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臺實現首季開門紅!

4月8日,在東臺經濟開發區總投資15億元的華東智能成套裝備項目現場,23萬平方米的建築工地上,600多名建築工人在緊張忙碌,到處都是火熱的建設場面。目前,該項目1號廠房已部分封頂,2號廠房正在裝載鋼樑,3號廠房框架澆築全面鋪開,辦公、宿舍區域樓宇已經成型……又一座智能製造產業城正拔地而起。

今年以來,東臺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走在蘇北蘇中前列要求,積極踐行“兩海兩綠”新路徑,緊盯“高輕新智綠”發展方向,聚力發展新經濟,攻堅突破大項目。一季度,東臺全口徑開票銷售達序時,完成全口徑工業開票銷售252.7億元,佔年度目標的24.8%,增長16.8%。五大特色產業高開高走,全部實現正增長,完成開票銷售88.6億元,增長5.4%,佔規上工業的70.3%,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實現首季開門紅。

繼去年“重大產業項目突破年”活動取得良好成效後,今年東臺持續發力推進“重大產業項目攻堅年”活動,以項目大突破持續推進產業提升發展。東臺列入全省重大產業投資項目數和全省重點工業投資項目數均居鹽城各縣(市)之首,項目的層次和能級也實現了同步提升。2個列為省重大產業項目,計劃總投資6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1.5億元。11個列入全省重點工業投資項目,計劃總投資102億元,今年計劃投資51.5億元。12個項目列入鹽城市“兩重”項目,計劃總投資111億元。80個產業項目列入東臺市“兩重”項目,總投資293.1億元。

主攻重大項目,做強新興產業。東臺持之以恆聚力突破重大產業項目,圍繞重點培植的特色產業,致力建鏈補鏈強鏈,注重以商引商,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的“小巨人”企業紛紛落戶東臺,形成了一批5億元、10億元、20億元級別的項目群。據統計,目前該市20多個5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在建,廣謙電子、潤田電子、雅森電子、徠木電子、海容工程機械部件、創勵安智能裝備、海升果蔬等一批新上項目建設快馬加鞭。

強化接軌上海,積蓄髮展後勁。東臺把接軌上海作為招引重大項目的優選方向,更大力度、更深層次接軌上海,交流互訪形成常態,與金山、青浦區和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達成戰略合作,掛牌成立長三角先進製造業品牌培育基地,鎮區“一對一”對口合作全覆蓋。先後組織“接軌上海活動周”“百名滬商訪東臺”等系列活動,新落戶滬資億元以上項目18個。今年以來,先後組織開展春節期間招商突擊月、招商引資出征動員、項目集中開竣工等活動,形成主要領導帶隊、重點區域駐點、300人專業隊伍常態在外的良好態勢。

突出企業轉型,加速動能轉換。激勵企業爭星創優,開票銷售超億元企業120家,實施重點技改、智能化改造項目153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126家、總數兩年倍增。今年以來,重抓實體經濟轉型,專題召開民營經濟發展暨科技創新大會,出臺含金量更高的“22條”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做大做強。以“百家星級企業”為龍頭,全面落實“22條”政策,加快形成星級企業梯次培育、滾動發展的格局,年內爭創三星以上企業30家。以“百家智能企業”為示範,加快“機器換人”“企業上雲”,先期培育30家示範企業,新創省示範智能車間2個。以“百家企業技改”為抓手,實施120個技術改造、40個合作重組項目,規上企業轉型面達70%以上。

強化載體建設,提高承載能力。制訂園區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開展畝均指標考核評價,去年新招引項目畝均投資326萬元,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工作獲國務院表彰。今年著力打造優質載體平臺,開發區強化東區開發建設,綜合實力躋身全省前十強;城東新區爭創省級高新區;沿海經濟區高水平建設國家級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大力推進“一帶三區”鎮級功能分區建設,“一鎮一園一特”專業特色更加鮮明,加快實施G204智造創新帶、沿海生態產業區、裡下河綠色創業區和中部特色轉型區建設,重點培育壯大富安印刷包裝機械、安豐電子信息、梁垛智能電機等一批專業園區,進一步完善載體功能,培植更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東臺產業園區項目載體建設呈現出高端引領、集群發力、質態提升的良好局面,為高質量發展積蓄強勁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