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區石林鎮東馬村的常佔東 自掏腰包為村民修路、硬化廣場……

【鶴壁新聞網訊-鶴報融媒體記者 李瑞輝】“要說佔東,這些年他真沒少給我們東馬村辦實事。村裡的路是他擴修的,路燈是他更換的,文藝大舞臺前的廣場是他硬化的。平時誰家有啥事需要幫忙他都很上心,這樣的人當村委會主任,大家都擁護。”4月10日,山城區石林鎮東馬村的村民常東昇反映,他想誇誇村裡的老好人、村委會主任常佔東。

自掏腰包為村民辦實事

“你來看看俺村的文藝大舞臺,有400多平方米。文藝大舞臺前的廣場邊還安裝了很多健身器材,單槓、雙槓、扭腰器等樣樣都有。”當日下午,常東昇帶領記者在東馬村參觀時介紹。

常東昇說,2016年以前村裡沒有像樣的活動場地,晚上大家都是在河溝旁的空地上跳廣場舞。那裡雖然地方夠大,但地面坑窪不平,還有磚瓦碎塊。

常佔東得知這一情況後,就聯繫了石林鎮文化部門的工作人員,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最終籌資9萬多元建成了村裡的文藝大舞臺。另外,將臺前的空地硬化成水泥地面,在旁邊安裝了健身器材,如今這裡已成為村民最愛去的休閒娛樂場所。

據介紹,常佔東又自掏腰包6萬元為村裡擴修1000多米道路,把原來的2米多寬的水泥路擴修成如今的8米寬的道路;全村40多盞路燈經過檢修、換新,都能正常使用。

“村裡的老路又窄又破,修好之後兩輛車對向通過都沒問題。路燈、電線也都換成了新的,村民們晚上出門再也不用摸黑兒。”常東昇對村裡的變化看在眼裡、感激在心裡,他和其他村民多次向常佔東道謝。常佔東卻說,這都是小事,他是土生土長的東馬村人,為村裡做點兒事是應該的,讓大家別當回事。

2018年6月,村民張雲(化名)的女兒因膽結石術後感染而誘發了急性膽管炎和急性腎衰竭,但沒有錢醫治。常佔東瞭解這一情況後第一時間送去了1萬元,隨後又在村裡發起募捐,短短兩天時間籌集到3萬餘元。有了這筆救命錢,張雲的女兒在醫院經過幾個月的治療最終康復。

“類似的事還有很多,俺村裡隨便拉個人問問,都能說出來一兩件受佔東幫助過的事。所以,去年村“兩委”換屆選舉時,全村人都推選他當村委會主任。”常東昇說,熱心腸的佔東在東馬村威望很高。

當上村幹部,髒活兒累活兒搶著幹

2018年6月,常佔東上任東馬村的村委會主任。從那時起,經常跑運輸的他在村子裡住的時間更長了。

“在俺看來,他都不像村委會主任,啥時候都沒官架子,反倒是幹活兒比誰都勤快。”常東昇說,誰家水管壞了、婆媳吵架了……都愛找佔東幫忙,他總是二話不說就去做工作,直到問題妥善解決。

村裡打掃衛生時,常佔東經常身先士卒,髒活兒累活兒搶著幹。有時路過田間地頭看見老人在幹農活兒,他還會上前幫忙。

談起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常東昇說,2018年夏天,一場大雨過後東馬村的排水管道被雜物堵塞,雨水倒流進道路兩邊的村民家中。常佔東脫下鞋子就跳到排水管道旁,下手撈起塑料袋、枯葉等,最後把管道疏通了。

他上來時衣服都溼透了,身上散發著難聞的氣味。在常佔東的帶動下,村民們紛紛動手清理自家門口的排水管道。

常佔東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一有空就喜歡在村裡轉悠,看看哪個路段不平該修整了,或者誰家有事需要幫忙“兩天不回村裡心裡不踏實,總怕誰有事找我聯繫不上,耽誤了事。”常佔東說。

知恩圖報,致富不忘鄉親

常佔東44歲了,從事運輸業已有20多個年頭兒,“其實我做這些事兒沒啥可誇的,就是覺著自己的日子寬裕了,也想帶著鄉親們一塊兒過好日子,畢竟當年大家對我幫助不小”。

常佔東至今仍記得一二十年前他的運輸車隊剛組建時的情形,當時資金短缺,村民們主動借錢給他,之後的一兩年內沒有人催債。直到幾年後車隊生意好轉,才陸續還清了借款。常佔東說,村民借給他的不僅是金錢還有信任,畢竟當年大家都不富裕,農村家庭積攢一兩萬元存款並不容易。

“我從小就是在東馬村長大的,街坊鄰居都親近得跟一家人似的。現在村裡的大爺大娘有事找我幫忙,我哪會看著不管?”常東昇說,他如今所做的一切不僅是出於知恩圖報,還有著自己對村子的深沉感情。

總值班:李宏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