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e4680
我們回答這個問題,往大了看要了解老子個人的思想主張,往小了看也要知道老子的《道德經》到底說的是什麼,才能理解他書裡面話的意思,不能單獨片面的理解。
而天下者眾,最不喜歡的就是埋頭苦讀,最喜歡的就是想當然並且拿來就用。所以這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經常出現在影視劇裡,江湖好漢要對抗朝廷或地仙反抗天界的時候最喜歡用。意思就是你們上面管事的啊,不拿老百姓當人,只當做狗!此時不反,更待何時!
其實這句話根本不是這個意思,只不過老子的韻文念起來擲地有聲,聲壯氣粗,就顯得特別有道理,所以沒有讀過《道德經》的老百姓還真以為這是老子說的意思,就是該反!
老子冤枉得很。我們來看這句話的出處,不能通讀全文,至少知道這一章說的什麼,這話出自《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先看幾個古詞的意思。“芻狗”,就是古代祭祀的時候要來代替活祭品的草扎的狗,擺個樣子,糊弄上天,用完就扔的東西。“橐龠”,橐(tuó)龠(yuè),這個東西呢,就是咱們經常在影視劇裡面看到打鐵的用的風箱,橐是口袋,龠就是節奏感。
我們知道老子的中心思想是“無為”,他的宇宙觀中最本源的是什麼?“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說世間萬物都是遵從“道”來自生自滅,不用“有為”來橫加干涉。你的“有為”只會違背“道”的本意。在老子眼中,並沒有好壞善惡忠奸,只有遵“道”無為和逆“道”有為。
那麼在老子的思想裡,人和芻狗有沒有區別?並沒有。天和地又有什麼區別,也沒有,不過都是遵循自然之道運轉的機器而已,自然也不會有任何傾向,任何感情。道生息萬物,並不自以為道。所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無情,生萬物而平等視之,任你自生自滅。“聖人”,是老子思想中接近道的人,所以“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管理百姓,也沒有偏頗輕重,一視同仁,任百姓休養生息。
個人見解,《道德經》,包括諸子百家的作品,其實都是國策建言,都是思考如何管理國家,管理百姓的道理文章。至於後世的演義,與本身文字無關。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天地之間的大道啊,就像個大風箱啊。“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看上去裡面什麼都沒有,卻一直都在生息著萬物。越是活動折騰,越是產生。“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所以大智若愚,大德若虛,越是外露的人越是底子淺,不如安守內心虛靜。
通篇解讀下來,你就會知道“芻狗”在這裡毫無貶義,老子也並沒有對天地、蒼生、芻狗投射任何感情。他只是告訴你,宇宙萬物都是遵循自然之道生息往復,“無為”也不是啥都不做,要守中抱一,順應“大道”,就能得到最合乎自然的結果。
生死,也不過自然之道。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對於這兩句話,歷來的人常有誤解。芻狗一般認為是祭祀時用草扎的狗,微不足道。很多人將這兩句話解釋為:“天地殘酷的對待萬物,聖人殘酷的對待百姓。”
其實,這兩句話並不能這麼解釋。
老子說的仁,當然指仁愛。但老子說的不仁,就指殘忍嗎?顯然,仁愛的對立面是殘忍,但在仁愛與殘忍之間,卻存在著一個冷漠無情的中間地帶,而這才是老子說的不仁。
比如說,每個人對自己的父母妻兒、親戚朋友都是仁愛的,對於冤家仇人則是冷酷的,但對於沒有關係的路人,則是冷漠待之,不會特別親近,也不會特意疏遠,這就是《道德經》中的“不仁”。
古人認為,天地之上有一個無所不能的主宰之神,他是仁慈的,用陽光雨露養育萬物,特別是他偏愛人類。但是老子卻指出:這樣的主宰者是不存在的,天地對萬物毫無偏私,冷漠以待,任由他們自己發育,並不加以干涉。這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老子認為,人要效法天地,而天地的不仁又是效法道的“自然”,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那些理想的統治者,即聖人,也像天地一樣不仁,聖人對百姓毫無偏私,冷漠以待,任由百姓自由發展。所以“不仁”也就是《道德經》中一直論述的“無為而治”。
其實,“不仁”的道理,直到今天還有意義。比如,十八世紀西方流傳著一句話:“最好的政府是最懶惰的政府。”意思是政府不必對人民干涉太多。而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領先了西方一兩千年。現代的市場經濟同樣主張政府不能過多幹涉市場,要依靠市場的力量,同樣是一種“無為而治”。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歡迎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夢露居士讀文史
年少時在一部修真小說《誅仙》中初看到這句話,當時不理解為什麼作者要反覆寫到這句話,似乎這句話有著什麼更深層的意思,竟然貫穿了整部小說的始終。
直到後來讀了《道德經》。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典出《道德經》第五章,意為天地之道,本沒有仁義與否的定義,不干涉,不偏袒,任其自然育化。
1993年郭店楚墓出土的簡本《老子》無此句,僅有本章中“天地之間,其猶橐龠與?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但文義與通行本是一樣的。
這裡的天指天道、自然之道,某些宗教人士會把它理解為上天、創世的神。宇宙孕化萬物,實際上就是把諸多粒子按不同的序列排列組合而成,組成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切,其實本質根源都是一樣的,所以在從宇宙的角度來看,一切事物都源於同種物質。佛家也說眾生平等,我是一切,一切即我。
芻狗,古代祭祀時的祭品,用草紮成的狗,在祭祀之前很受人們重視,但用過以後即被丟棄,任其自然腐朽,這是一種貴賤一體的事物。
老子說這句話,意在提醒我們三點:
第一,局外看局,即看問題的角度。俗話說,旁觀者清。比如我們下象棋,如果你是棋子,你的觀察對象只有棋子與棋盤,如果你是弈者,你的觀察對象是整個棋局與對弈者,如果你是看客,你的觀察對象是對弈雙方及整局棋,如果你站在樓上,你的觀察對象不僅是對弈雙方、棋局,還有一群看客……其大無外,山外有山,一山更比一山高。做人也一樣,格局要大。
第二,懷柔天下,懂得包容。天地能以大胸懷容納萬物,不論善惡,都是自然之道,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不能因惡而惡之,不以善而趨之,惡中有一善,善中亦有一惡。善惡消長,終化因果,因此輪迴不息。但我們始終要以善化惡,讓世界更美好。
我們大部分人其實一直都生活在狹隘的個人世界中,偶爾讀點心靈雞湯類的文章,便突生一種醍醐灌頂的醒悟,但放下書不久,又忘了先前所悟。那就拿這句話來不時地提醒自己吧!
第三,無為而為(其實個人認為,無為而為是整部經文裡最低層次的思想,局部性和侷限性很強)。無為可不是什麼都不做,無為的前提是漸進性的正確,正常,大環境改變了,原本的“正確、正常”如果不加以提升,就跟不上大環境步調,相對來說就“不正確、不正常”了,這就是優化。但如果事物朝著不正常、不正確的方向發展,那就必須得加以干涉。
以上是個人理解,說到這裡,我得感謝老子,因為一部《道德經》,治好了當初折磨我一年多的抑鬱症,如今生活裡諸多的不如意,尤其是與人爭執時,我都會想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把自己的格局瞬時放大,即時也就沒有了爭執的情緒了。
奔騰系列之狂奔的蝸牛
這句話是《道德經》第五章,前半句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孔夫子說“吾道一以貫之”,《道德經》的思想也是“一以貫之”。
首先這句話採用互文的修辭手法,像《木蘭辭》的“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將軍戰士一同出生入死,得勝歸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就是說天地、聖人不仁,以萬物(百姓)為芻狗。
要弄清這句話,先來看看這話中的名詞在《道德經》文本里的意思。
這句話的名詞有“天地”,“萬物”,“聖人”,“百姓”。在《道德經》出現多次。
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第二章:“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二十二章:“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從以上文本中,天地、聖人都是好詞,對“萬物、百姓”沒有仁與不仁的區別對待,都是待之如一。‘天地’和“萬物”,“聖人”和“百姓”也不是對立關係。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天地就是萬物,萬物就是天地;聖人就是百姓,百姓就是聖人。沒有誰比誰高出一等。都是“同謂之玄”。是“和其光,同其塵”的。
關鍵在於“仁”,真的“仁”就是上面所說,是“一”,無有分別。其實連 “仁”都沒有,有“仁”就會有“不仁”,這又是“妄生分別”了。又要爭論不休了。
你看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仁義”一出,各種么蛾子就出現了。
聖人設教,循循善誘,為了容易理解,假託於“仁”與“不仁”。
“不仁”或者假仁,就是誰比誰高級,誰把誰當“芻狗”了,有了這高下之分,世道就紛爭不斷了。
所以,老子對這個紛亂世道的解決方案就是“和光同塵”,“不爭”,“復歸於嬰孩”。
下半句“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就像個大氣囊,沒有裡面的氣,就沒有飽滿的囊;沒有生機勃勃的萬物,就沒有廣闊的天地。本來就是一體的,說多了都是無用的爭辯,不如不說,做好自己,在這萬物中絢爛出自己的生機!
所以整個第五章,前半句應該是反問,後半句是反駁,這才能理解老子的真意!
右手累了
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一句,連同隨後一句:"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兩句話,引起天大誤解,引發太多討論,很多人斷章取義,曲解老子的本意,把太多人引入字面表義的曲途之中,讓老子無端背鍋,讓老子被莫名摸黑。
因此,為全面瞭解這兩句話的真正含義,需要通讀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因為這兩句話語出第五章。
以下是我在《時空之外·道法自然》中對第五章的個人理解,供參考。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大意譯解:
天地絕無偏愛,對萬物一視同仁(比如都是芻狗),聖人也絕無偏愛,對百姓一視同仁(比如都是芻狗)。
天地之間,多麼象一個風箱,虛靜之時是一片安寂,鼓動起來是一場折騰,形容再多都講不清其間的變化,不如就此打住最好。
可見,老子的書,其實很直白,非常好讀,越讀越來勁,5000字,一個小時就能讀完。能否讀懂真不重要,重要的是讀著非常帶勁。
劉怯之
看問題要全面,聯繫全文才能知效老子表達的真正意思與思想。
本句摘自《道德經》第五章,原文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裡的“仁"的意思是仁愛,仁慈。不仁就是沒有偏愛。“芻狗"的意思是用草扎的狗,古代用草扎的狗代替活狗來做祭祀用,祭祀完後,便隨意丟棄。全句意思就是,天地沒有無所謂仁慈,沒有偏愛,任憑宇宙萬物象草扎的狗一樣自生自滅,聖人沒有偏愛,任憑百姓象草扎的狗一樣自生自滅,天地之間,不就象一個大風箱嗎?其中心空虛而風不可窮盡,愈動風就愈多。治理國家政令太多必然出錯,不如虛靜守中為好。此章反映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天地不情感用事,遵循道的自然運行規律,對宇宙萬物一視同仁,對萬物生長不去幹預,任其發展,任其自生自滅,絕對的公平,大公無私。
FTYH006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讀者理解的意思,沒錯。
就是老天爺對萬物沒有憐憫之心,把萬物當成是草扎的狗。
什麼是芻狗?很早以前流行祭祀祭天,開始的時候官家還是老百姓為了顯示對老天爺的誠意,都是拿豬牛羊肉來供奉。
後來發現老百姓一年到頭也吃不上一回肉,卻要白白把它們給看不見的神仙供奉,太奢侈了。 再加上還得留著牛馬騾子幹農活呢,哪那麼輕易就宰了。
所以後來老百姓們祭祀就捨不得用真豬牛羊肉了,改殺狗祭祀。 畢竟狗子好養,跟著人吃口飯就能養大,況且狗子不能耕田也沒幾兩肉。
再後來,老百姓連殺狗子都捨不得了,就用稻草扎個草狗子,然後祭祀的時候把草狗子披紅戴綠打扮一下。這就是芻狗。
我為什麼說《道德經》裡這句話就是讀者理解的本意。
芻狗和天地有直接的關係,是人們為了敬仰天地才設計出來芻狗這種東西。人們認為用芻狗祭祀天地就是表達對天地的誠意。那麼天地以萬物為芻狗有又什麼問題呢?
其實大多數人都不應該信這句話。因為信這句話會跟大多數人的世界觀有衝突。比如有些特別相信命運的人,有些特別相信運氣的人,有些特別相信善報惡報的人......
老子的意思是想說,老天爺不會給世間萬物什麼特別的照顧和特別的災害,在老天爺看來世間萬物都是一樣的,他沒閒工夫特意給誰平添福氣也沒閒工夫給誰降下災難。每個人生活的好壞都是要看自己的付出。
至於這句話後邊那句話“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是想通過前邊這句話襯托後邊這一句。既然老天爺都不會特意干涉萬物的生老病死,你們以為自己是聖人,自己是天子王侯就可以干涉老百姓們想什麼做什麼了嗎?
這正好契合了老子無為而治的觀點,那就是放養百姓,就拿他們當成草扎的狗子當塊石頭當棵大樹當棵小草......由他們去吧。
古代文化常識
許多事,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關於“天地不仁”的論斷,公婆罕見的一致表示:這是公理!
天地不仁,當然不是說天地宇宙兇惡殘暴。這裡的“不仁”,是沒感覺的意思。用中醫的說法,是痺的一種表現。《黃帝內經 · 痺論篇》帝問:“痺,或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溼,其故何也?”痺,或痛,或感覺不到痛,……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說:痛嘛,是因為……。不痛不仁嘛,是因為……。味其言,“不痛不仁”,大約即是所謂麻痺、麻木不仁。天地不仁,就是老天爺啥也不知道,啥都無關痛癢。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宇宙萬物,愛咋咋滴。天地之間,一任自然。
天地不仁,緣於天地無心。天地並不成心禍害誰誰,而是無心任他愛誰誰。天地生長豬牛羊,並不是拿來給人屠宰的,只是人這個壞蛋,為了不被餓死,取資利用而已。天地生長猛虎毒蛇,並不是拿來咬人的,只是人這個傻瓜,偏向虎山行,或不小心踩到了蛇尾巴。
《荀子 · 天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堯也好,桀也罷,天地都沒有意見,表示與我無關。生也好,滅也罷,天地無為不作,任由萬物自生自滅。
《老子》設譬,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王弼注《老子》,頗有解會,為世所重。然而,王弼解此“芻狗”,卻似乎有些望文生義。說什麼天地不為獸生草而獸食草,不為人生狗而人食狗,道理很對,卻把“芻”與“狗”割裂開了。怪不得後世有文士做傳奇文章,譏王弼誤譯《道德經》,獲罪被罰,在天宮門外拿著破掃帚掃地。
此處的“芻狗”,應是用草紮成的狗,古人用以祭祀。《莊子 · 天運》:“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齋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蘇:取草。爨:燒火做飯。)
北宋文學家蘇轍《老子解》解道:“譬如結芻以為狗,設之於祭祀,盡飾以奉之,夫豈愛之?時適然也。既事而棄之,行者賤之,夫豈惡之?亦時適然也。”
芻狗作為祭品,人們對其並無愛惡。未祭時文飾敬重,祭畢則踐踏焚燒,芻狗前後的待遇有別,並非出於愛惡變換,只是因為時空環境、條件需要的不同而引起的。天地對於萬物也是如此。萬物之生,不是出於天地的仁慈;萬物之死,不是出於天地的暴虐。萬物的流動不居,與天地無關。天地無心、麻木不仁而聽萬物一任自然。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其實就是“道法自然”。歸於自然,實是先秦道家的第一義諦。歸於自然,即是放任不管。放任不管,即是無為。如何無為?最好是“太上,不知有之”,《老子》似有明顯的否定君權的傾向,但其表述又相當巧妙隱晦。
莫安排
這一句的下一句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聯繫上下文,與先秦時的文史背景,我們應當將這兩句話理解為與“一視同仁”的意思一樣。
《論語》中有“仁者愛人”的說法,所以“仁”簡單來說就是“愛”的同義詞。
“仁”與“愛”的含義相比,更有道德指向,指的是一種社會性的、公正無私的愛,是指類似“慈悲”、“博愛”的“大愛”。
我們要注意在“天地不仁”這裡,我們不能將此處的“不仁”不能理解為類似“不仁不義”的“不仁”,準確的理解應是“不偏愛”、“沒有偏愛”。
所以這句話應當理解為:
“芻狗”的意思是“草扎的狗”,這是價值不高的祭祀品。
而“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應當解釋為:
聖人治理是沒有偏愛的,對於眾姓各族也是一視同仁的。《道德經》中的“聖人”與先秦其他古籍的習慣一樣,“聖人”是指像堯舜禹這樣的治世的聖人。“百姓”的含義與現在的用法有所不同,指的是不同姓的各個族群。像傳說中的古聖人之道,堯舜禹治眾,並沒有特別眷顧自己的親族,而是平等對待親疏不等的各個族群。
建章看世界
〈道德經〉中有段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很多高人們對這段話都有過各種高深的解釋,大都是深奧難懂、繁瑣複雜、高深莫測,在此不必贅述。
因為我是凡夫俗子平民百姓,不是文人騷客高師大德,所以,我用的是凡夫俗子平民百姓正常人的眼光,如實客觀地來看待和分析這段話的。如此一來,我感覺解釋這段話,實在是很容易就能解釋清楚了!
我認為,〈道德經〉中這段話的意思主要是為了闡述‘何為不仁’這個道理。
〈道德經〉中‘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這段話的含義是:‘以萬物為芻狗,實乃是天地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實乃是聖人不仁’。
這就是這段名言究竟要說明的‘何為不仁’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