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家長,花錢就能買小學學位?假的!


@順德家長,花錢就能買小學學位?假的!

轉眼就到了招生報名的時候,家長們都緊鑼密鼓為孩子的入學做準備


近年來,順德外來人口基數龐大,非戶籍生源的入學競爭尤為激烈。轉眼就到了招生報名的時候,不少外來務工的家長們為了孩子怎樣能夠就近入讀公立學校而絞盡腦汁。

部分家長會到處找相識的朋友幫忙“走後門”,甚至社會上會出現一些“能人”,稱只需花錢,就能幫孩子“買”到心儀的小學學位,殊料,家長們交了錢,這些“能人”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同樣,沒有順德戶籍的林某,也因為子女讀書的問題發愁。今年女兒六歲多,正是入學的年齡。由於沒有在順德落戶,也不符合其他借讀條件,因此女兒無法在順德就讀。2015年4月,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有幸”認識到一位姓葉的“能人”,想讓葉某為其女兒辦理小學學位。

葉某對林某聲稱只需要交1萬元,她就可以將學位辦妥。林某眼看葉某是本地人,又是年過七旬的長輩,肯定積累了不少“人脈關係”,於是便信以為真了。林某再三考慮後,給葉某交了1萬元。之後,林某的一些親戚朋友得知葉某可以幫孩子辦理入學學位,也相繼通過林某轉交了7.7萬元給葉某,希望葉某能幫他們解決孩子的入學問題。葉某均寫下收據,並交回給他們。

同年8月中旬,眼看就要開學了,林某等人卻一直無法聯繫到葉某。此時,林某等人才意識到被騙,遂到公安機關報案。2016年7月16日,公安人員將被告人葉某抓獲並予以刑事拘留,同年7月17日對其取保候審。然而,在取保候審期間,葉某並沒有悔改,繼續以同樣的方式實施詐騙。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期間,葉某騙取了4名被害人共7.7萬元!


@順德家長,花錢就能買小學學位?假的!

家長應多向相關部門諮詢瞭解,根據實際情況給孩子報名入學


“葉某一直騙我說,因為是走後門的,所以不能張揚。但是等到了小學第三批入學名單都公佈了,也沒見到我女兒的名字!”被害人小剛表示犯罪嫌疑人葉某的詐騙手段高。同樣被騙的還有小邱夫婦,他們的兒子沒有本地戶口,且孩子的入學問題一直沒有著落,故他們多番打聽下知道葉某能搞到學位,心急之下就相信了葉某,因此上當受騙。另一個被害人阿娟也很無奈,“葉某說今年學位辦理比較隱秘,可能不公佈名單。直到開學日後,孩子的入學日期被葉某三翻四次推遲了。後來葉某就消失了,我這才選擇報警處理。”

接近報名季,這種詐騙手法屢見不鮮!無獨有偶,採用類似詐騙手段的還有一位犯罪嫌疑人彭某。彭某經他人介紹認識了4名被害人,並以取得學位的名義騙得資金合計人民幣116600元。事後,彭某利用該筆款項歸還賭債,將餘款繼續用於賭博並輸光。後被公安機關抓捕歸案。2018年,公訴機關以被告人葉某和彭某犯詐騙罪先後向順德法院提起公訴。

順德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葉某和彭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他們的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最終,順德法院根據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情節及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判決被告人葉某和彭某犯詐騙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四千元;同時,責令二人向被害人退賠相關款項。

法院建議,此類騙子,正是抓住了外來務工家長的心理,虛構自己的社會關係網,讓急切的家長以為抓住了希望,能讓孩子順利在當地讀書,結果卻落入騙子設計好的圈套!

其實,教育主管部門對義務教育階段的非佛山戶籍生有積分入學政策,家長應多向主管部門諮詢瞭解,根據實際情況給孩子報名入學,萬不可相信花錢“買學位”的各種信息,以防上當受騙。

知多D

如何機智避免同類事件?

1.家長來到新的城市,首先應該到當地教育局諮詢瞭解當地所在學區對外來務工子女招生的政策;通過正規的途徑來獲取升學資訊。

2.提前做好入學報名的準備工作,在網上收集相關資料瞭解學校招生時間、招生政策要求、學校的設施條件;併到相關學校詢問報讀流程或到當地社區詢問辦理手續、準備材料。

3.最重要的是,警惕不法分子利用外來務工家長對非戶籍生源入學政策的不熟悉從中作梗,不要輕信以“走後門”等形式可以入讀學校。

另外,無論公辦還是民辦,招生錄取有嚴格的程序和規定,沒有人能突破政策規定“操作”錄取,家長望子成龍之心雖可理解,但切不可“病急亂投醫”,避免造成錢財和入學機會雙雙落空的後果。(陳姿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