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太平軍後期戰鬥力急劇下降的原因

太平軍早期在和清軍交戰時可謂勢如破竹,以摧枯拉朽的態勢一路從廣西殺到了南京並定都天京。但好景不長,自從天京事變嚴重內訌後,太平軍的戰鬥力開始急劇下降,以致到了事關太平天國生死存亡的天京保衛戰時,李秀成率領下的25萬竟然打不贏5萬湘軍,直接導致了天京的陷落。這種情況的出現原因是多方面的:

淺析太平軍後期戰鬥力急劇下降的原因

天京事變導致太平軍喪失理想天京事變對太平天國的影響是致命的,內部的自相殘殺導致大批原本革命意志堅定的中堅力量或隨東王楊秀清被殺,或隨翼王石達開出走,或喪失了革命的信念和理想。以洪秀全自己為代表的一大批領導層開始貪圖享受,太平天國內部賞罰無度,洪天王為收買人心大肆封王,導致太平軍內部逐漸軍閥化,一些將領擁兵自重,只顧著自己的利益,在戰爭中經常出現一部太平軍孤軍奮戰而近在咫尺的友軍拒不救援或消極救援的場面。比如蘇州保衛戰時,忠王李秀成多次催促近在常州的部下護王陳坤書出兵救援,但滿腦子自己小算盤的陳坤書拒絕出兵;而李秀成自己也在陳玉成在安慶陷入絕境時拒不出兵救援,直接導致了陳玉成被叛徒出賣而被俘殺害,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淺析太平軍後期戰鬥力急劇下降的原因

太平軍士兵軍事素質變差太平軍早期的廣西老兵都是窮苦出身,當地民風剽悍,身體素質也很強。他們都是為了謀翻身而自願加入的太平軍,革命的決心和動力足,有血性,楊秀清手下還有一批掌握爆破技術的礦工,這些人是太平軍在缺少重武器的情況下攻城拔寨的絕對功臣。而在這些老兵損失後,太平軍補充的新兵大多軍事素質很差,有很多兵源原是流民,當兵就是為混口飯吃,戰鬥素質差,紀律敗壞,毫無革命意志和信念,一旦戰事不順,很容易動搖和叛變投敵。

淺析太平軍後期戰鬥力急劇下降的原因

太平軍和清軍的武器裝備出現了逆轉 太平軍一向比較重視洋槍洋炮等熱兵器的使用,由於進入天京後太平軍一度得到了他們的西方“洋兄弟”的支持,從洋行和洋人手裡或採購或走私得到了大量比較先進的武器,在武器裝備方面大大優於他們的對手湘軍。而隨著清軍對太平軍的重視程度加大,又專門重新組建了淮軍來清剿太平軍,淮軍首領李鴻章是熱兵器的忠實粉絲,他採購了大批當時較為先進的武器,而湘軍也從和太平軍的屢敗屢戰中加大了先進武器的使用和裝備。而太平軍方面,則由於後期西方國家對太平天國外交政策的改變,拒絕再以任何方式向太平軍提供武器彈藥,武器裝備出現了大幅落後清軍的局面

淺析太平軍後期戰鬥力急劇下降的原因

外部勢力的干預 由於外國勢力在太平天國內部的利益得不到保證,洋人聯合清政府共同鎮壓太平天國。洋人不僅提供武器裝備支持,更是組織了洋槍隊直接參與和太平軍的作戰,多次配合淮軍進攻上海等地,他們先進的武器裝備和戰術給太平軍帶來了不少麻煩。

淺析太平軍後期戰鬥力急劇下降的原因

真是由於以上各種因素帶來實力的此消彼長,使得太平軍的戰鬥力從盛到衰,直至最後被清政府和外部勢力聯合絞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