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新年習俗九章》之①:團年飯

《雅安新年習俗九章》之①:團年飯

團年飯,是我們雅安人對年夜飯的稱呼,因為不叫年夜飯,所以,它又不拘泥於只在除夕這天。一年來,各自為了生活忙忙碌碌,到了吃團年飯的時候,大家坐在一起,淋漓表達家庭成員之間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

“紅蘿蔔,蜜蜜甜,看到看到要過年。”在兒時的故鄉雅安,當孩子們唸叨起這首童謠的時候,就意味著春節就要到了,家裡應該著手準備團年飯了。

童年的我,對這句童謠有著最為切身的感受,因為,這不止有眼瞅著新年就要來到的欣喜,也有要蹲在冰涼的池塘邊,埋頭清洗一大箢篼紅蘿蔔、白蘿蔔的厭煩。

你不知道,那麼一大堆紅白蘿蔔,要一個一個洗乾淨,還得一點一點摳去表皮上那些坑坑窪窪裡的泥痕,池塘的水又冰涼刺骨,耐著性子一蹲就是大半天,心裡還要壓抑住被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喚起的蠢蠢欲動,真是一種身體和心靈的煎熬。

洗乾淨後,這些蘿蔔們將被母親一通滾刀切成小塊,再放進煮了豬肉雞肉的湯裡,燉一大鍋,可以吃到初五初六。

肉湯燉蘿蔔,只是我們老家春節團年飯的一道消除油膩的素菜湯,席上真正的主角是臘豬頭、豬臀、整雞、整魚和香腸,每一道都是響噹噹的硬菜。

在雅安農村,不管各家的經濟條件如何,鄉親們基本上每到臘月都要殺一頭年豬,有的甚至殺兩三頭。即便是物質貧乏的年代,哪怕是殺一頭年豬,賣出去半隻,也要留半隻自己吃和過年。

還記得,有一年有個鄰居因為平時比較懶惰,到了殺年豬的時候,養的豬還不到一百斤,殺豬後,老公在外打工,她就蹲在家裡天天煮肉吃,據說,還不到過年,一頭豬就被她吃完了。雖然這樣懶惰嘴饞的人只是個例,但也可以看出,我們四川人就是愛吃肉、能吃肉,尤其愛吃豬肉。所以,靠賣豬飼料起家,最終建成龐大企業的希望集團劉氏兄弟出自四川,也就在情理之中。

因為愛吃肉,所以老家人寧虧其它,不虧嘴巴,不僅每年臘月要殺年豬,平時也愛上街買肉,而且不是一斤半斤的買,而是一買就是三五斤七八斤。小時候趕場時,我就經常所見,有的人即便穿著非常簡陋,甚至褲子破了白花花的臀部時隱時現,趕場回來的路上,也要拎著一大塊肉,一路上喜滋滋地和路人打招呼。

做飯時,也不是隻切一小點和蒜薹、芹菜搭配,而是一炒一大碗,一頓吃不完,第二頓繼續吃。因此,就誕生了百吃不膩的川中名菜回鍋肉、鹽煎肉、水煮肉、糖醋里脊、東坡肘子……

所以,即便在當年貧困的年代,有的人家哪怕平時節衣縮食不見油葷,到了除夕,也必定要雞鴨魚肉弄一大桌,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團年飯。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裡,我們家也就只有一年沒有殺年豬,不過那年除夕,父親還是帶我們全家到縣城汽車站的食堂,請全家人吃了一頓豐盛的團年飯。

在自己做的團年飯中,豬頭肉是必不可少的。這個豬頭肉,不是平時熟食店裡賣的那種醬豬頭、滷豬肉,而是殺年豬時專門保留下來的一顆整豬頭,如果豬肥的話,這顆豬頭就會有二三十斤重。豬殺好後,趁著剛割開的新鮮勁,趕緊把這顆豬頭丟進熱鍋裡攬上鹽,再用竹棍或者樹枝從裡側把它平整撐開,掛在灶頭上靠草木灰燻烤,直到變成了硬梆梆黑黢黢的臘豬頭。

待到過年時,把它取下來,用火燎去褶皺裡未刮淨的毛須,再用熱水清洗乾淨,與帶著一截尾巴的豬臀部一道放進大鐵鍋裡煮半晌,撈出來後放在盆裡,此後每天吃多少,就切多少,可以一直吃到正月十五。

豬頭、豬尾一鍋煮,寓意著好日子有頭有尾,大公雞、香腸和魚,寓意著大吉大利和喜慶有餘。此外,這頓團年飯上,還有各類炒菜、燉菜和涼拌菜,滿滿一大桌,素菜、蔬菜所佔比例較少,席上若有北方人,肯定受不住這種油膩。

另外,在吃團年飯之前,還必須有一道儀式,那就是用背篼擺著煮熟還未切開的豬頭、豬尾和整雞,到故去親人長輩的墳前貢獻,同時在墳頭支上掛墳錢,點上香,燒紙錢,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懷念和祭奠。當然,如果離得遠,不能到逝去親人的墳前,那麼,就在家中堂屋的“天地君親師”牌前擺放祭奠,一樣能盡到心意。

如今,家鄉的生活生水平早已今非昔比,這一頓團年飯也不再是大人孩子口舌之間的期待,但依舊高度重視這頓一年一度的團聚之筵,有的嫌麻煩,改在飯店裡安排,但點菜規格依舊很隆重,有的依然堅持自己動手,從葷到熟,從盤到碗,還是滿滿一大桌。

而我們家,已經由當初的父母和我們兄弟姊妹6個人,繁衍出4代人20多口,衍生六七個小家,因此,如今的團年飯已經不能一頓就打發,而是從大年三十的前幾天就開始安排,各個小家輪流做東,一天天吃下來,嘴都膩了,胃也累了。

我們的生活就這樣隨著時代的變革苦盡甘來,早已不愁吃、不愁穿了,可是,當年為我們愁吃愁穿撫養我們成長的那個人卻走了。

小時候,是他叮囑我們揹著團年飯去爺爺奶奶的墳前貢獻,而如今,兒孫輩又揹著那些美食來到他的墳前,不知這份切膚之痛的思念,在天國安息的他是否能夠感知。

曾經,解放軍報的一位老哥寫過一首懷念至親的詩,此刻,這些詩句最能代表我的感受:

苦日子過完了,您卻老了

好日子開始了,您卻走了

這就是我一生辛勞的父親

您健在時,我遠遊了

我回來時,您卻遠走了

這就是你不孝的兒子!

(夢裡蒙山/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