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天寧雲外塔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建造府邸、賜四子(雍正),稱雍親王府,這就是雍和宮的前身,距今324年。


最好天寧雲外塔

雍和宮及院牆外民居

最好天寧雲外塔

自安定門內城北垣上遙望雍和宮


清初順治八年(1651),"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陰贊皇猷,請立塔寺",皇帝恩准,建永安寺和白塔,距今367年。

最好天寧雲外塔


1900,北海堆雲積翠橋(永安寺橋)


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故宮落成,距今598年。

最好天寧雲外塔


民國老明信片 北京故宮全景


北京最古老的地上建築是?

以上建築雖然都很有名,但論歷史久遠都不及天寧寺。天寧寺可追溯到遼代,超過千年,是名副其實的古建築。風雲變幻,唯有它屹立不倒,伴隨著北京城度過五個朝代。

最好天寧雲外塔


關於天寧寺,最大的的秘密就是,塔內到底有沒有佛舍利?

首先,舍利是個啥?

舍利,梵文Sarira的音譯,意思就是屍體或屍骨。最初專指釋迦牟尼涅槃後,屍體火化結成的遺骨或珠狀寶石樣生成物,舍利的結晶就是舍利子咯,後來德行較高的僧人死後火化的遺骨也可稱為舍利。

據說,舍利有三種:"一是骨舍利, 其色白也。二是發舍利,其色黑也。三是肉舍利,其色赤也。

佛祖釋迦牟尼的舍利在公元383年(戰國)傳入中國。釋迦牟尼圓寂後,摩揭陀國等八國王將佛祖舍利平分,分別起塔供奉。

百年後,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第三世阿育王統一了全印度,阿育王在位時轉信佛教,為自己的征戰殺戮贖罪而立志向世界傳播佛教,於是將釋迦牟尼真身舍利分為84000份,送往世界各地建塔供奉。


最好天寧雲外塔

阿育王


全中國那麼多自稱的舍利佛塔到底是誰興建的?這還得從隋朝說起。

隋文帝楊堅從小在佛寺中長大。據《法苑珠林》(唐代)記載:楊堅未登基時,有一個“婆羅門沙門”(印度僧人)來到宅上,將一包佛祖釋迦摩尼真身舍利交給他。

印度僧人離去後,楊堅與一個叫曇遷的和尚把舍利放在手掌中點查,數來數去,總也數不準。曇遷說:“我曾經聽印度來的僧人說,法身數量,非世間所測。”於是,楊堅就讓人做了一個七寶箱,把佛祖舍利供奉在裡面。

最好天寧雲外塔


隋文帝楊堅


隋文帝楊堅60大壽之後,先後分三次頒佈詔書,在天下各個州郡中,前後一共選擇修建了113(也有數字說111/114)個舍利塔,用來供奉釋迦牟尼佛舍利。

1988年,遼寧朝陽北塔因為維修發現天宮,其中藏著的血舍利據說就是隋文帝當時送到營州的。

隋文帝頒發舍利塔,其中也包含幽州(誒,這不是北京城這片嘛)。

所以,如果天寧寺內有佛塔,其歷史就必然得追溯到隋朝。

別說,還真有資料白紙黑色這麼寫的。

明代,蔣一葵著《長安客話》、劉侗著《帝京景物略》,直接把天寧寺的前身說成是隋代的弘業寺。後人一直沿用“廣安門外天寧寺的前身是北魏光林寺,隋代改名為弘業寺,寺內建塔,即今天的天寧寺塔……”

幽州得到過兩次隋文帝下詔的舍利,一次給弘業寺,現在已荒廢,一次是薊城的智泉寺。

最好天寧雲外塔


北京晚報上刊登的一片文章《北京最古老的塔有哪些》,文章摘錄了天寧寺內的介紹。

天寧寺內有兩塊介紹性的牌子,一塊落款是北京文物局,上書:

"

天寧寺塔,北京現存最精美的古塔之一,為八角實心十三層簷密簷式磚塔,高57.8米。塔基為方形平臺,底部為須彌座,塔身浮雕金剛力士、菩薩、雲龍等,形象生動……

天寧寺塔在整體造型和局部佈局手法上表現了遼代密簷磚塔的建築風格,是研究中國古代佛塔的重要實例。1988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最好天寧雲外塔


另一塊牌子上鐫刻著天寧寺的歷史:

"

隋文帝將供奉的佛舍利分別在中原三十州各建一塔秘藏。法門寺、天寧寺均為其中之一。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佛舍利入塔。

初建時的塔為木塔,有臺階可上,元未寺院毀於兵燹,只餘孤塔,遼代改建成八角十三層密簷式實心磚塔,塔身高57.8米。塔建於方形磚砌的大平臺上。

塔的最下部是須彌座,有壺門浮雕一道,須彌座上面是具有斗拱勾欄的平座和三層仰蓮瓣,承以塔身。蓮瓣初建時是用鐵製,可以注油燃燈,清代重修後才改成磚塔。塔身四面設半圓形券門,門兩旁高浮雕金剛力士、菩薩、天部,磚柱上浮雕升降龍。

所有雕飾,造型優美生動,只因年久失修,殘損嚴重。

最好天寧雲外塔


曾有書記載,春節時皇帝率領百官到天寧寺燃燈供佛,祈求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每月初八點燃三百六十盞燈。百姓聚眾觀燈,祈禱吉祥。全塔共懸掛風鈴三千四百個,風作時鈴齊鳴,彷彿編鐘悠遠流長。

有古詩為證:燈明三百六十點,最好天寧雲外塔。風撼三千四百鈴,恨無梯級上青冥……

這首詩是查嗣慄的《塔燈》,查是康熙年間的人。

古建專家、北京古代建築研究所原所長王世仁先生專門寫了一篇文給《北京晚報》,他認為天寧寺不是弘業寺。

最好天寧雲外塔


1992年修塔的時候,人們在寶頂座中發現了一塊建塔碑,《大遼燕京天王寺建舍利塔記》碑。根據塔碑,天寧寺(遼代叫天王寺)與隋代的弘業寺不是一個寺廟。

那麼天寧寺不是弘業寺,就一定沒有舍利麼?

塔碑名字裡面就有舍利塔啊?有沒有可能在遼代重修天王寺的過程中得到了舍利?

天寧寺塔是遼代最後一個皇帝——天錫皇帝主持建造的。塔成之後不久,京城被金兵所破,遼代隨之滅亡。遼代是一個“迷失的王朝”,史記甚少,因此,天寧寺塔下是否有安放佛舍利的地宮?

嗯,還是有可能的。

最好天寧雲外塔


說起來,舍利的發掘多是源於偶然。

1981年秋天,陝西扶風縣地區下了一場特大暴風雨,一座佛塔轟然倒塌了,就是法門寺內非常有名一座的佛塔。幾年後,在重修這座佛塔的過程中,施工人員竟然在佛塔原址下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地下地宮。

在這座豪華的地宮中,發覺了大量唐朝時期的寶物,除了武則天的石榴裙,還有金銀瓷器,價值不菲。

最重要的是有一件絕世珍寶,那就是佛指骨舍利。

最好天寧雲外塔


恩,下次哪天北京下暴雨,我就去天寧寺門口守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