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市地名二普成果展】平順縣---牛石窯村

【類別名稱】農村居民點

【標準地名】牛石窯

【羅馬字母拼寫】Niúshíyáo

【所在(跨)行政區】杏城鎮

【地名來歷及含義】

村的東邊有河溝,溝的半山坡上有個天然溶洞,當地俗稱“窯”,其空間能容下1000多隻牛。建村後得名牛石窯。


【長治市地名二普成果展】平順縣---牛石窯村


【歷史沿革】

原屬黃崖村,1953年從黃崖分出,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後,屬杏城人民公社。1984年改製為牛石窯村,2000年撤併鄉鎮後為牛石窯村,屬杏城鎮人民政府管轄至今。

【長治市地名二普成果展】平順縣---牛石窯村


【長治市地名二普成果展】平順縣---牛石窯村


【長治市地名二普成果展】平順縣---牛石窯村


【地理實體概況】

牛石窯村位於杏城鎮政府北8千米,北起東寺頭鄉,南鄰玉峽關村。轄小臭水、大凹、後小溝、和家腦、井泉背、前小溝、上背上、小西溝8個自然村。有102戶,373人,國土面積10.032平方千米,耕地面積0.4平方千米。經濟以農業為主,主產玉米,穀子、馬鈴薯;經濟作物主產黨參、黃芩、大黃。無礦產資源,但水資源豐富,自來水通到家門口,有的到了鍋臺上。這裡交通便利,旅遊公路後石線貫穿全村。2009年在國家福利彩票的支持下新修了杏牛公路。

【長治市地名二普成果展】平順縣---牛石窯村


【長治市地名二普成果展】平順縣---牛石窯村


【文物古蹟】

牛石窯村現存觀音堂:坐北朝南,東西長8.3米,南北寬5米,佔地面積41.6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民國元年(1911)、民國二十五(1936)年重修,現存建築為民國遺構。觀音堂建於高0.70米的石質臺基上,面寬三間,進深四椽,五檁前廊式構架,單簷硬山頂,灰板瓦屋面,柱頭科三踩單翹式,平身科每間一攢,門窗重修。前廊兩側各存石碑1通。西側石碑為圓首、方座、青石質,無額題,首題“重修南海大士碑誌”,碑文楷書,滿行41字,共7行,民國元年(1911)十一月立石。記述重修觀音堂的經過及村民捐款情況。

【長治市地名二普成果展】平順縣---牛石窯村


【長治市地名二普成果展】平順縣---牛石窯村


【長治市地名二普成果展】平順縣---牛石窯村


監製:劉飛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