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寫好走之旁?

馬雪毅


走之底與建字底類似,形態比較相像,捺畫長。

1、走之底


楷書左上有側點,豎向曲筆不能簡單寫成“3”字形,曲筆書寫講究節律,分兩筆寫,下半短撇順勢過渡至平捺,左高右低,一波三折,左上起波求生動,右下折起求力感。


行書關鍵是豎向曲筆,可簡化變形為斜線連接平捺。

2、建字底

楷書左上無側點,豎向折筆寫法與走之底基本相同,下半似撇畫,與平捺交叉;不能不交叉,更不能繞圈。

行書折筆改為曲筆,豎向筆畫與橫向平捺兩筆可交叉,但不同繞圈。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今日繼續書法技巧分享——

根據這位書友的提問,分享一下“走之旁”,“建字底”的書寫要領,細說如下:


1、走之旁書寫要領

(1)筆畫要寫得開闊,寫成一個字的主筆;

(2)點昂頭,略高,偏右上,顧右而啟下;

(3)橫折折撇上緊下松,下撇畫入捺裡而不出;

(4)捺一波三折,右向拓展有度,不要過於放縱。

實用舉例如下:

2、建字底書寫要領

(1)同樣筆畫要寫得開闊,寫成一個字的主筆;

(2)橫折折撇上緊下松,平捺在撇的左邊與撇相承接;

(3)筆勢平坦舒展,不失法度,完全平託其上面部分。

實用舉例如下:


更多書法技巧,請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麓風軒


我認為樓主目前的現狀是正常現象,說明樓主的水平還沒上來,如果樓主練得久,自然手就巧了,也就寫得好了,並沒有什麼太多技巧。

小編試著以文字來表達走之旁的寫法,希望能講得清楚,觀者看得明白。

走之旁上點的寫法我就不多說了,樓主要注意的是點的位置,因點是一個配合的動作,需要向走之底被包圍的部分靠,如“道”字,點的位置應向“首”靠近,點的收筆處基本與下面的橫折的夾角保持在一條垂直線上:

走之旁如“3”字的部分,橫畫的起要基本對齊走之底被包圍部分的水平中心線,如“道“字,走之旁橫畫的起筆要與“首”字的水平中心線對齊:

走之旁如“3”字的部分,第一個轉折注意是方的,第二轉折則是圓的,這叫方圓結合才符合美的要求,不能都是方的或都是圓的,同樣都是轉折,要方圓結合:

另外,走之旁如“3”字的部分,兩個轉折不要對齊在一條垂直線上,要有一定的傾斜角度,而且是上緊下松,不要上下兩部分間隙(空間)一樣:

最後的捺要做到一波三折,先向右上行筆,再向右下行筆,最後平出,出鋒時不能上翹或下掉,做到水平出鋒:

以上在理論上應該講得比較清楚了,完美表達出走之旁還在於樓主的手巧,手巧來自多練,相信樓主可以寫好。


五美軒


關於走之旁的寫法我們之前發過多個視頻,首先來一個楷書版本的,下面這個視頻裡有走之底的寫法。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3484454073368869871, "vid": "5a12734aba084a2e99e52c977dae5e8c\

字曰


其實,你已經寫的很好了。原因是,我們在臨寫了一段時間後,會產生審美疲勞,原來美輪美奐的藝術現在看著稀鬆平常,你可以轉到其它比如顏體或柳體的筆畫的臨寫上去,主要還是多看多練。




京東千里行書法


“走之旁”是漢字書法中為數不多的最難寫的筆畫之一!是反映書法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誌!自古至今很少有人能寫好!實事求是地講,只所以寫不好,就是因為功夫還不到家!就像武術當中的“撲步亮掌”這個動作,非常美觀!但是,如果沒壓開腿,做動作時腿還伸不直,做出的動作無論如何也漂亮不了!我已注意這個問題好幾十年了,能寫“腿”已壓得很開的”走之“,現發上幾個供大家參考。(鋼筆字第二行第二字“邊”字的“走之”。)






國承明


走之旁的寫法學習的時候讀帖精讀:

點的位置和寫法,收筆與下一筆起的關係。

耳朵或3字或橫折彎,慢讀細看:點起折(轉)勾連彎的收筆與下一筆平捺的起筆是順勢而為的這裡用筆要靈巧不能重。

平捺的一波三折,要控制好速度和曲度,出鋒要蓄勢而出(可以筆鋒往回撤一點再出),力達筆尖。

捺的出鋒位置與長短很有關係.相對於上面的部首的位置。

讀的時候要注意走之旁和半包圍裡的餘留的空間(留白)這是非常重要的

走之上半部份的與半包圍部分的虛實關係

把所有的筆畫還原與用筆動作之後才寫,不斷比較完善就會找到解決辦法。

不滿意就要見的多,寫一次仔細端詳比較,分段式處理,熟練了自然一氣呵成。

下面根據書法字典查到楷行書的道和建

道字










建字





清揚有儀


樓主此題出得有點意思,相信很多書友沒少練帶“走”之旁的字。

愚羊學字硬筆臨習歐楷,在“走”之旁上也下了些功夫。剛才在報紙上用1.O中性筆隨意寫了幾個帶“走”之旁的字,請樓主及書友們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