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市場第一季度票房下滑,《復聯4》火爆能成為票房救星嗎?

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影市場出現了票房下滑的趨勢,中國內地的總票房為186.16億,與去年同期破紀錄的202.18億相比少了16億。單月票房除2月份比去年上漲了9.5%外,在1月和3月票房跌幅都達到了20%以上,這個跌幅可以說是非常大了。

中國電影市場第一季度票房下滑,《復聯4》火爆能成為票房救星嗎?

這十幾年中國電影市場整體都是呈現“野蠻生長”的上升趨勢,其中2018年超越了600億大關。而2019年第一季度的票房下滑到底是暫時的震盪盤整還是到了市場拐點,大家各有各的觀點。只能到了年底再去做分析。如果單純從第一季度的成績而言,超越2018年的609億壓力還是很大的,或許需要更多“爆款”來刺激有點萎靡的市場才行。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2019年的賀歲檔電影整體質量一般,除了一個《流浪地球》其他幾部賀歲檔都業績平平,沒有出現前幾年幾部大片競爭的繁榮局面,而是《流浪地球》一枝獨秀。

《流浪地球》的成功具備偶然性,就像是《戰狼2》一樣。而且作為只能在國內收穫票房成績的電影,這種投資過三億的電影風險很大,作為電影工業體系裡的“重武器”很難被人模仿和普及。

當然也有樂觀的人認為這是一種良性的市場狀態,畢竟像《流浪地球》這種本土科幻電影第一次在中國大陸取得高票房對整個影視產業而言也是一種題材的補充和信心的提振。

中國電影市場第一季度票房下滑,《復聯4》火爆能成為票房救星嗎?

除了《流浪地球》之外這一年中國電影市場題材豐富了很多,不再是“西遊”和“喜劇”為王的時代。像小成本的《無名之輩》以及臺灣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都取得很高的票房成績,堪稱“黑馬”。還有追光動畫的《白蛇緣起》在創始人王微放棄了創作主導權之後第一次從票房上盈利,也給動畫電影帶來了希望,而第六代導演王小帥的《地久天長》和婁燁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的票房都破了他們自己的紀錄,雖然不高,但是從文藝電影的角度而言是一種很好的趨勢。這種現實主義的文藝電影能夠得到市場的認可對於一個電影市場而言確實是一個“利好”。

中國電影市場第一季度票房下滑,《復聯4》火爆能成為票房救星嗎?

另外一方面加上市場票補行為的減少,這也是導致票房下滑的原因之一,之前常見的9.9元、19.9元的優惠票在市場上越來越少。

從社會角度而言,跟年輕職業白領的超負荷工作時間有關,之前網絡上程序員自發的“996.ICU”計劃得到了很多人的呼應,如果一個社會年輕人普遍被996工作制所束縛,那對電影市場真的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工作這麼累誰還有心情和時間走進電影院呢?

中國電影雖然已經開始“百花齊放”的苗頭,但是也出現了商業大片“領頭羊”匱乏的跡象,導致形成不了集中的市場熱度。而這個熱度可能還需要好萊塢的同志“搞搞新意思”。目前來看DC是暫時指望不上了,無論是《海王》還是《沙贊》都成績一般;卡梅隆的嘔心瀝血的CG鉅製《阿麗塔》也是成績一般,甚至還不如臺灣的催淚大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而派拉蒙的老IP《大黃蜂》缺乏新意,這個IP基本已經失去了市場。

中國電影市場第一季度票房下滑,《復聯4》火爆能成為票房救星嗎?

而最大的希望就要看漫威了,漫威在中國除了“復聯天團”之外,其他的都一般,遠沒有海外這麼火爆,其中《死侍2》只取得了2億多的票房,而在海外火爆的《驚奇隊長》也是剛剛過十億。基本上好萊塢幾個大片在中國遇到了一個“十億”天花板的魔咒,這就是水土不服,文化差異的原因導致的,而這也是中國本土電影的優勢所在。

而唯一的“破界者”就是“復聯天團”,2012年的《復聯1》票房高達5億,2015年的《復聯2》票房14億多,2018年的《復聯3》票房則接近24億,這個系列基本上以每部10億級別增長速度在中國大陸迅速生產。

中國電影市場第一季度票房下滑,《復聯4》火爆能成為票房救星嗎?

漫威的市場思路基本上走的就是純粹的“東亞娛樂圈”的進化過程:“天團組隊”外加“粉絲培養計劃”。這和近十年以來韓國、中國的娛樂圈造星模式像極了。一個偶像的“人設”很難滿足粉絲的多口味,而組團則具備了立體式洗腦轟炸的視覺效果。而這種模式下培養出來的“漫威粉絲”無論行為還是氣質都和娛樂圈培養出來的粉絲差別不大:忠誠度高,行為狂熱。

這種用娛樂圈打造“偶像”的模式打造的超級電影IP可以說是威力無窮,而且更長久。明星偶像帶不來高票房,但是電影“偶像”不但粉絲忠誠度還可以帶來高票房。

中國電影市場第一季度票房下滑,《復聯4》火爆能成為票房救星嗎?

漫威在中國經過漫長的“粉絲培養計劃”取得了良好的收益,伴隨著90後甚至00後成為電影消費的主力軍,這種粉絲會越來越多。伴隨著中國大陸粉絲的迅速擴張,漫威也越來越重視大陸市場,《復聯4》甚至要比北美市場北美兩日上映!

這就是市場決定態度的最好表現。

隨著《復聯4》上映日期日漸臨近,票房預售也於今天開啟了,據媒體報道當天臺灣開啟預售時網站直接宕機,而在大陸各大影院紛紛推出300元的“皇帝座”,我有個朋友在廣東零點包場做的觀影團結果還被其他觀眾投訴到電影院買不到票。而上海一開始預售基本都是“秒殺”,無論多貴直接滿場。這部電影可以說引爆了有點寒冷的中國電影票房市場。

如果按照這個趨勢,《復聯4》在中國大陸可能要獲得40億以上的票房成績,甚至超越《戰狼2》也不是沒有可能。

中國電影市場第一季度票房下滑,《復聯4》火爆能成為票房救星嗎?

《復聯4》的火爆對中國電影市場來說有喜有悲,喜的是帶動了電影大盤,讓觀眾開始走進了電影院,光靠文藝電影是不可能帶來大的市場的,這個全球都一樣,歐洲文藝電影市場也是如此。

對於這種商業電影“偶像化”的趨勢目前是中國電影市場上或缺的,中國的電影公司都在談“IP”,但是真正在培育“IP”的時候卻往往缺乏長遠眼光,沒有形成聚合效應,單一IP很難成勢,這就是中國和好萊塢的區別吧。

隨著《復聯4》在中國的火爆,引發觀影狂潮,這也為下滑的中國電影市場帶來了一針強心劑,希望2019年中國電影能夠繼續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