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診!又是誤診!誤診背後的慧眼

误诊!又是误诊!误诊背后的慧眼

記得十年前一位衛生界廳級行政領導發表博文《醫生的診斷有三成是誤診》引起了世人的共鳴。他說,因為目前醫療技術對疾病的認識不是100%,誤診是必然的。

误诊!又是误诊!误诊背后的慧眼

但是有些病不是疑難雜症,也不需要太高的技術水平就可診斷,市民中腰痛的病人為數眾多,引起疼痛的原因多種多樣,不少基層醫生把骨質疏鬆的病人當作其他腰痛來治療,誤診的現象不可小覷。為此,筆者採訪了龍巖市第一醫院骨傷科主任醫師邱麗紅,這些誤診的病例,應引起市民和基層醫生的高度重視,以免把嚴重骨質疏鬆症當作其他腰痛病來治療。

误诊!又是误诊!误诊背后的慧眼

67歲的溫女士,近3年多來有慢性腰痛史,20余天前端水後出現腰痛加重,兩側腰骶部疼痛,翻身困難,起床困難,起床時需兩手支撐床沿才能站起,起床後疼痛可稍緩解,當地醫院予下腰椎CT檢查示腰5骶1椎間盤突出,按腰椎間盤突出症治療20余天腰痛活動受限仍然明顯,就診市第一醫院骨傷科予腰椎正側位片及腰椎MRI檢查,發現腰1椎體壓縮性骨折(新鮮)。邱麗紅主任醫師按骨質疏鬆症並腰椎骨質疏鬆性骨折規範治療後疼痛明顯減輕、活動改善出院,不久就出院了。

误诊!又是误诊!误诊背后的慧眼

62歲的連女士,腰痛及左肩背酯痛2個月。入院前2個月扭傷致腰痛、左肩背痠痛,腰活動受限,於龍巖市某醫院下腰椎CT檢查示:腰椎退行性改變,椎間盤突出。按腰肌勞損治療1個月後疼痛稍緩解,現仍感腰部痠痛,久坐、久站、久行後腰背痠痛明顯,症狀於天氣變化時加重,按摩敲打後緩解。入住市第一醫院骨傷科,攝腰椎正側位片示:腰1椎體壓縮性骨折,骨密度檢查提示為較嚴重的骨質疏鬆。邱麗紅主任按骨質疏鬆症並腰椎骨質疏鬆性骨折規範治療後疼痛幾乎沒有,活動得到極大改善,很快就高高興興地出院了。

78歲的胡女士,腰痛活動受限20余天。入院前20余天,抖動床上被子時出現腰部疼痛,翻身起坐活動不利,於當地醫院攝腰椎正側位片示腰2椎體壓縮性骨折(輕度),囑患者回家休息。休息二十多天了,仍感腰痛活動困難。在別人的提醒下,她找到市第一醫院骨質疏鬆專病門診看病,邱麗紅主任為她辦理了住院手續,入院後查骨密度報告嚴重骨質疏鬆,複查腰椎正側位片示腰椎體壓縮性骨折較前加重,腰椎MRI檢查示:腰1椎體壓縮性骨折(新鮮),予經皮椎體成形術及藥物抗骨質疏鬆治療後腰痛明顯減輕、翻身、起坐活動改善而出院。

误诊!又是误诊!误诊背后的慧眼
误诊!又是误诊!误诊背后的慧眼误诊!又是误诊!误诊背后的慧眼

市第一醫院骨傷科邱麗紅主任醫師指出,骨質疏鬆症患者常在輕微外力作用下出現胸腰椎體骨折,因此患者常常沒有意識到,常自以為“腰扭傷”、“腰部勞損”等;而接診醫生特別是基層醫生也缺乏認識,只檢查下腰段,未檢查胸腰段,治療上也不夠規範,忽略了骨質疏鬆的治療。她建議:老年人輕微外力或日常勞動導致腰痛,切不可掉以輕心,最好到正規醫院找專科醫生檢查。接診醫生要意識到患者可能骨質疏鬆性椎體骨折,攝片檢查不能只拍攝下腰段,一定要拍攝全腰段或胸腰段,才不易漏診,治療骨折同時一定要同時治療骨質疏鬆。

監 制:邱永榮

文 字:嚴先藍

圖 片:嚴先藍

編 輯:謝遠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