,攝影是門遺憾的藝術,錯過千分之一秒都無法找回,但這種挑戰性正是攝影的魅力所在。

“攝像是面,而攝影是點”,在王瑤看來,攝影就是要學會“凝固這個瞬間”,調動所有攝影語言因素,以一個畫面講述攝像所有鏡頭要講述的故事,“攝影就是這麼神奇。”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新疆喀什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新疆喀什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新疆喀什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巴中

2000年,王瑤以《60歲舞蹈家重返舞臺》組照獲荷蘭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PP)金獎。此獎被譽為“國際新聞攝影的奧斯卡”。從此,王瑤這個名字為人熟知。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當時最早我是從報上看到一個很短的消息,說陳愛蓮女士60歲要重返舞臺,而且扮演一個青春少女。當時我只覺得這是一個很適合鏡頭表現的題材,後來經過和陳愛蓮的深入接觸,我才瞭解到,她的的藝術之路異常艱辛。陳愛蓮是在孤兒院長大的,12歲開始舞蹈生涯,‘文革’期間又被迫離開舞臺。”

在交流與跟拍過程中,王瑤才得知,飾演林黛玉是陳愛蓮1997年快60歲才萌生的想法,在編排過程中,導演考慮到她的年齡,提出將其中部分高難度動作稍做改動,遭到陳愛蓮的堅決反對。相反,她還將其中一部分動作難度加大了。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紅樓夢》公演後,很多觀眾都不敢相信扮演女主角的是年近六旬的老演員。而在創作這組作品的過程中,我看到和我要展示的,是一位老舞蹈家內心的孤獨、執著和強大的內心力量,我希望讀者能從作品裡,看到人性的光輝。”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世界抓拍大師法國攝影家卡蒂埃-布勒松提出來了“決定性瞬間”,即指攝影者在某一特定的時刻,將形式、設想、構圖、光線、事件等所有因素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要把握好這個瞬間,王瑤認為比多拍更重要的是拍攝後的總結和反思,甚至跳出攝影學習攝影以外的東西。技術是實在的,技術外的東西則要靠感悟。

“有些像武俠裡的‘人劍合一’。我不敢說自己已達到這種境界,但我在爭取。”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美國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美國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哥倫比亞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美國

“那些被我拍攝過的很多人,讓我進入、干擾、拍攝,這需要很大的寬容。我一直帶著感恩的心態。我感謝他們。”

她鏡頭下的人物沒有高低之分、沒有國界差異,就只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在王瑤看來,普通人做著普通事,卻折射整個世界的變化,“他們才是波瀾壯闊的”。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王瑤:攝影是生活的另一種方式

王瑤一直為自己心愛的攝影事業感到驕傲,“我們是世界的眼睛。用心靈感受生活。”

“對我來說攝影不僅是養家餬口的工具,更是一個全心全力投入的事業,甚至是一種信仰,是呼吸,是生命。”

有人說,人這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很不容易了。

而王瑤,以極大的熱情與愛專注於攝影事業,將心中呼之欲出的本性付諸於生活。

中國青年攝影網致力於推廣最新鮮、最專業、最有價值的攝影資訊!喜歡我們,就關注我們吧!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源自一鏡一界,僅供欣賞、學習、交流,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敬請告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支付您稿費,謝謝!

中國青年攝影網(www.cnyouthp.com)賜稿、推廣宣傳、商業合作請遞:[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