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創造數十億人民幣利潤的祕密,都在這裡了

中國的電商市場就像一張桌子,最初淘寶起步的時候桌子是空的,由於桌子被激發出越來越多的潛能,於是有更多人想來分一杯羹。但是拼多多的上桌方式更像一隻異軍突起的獨角獸,讓桌子上所有人頗有微詞的同時又如臨大敵。

拼多多創造數十億人民幣利潤的秘密,都在這裡了

拼多多成立於2015年9月,是一家專注於C2B拼團的第三方社交電商平臺,也是以人為先的新電商開創者。在這樣的理念下,人們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多的東西,體會更多實惠和樂趣,從而形成了他獨特的新社交電商思維

拼多多創造數十億人民幣利潤的秘密,都在這裡了

社交電商是什麼?顧名思義,因為社交而促成的在線交易唄。在社交電商中,"關注、分享、溝通、討論、互動"等社交元素和行為,都可以服務於電商交易。顯然,這些元素不只是拼多多才有,淘寶、天貓、京東等眾多電商平臺都有。但唯獨只有拼多多把"拼團+分享"這模式放大了極致。但就是這一個點的放大,從而引爆了用戶"貪便宜"、"得實惠"的需求。

拼多多創造數十億人民幣利潤的秘密,都在這裡了

那麼C2B又是什麼?拼多多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創新的模式和低價的商品。拼單意味著用戶和訂單大量且迅速地湧入,而豐厚的訂單使拼多多可以直接與供貨廠商合作對話,省掉諸多中間環節,實現 C2B 模式,價格優勢由此體現。

拼多多創造數十億人民幣利潤的秘密,都在這裡了

微商,無論是微博還是朋友圈裡的,他們在用戶社群、參與、互動等方面的建設的深度要遠遠高於拼多多,但並沒有一家成為拼多多。主要原因,就是效率的問題。微商雖然有自己的代理網絡,但一個個代理網絡其實是在各自的封閉空間裡進行交易,以一個個代理為中心點,用戶與用戶之間也是隔離的。因而,即便有的微商能夠通過傳銷式的代理網絡做到上億級別,最終都會因為系統性的效率問題而走向衰落。也會因為,很多微商逐漸走偏到了代理壓貨的形態,很難形成有效的消費市場。

拼多多創造數十億人民幣利潤的秘密,都在這裡了

所以,拼多多確實是整個微信生態的最大受益者。當然,它的"成功",是建立在微商以及微信體系下眾多幹兒子"失意"的基礎上的。比如京東,微信給了它最強的入口,硬是沒搞出什麼名堂出來。

拼多多創造數十億人民幣利潤的秘密,都在這裡了

這個問題,我們不討論 B2C 還是C2C 的問題,因為它們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拼多多與其他平臺最大的差異在於

(1) 在其他都要談升級和品質的時候,往高處走的時候,拼多多是唯一一個將低價打到極致的平臺。

(2) 當大平臺都在做內容化、IP、網紅經濟、千人千面等消費升級新趨勢的時候,拼多多是唯一一個將"拼團"做到極致的平臺。

拼多多創造數十億人民幣利潤的秘密,都在這裡了

拼多多目前採取的是純平臺模式,基本上不涉足產品的供應鏈,與蘇寧、京東以及其他零售企業差異還是較大。其中,它和淘寶的 C2C 最像。區別在於, 拼多多上大家是拼團進行購買,淘寶上大家主要是各買各的。

拼多多創造數十億人民幣利潤的秘密,都在這裡了

因此,從品牌的塑造角度上講,拼多多確實是電商平臺中,為數不多在

品牌的定位層面做得比較好的。那些大平臺都太大了,缺一個都不行,也至於它們的特色也就過多了。而拼多多不一樣,它做好一個點就夠了。從這個角度講,拼多多的"成功"就是品牌定位的勝利,也是創業從 0 到 1 的經典案例。

許多人理解的從 0 到 1 是指從無到有,實際上不是這麼理解的,而是指從無到開闢一個細分領域第一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