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教育守護未來,助力普惠學前教育落地

在人的教育中,第一環便是學前教育。學前教育最常見的載體即為幼兒園,但幼師資源的匱乏和幼兒園辦學中曝光的諸多醜聞,讓學前教育成為了許多家長的負擔,上不起,不敢上,成為了孩子享受優質學前教育的巨大障礙。

互聯網教育守護未來,助力普惠學前教育落地


互聯網技術的加入將能有效改善幼兒園辦學中的諸多問題。首先是師資的缺乏。數據表明,2021年當年學前教育階段的適齡幼兒將增加1500萬人左右,幼兒園預計缺口近11萬所,幼兒教師和保育員預計缺口超過300萬。且根據教育部年度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幼師中有22.4%的幼師只有高中及以下學歷。通過網絡和電子屏幕,可以將優秀教師的教學視頻傳播到全國各地,在缺乏優秀教師的情況下,通過視頻的方式補充幼師職能。同時互聯網將促進教學資源的整合,加強教學交流,促進先進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傳播。

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加強教學過程中的監管。通過完善監控系統,監控內容同步雲端,打擊虐待幼童等違法行為。通過技術,將幼兒園教學的各個環節公開透明地進行公示,接受社會共同監督。2019年3月初,在阿里釘釘未來校園大會上,阿里釘釘推出了基於“校園數字化管理平臺+校園智能硬件”的智慧校園解決方案。並宣佈啟動千校計劃,通過整合釘釘的軟、硬件優勢,面向全國幼兒園、中小學推出數字化運營管理平臺,共建1000所“未來校園”示範學校。

除了幼兒園與各種線下早教機構,在線學前教育也成為一大熱門趨勢。根據QuestMoblie的統計數據,相較2017年,2018年學前教育APP月活躍用戶規模增長了38.6%,達到3489.5萬人次。典型APP的月活躍用戶規模整體呈上升趨勢。

互聯網教育守護未來,助力普惠學前教育落地


但在線學前教育行業用戶集中度低,缺乏龍頭企業。且內容同質化嚴重,缺乏原創內容。QuestMoblie統計數據顯示,2017-2018年月活躍用戶規模較大的五個典型APP中,“兒歌多多”和“寶寶巴士兒歌”這兩個APP都以兒歌作為內容主體。點進“寶寶巴士“官網的兒歌界面,可以發現其標註的原創兒歌有11首,只佔全部兒歌內容的7%左右。

純線上的學前教育無法承擔“保育“的作用,因而其內容相比幼兒園和線下早教機構應當更有針對性。不管是語言類還是非語言類的在線學前教育品牌,都應該考慮利用互聯網和多客戶端的優勢,開發更受家長歡迎的益智類遊戲,並關注AI技術的發展,將其納入內容開發的範疇。除此之外,通過開放的網絡環境,發掘更多內容,加速內容更新迭代,並引入先進的學前教育理念及方式。通過能實際提升知識能力水平和具有獨創性的內容完成獲客並變現。

互聯網教育守護未來,助力普惠學前教育落地

(學前教育行業月活躍用戶規模TOP50的APP中約半數為益智遊戲類)


在線學前教育是一個年輕的市場,企業尚未探索出清晰的商業模式,其獲客和盈利能力仍然較弱,形成規模化市場仍需時日。在2016、2017、2018三財年,新東方在線學前教育的毛利分別虧損189萬元、74.6萬元、364.3萬元,三年累虧627.9萬元。但從學前教育APP月活躍用戶的數據可以看出,在線學前教育用戶規模不斷擴大,有很大的市場增長空間。

此外,2018年教育部發布的《關於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機制的通知》提出,做好面向中小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在線實施培訓教育活動機構的備案工作。在線教育逐步被納入監管,行業勢必迎來更加規範的發展。在線學前教育作為在線教育的一個重要分支,在未來也將迎來更強的監管力度。

2019年兩會期間,“發展‘互聯網+教育’,促進優質資源共享”成為教育行業的共識。可以看到國家推動“互聯網+教育”的決心,也看到了互聯網+教育可以帶來的美好前景。它將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推動教育公平,助力普惠學前教育落地,讓更多孩子享受到優質的學前教育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