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之變

目前,5G產業從標準、方案、芯片到終端已經具備了商用條件。那麼,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主要有哪些應用場景?5G跟工業互聯網融合可能會產生哪些新的商業模式?5G企業有哪些具體的實踐經驗?在2019工業互聯網峰會上,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商、電信運營商及工業企業、電信設備提供商進行了相應的探討。

豐富的應用場景

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技術總監、山東省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技術總監石恆介紹,從海爾自身實踐看,在2018年10月與中國信通院成立5G聯合實驗室時,規劃了大概有21個具體的應用場景,不過,有些場景還比較遙遠。但石恆認為,有幾個具體的應用場景將率先落地應用。

一是機器視覺。機器視覺在製造企業已經越來越普及,以前靠人工智能來檢測,現在通過機器視覺,但這對大帶寬提出了要求。具體來說,有基於安全管理行為類的監控,像特殊工作場所對於員工的安全防護,以前靠人工監督管理,現在通過視覺的技術,通過人的行為判斷,這需要大量的數據傳輸。

二是AR。AR在工廠應用不是特別多,但石恆認為,AR對工廠將有很大的幫助,包括新員工的上崗培訓,質量的檢測,包括遠程運維的支持。

還有工業控制,這是工業企業很擔心的一點,就是數據的傳輸穩定性,會不會丟包?此外,移動終端在工廠已經開始應用,比如無人機、AGV小車,將來的應用會越來越普遍。

富士康富華科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榮樂天表示,關於5G技術,富士康有將近兩年的探索。最簡單的是一些剛需,就是移動設備,比如AGV小車,富士康做了非常深入的探索。另外就是關於刀具設備的探索。目前,在富士康內部有近10萬臺數控機床,需要以最直接的方式去觀察每一把刀的狀態,由於一把刀每分鐘轉20萬次,這就涉及到振動傳感器的快速安裝,這肯定要用無線來做,另外,還有刀具的更換,供電等等剛需,都是5G的重要應用場景。

5G將推動新的商業模式

5G將為運營商帶來新的商業模式,這是運營商的共識。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湧認為,5G對運營商來既是新的挑戰,也是新的機會。在工業領域,首先運營商要做好管道,做好承載,同時運營商不會僅是承載,要從終端開始。據悉,在青島港5G項目中,中國聯通提供了最前面的工業網關的研發以及產品的啟用,還有端到端的適配。

當然,工業場景有很多不是簡單的網絡接入就可以完成的,還有未來的運營服務,以及包括後面的長期維護服務、升級服務,甚至更進一步的基於工業大數據的分析、運營的支撐服務。

中國移動王小奇認為,運營商最擅長是提供管道,但是到了5G之後肯定不僅僅是提供管道,而是在商業模式方面。

首先,從2G、3G到4G,運營商做的2C模式,比較簡單也比較成功。但是到了5G,重頭戲應該放在行業上,包括工業互聯網,包括自動駕駛、智慧醫療、教育都是5G的重點服務領域。無論是網絡運維還是網絡建設以及收費模式上來看,跟2C都不一樣。這是一個大的觀點,服務對象不一樣,將導致整個商業模式以及運營模式有巨大的變化。

其次,5G對整個商業模式有巨大影響的有兩個點,應該是切片和邊緣計算,具備切片以及邊緣計算的5G才是真正滿足了行業需求的5G。從切片來講,一是提供了帶寬,一是流量,以後5G除了傳統的幾樣之外,還將提供切片網絡資源,無論是頻率還是傳輸資源、網絡資源,可以用不同的切片保證不同的SOA,從而為不同的場景提供整個通訊服務。而不同的服務、不同的場景,對於網絡的帶寬要求、網絡資源消耗以及對於運營商運維體系的複雜程度要求都不一樣,這將在具體的計費模式以及商業模式上帶來改變。

5G助力智能電網應用

峰會上,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系統運行部通信處處長洪丹軻介紹了南方電網5G應用的經驗與思考。據悉,近年來,南方電網公司持續推進智能電網運營商轉型,這就需要對電網設備的狀態,電網的運行狀態,以及市場交易狀態做到透明,就涉及到海量的傳感設備,包括監控設備、採集設備,這些對通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要想真正做到智能電網,首先覆蓋到千家萬戶的配網這一層要做到智能,目前這些業務裡比較多有的是窄帶,有的是寬帶,有的對實時性要求很高,有的對可靠性要求很高。但這些不同的需求,目前基本上都是由公網來支撐,專網覆蓋不到2%。因此,配網層面面臨一個新的挑戰,就是海量終端通信低成本的覆蓋問題。

面對這些挑戰,南方電網跟有關廠家和運營商合作時對5G進行了一些研究,2017年開始跟進,2018年聯合一些廠家進行了共同推進,包括5G標準在電網中的應用,以及發佈電力行業的白皮書,還有5G的安全隔離分析等。2018年,南方電網內部成立了專項工作組,並正式成為3GPP和CCSA組織的會員單位,開始致力於將智能電網需求納入5G國際標準,已向3GPP提交14篇電力需求提案。

洪丹軻認為,5G網絡滿足了智能電網發展的需求,為配網通信業務提供了一種更優的解決方案,特別是滿足泛在化和全覆蓋的要求。5G三大技術特性,為電網的不同業務提供了差異化網絡的服務能力,特別是網絡切片技術為不同的業務分區提供了安全的隔離能力。

“5G技術一定會給智能電網發展帶來深刻變革,特別是大量智能傳感設備的應用,將幫助電網透明化、可感知,真正實現萬物互聯、萬物感知。”洪丹軻說。據透露,南方電網將在未來兩年,在廣州、深圳開展大量的工作,和運營商一起能夠形成共享共贏的機制,打造一個標杆性的垂直行業應用。

5G網絡建設三步走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互聯網行業總監趙維鐸表示,5G應用在工業領域分工廠內和工廠外兩個大的方面,工廠內從以太網到下面的操作網絡是難度逐漸加深的過程。總的來講,初期應用首先集中在工廠外比如遠程維護和遠程監控,這些會涉及到成本、人力,工廠內第一步實現對現有的wifi網絡替代。

從5G行業應用落地時間來看,短期內,2021年之前將主要是數據採集等等,這是工業應用最基本的一個需求,中期內可能會實現一些工廠內的實時控制或者高精度定位,未來最終實現的是無線的柔性智能工廠,實現柔性產線、柔性生產。

趙維鐸介紹,工業AR將是5G的重要應用,兩者的結合,目前可以應用於幾大領域,首先是數字設計協同,工程師不再需要做一些實際的仿真模型,戴上AR眼鏡,就能不受空間限制。當然,AR內容的建設開發還需要時間;其次是遠程操作輔助,包括銷售、市場產品等,都是比較實際的應用場景,也是客戶比較看重的。再次是機器視覺,目前的機器視覺大部分都是有線連接的,未來通過5G這種低時延和大帶寬的能力,放在雲端處理,對本地的計算能力的要求將大大降低。

企業5G網絡建設可以分為三步,第一步是建設企業5G無線準專網,替代現有的WIFI網絡和有線IP,通過邊緣計算可以實現分流,企業數據通過移動邊緣計算之後直接回流到企業本地服務器,不需要再繞進運營商的公網,打消企業對數據安全性的顧慮。第二步,移動邊緣計算,5G在採集到數據的過程當中,可以利用移動邊緣計算把數據處理掉。第三步,未來所有的設備和工廠內的生產單元實現無線的自由組合。

月朗鋒行

一家專業的金融科技服務型公司,旗下品牌鋒行鏈盟專注於區塊鏈、新零售、AI領域的技術探索和投資等,公眾號:鋒行鏈盟(ID:fengxinglianme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