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和寧夏的秦腔為什麼不去陝西演出?

萌萌小笑笑


秦,陝西省的簡稱,從戲曲的名字來看秦腔肯定和陝西有很大的關係,陝西省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這裡埋葬著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和炎帝,也是具有八百年江山社稷的周王朝之龍興之地。由此可見秦腔是最古老的一種戲曲,隨著西北風飄蕩在西北五省。我記得有人說過秦腔是戲曲的爺爺,很多的戲曲都是從秦腔演變而成的。有人說秦腔近幾年低迷,我認為低迷的不僅僅是秦腔,隨著流行歌曲的到來,佔據了大多數戲曲的市場。以前文化娛樂比較單一,電影都不是多見,人們在選擇上就有了侷限性,所以大多數人都看戲曲,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我國已經融入到了世界這個大家庭裡面了,多種娛樂項目衝擊著秦腔的市場,現在看秦腔的大多數都是老年人,七零後看秦腔的人也不多,八零後九零後更不要說了。所以秦腔的市場份額逐步減少,秦腔生存的生態環境肯定也在逐年萎縮。隨著時間腳步的前進,喜歡看秦腔的觀眾就會逐年減少,相對來說秦腔演員的待遇也會降低,年輕人就缺乏了學習秦腔的積極性。

有一句歌詞唱的好“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人愛吼秦腔,一碗幹撈麵喜氣洋洋,不調辣子嘟嘟囔囔”這其實就是關中人的真實寫照,其實真正愛看秦腔的是西府人(寶雞,咸陽地區的人),東府人(渭南人)沒有西府人對秦腔那麼迷戀,陝北人愛看秦腔的人少,他們愛看一種戲曲叫陝北道情,陝北宜川縣唱的是蒲劇,洛川、黃陵、富縣人和渭南人一樣和秦腔有感情基礎的。

我是陝西洛川縣人,洛川縣地處陝北和關中的鏈接地帶,靠近渭南市的白水縣,所以風俗和白水差不多,老年人對秦腔比較痴迷,每年前季鄉村裡的廟會很多,可以說基本上都可以一場連一場,你家完了他家登場,這樣對秦腔的市場貢獻很大,但是唯一不足之處就是這些廟會都是附近農民自發組織的,金錢相對少,請不起西安的大劇團,都是附近的小劇團,洛川人把這種劇團叫“加戲”。

甘肅相比於陝西,經濟相對落後一點,所以受到別的娛樂項目的衝擊比較小,秦腔的生存環境就能好一點,他們的演出市場就好一些,有很多的陝西秦腔演員就去甘肅發展,秦腔人才可以相互交流學習。秦腔這個古老的戲曲,自身上也應該緊跟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創新,多方尋找自己的市場,我想秦腔的未來一定會發展的更好。

陝西省這些年來對秦腔的傳承比較重視,這方面的人才相對就多,再加上陝西人認為陝西人唱秦腔唱的地道。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這些年很重視秦腔人才的培養,陝西電視臺也推出了好幾個表演秦腔的板塊,最有名的就是“戲迷大叫板”還有“尋找王寶釧”都能得到戲迷朋友們的喜愛。因此上甘肅秦腔團來陝西演出沒有人文環境就缺少市場,沒有了演出市場甘肅的秦腔團自然而然的就不會去陝西演出。


洛川文學


  • 一說起秦腔,大家首先想起的是陝西,但是從近年來看,陝西秦腔生存的生態環境在逐步惡化,具體表現在觀眾流失嚴重、劇目儲備欠缺、演出市場萎靡。以關中平原為例,除了寶雞地區依然有很高的市場外,其他地區的秦腔演出市場逐年降低。

  • 這種現象的出現,一方面是經濟社會城鎮化發展的必然結構,一方面也反應吃陝西秦腔生存能力的減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陝西秦腔儲備了大量的人才,這些人才為了生存開始努力的尋找演出市場,因此上就出現了“陝西出戲甘肅養戲”的現象。

  • 相比於陝西秦腔的生存環境,甘肅和寧夏的秦腔在本土確實是如火如荼,演出市場火爆,應接不暇,其市場容量足以容納各種團體的演出需求,其經濟效益促使陝西秦腔常年遊走於甘肅和寧夏,在市場競爭中求的立足。

  • 在經歷了體制改革後的秦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需求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甘肅和寧夏的秦腔在本土本身就有非常優越的生態環境可以生存。在市場化的導向下,一個劇團想要生存,就得不斷的創造需求,適應市場,精細化推動。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在傳統文化相對低迷的大環境下,近年來甘肅和寧夏的秦腔市場卻蓬勃發展,其群眾基礎和劇目儲備和演員技能是於陝西大相徑庭。


對於一個劇團來說,生存是首要任務,在市場化的運用過程中,首先需要的是其要有生存的土壤,這種生存土壤已經缺乏必要的氧分,在很多地方,秦腔已經失去了其生存的基礎,具體表現在群眾基礎薄弱,演出市場收縮,演員地位低下等。

因此上,在追求生存和經濟效益的大環境下說,甘肅和寧夏的秦腔自然而然的就不會去陝西演出。因為陝西的演出份額連本土的劇團都容納不了,就更不可能容納外來的演出團體,來分割那本身就很小的市場分額。


秦腔鬚生


其實原因很簡單:

陝西沒有秦腔的群眾基礎。

陝西人在喪宴唱秦腔,甘肅人在廟會唱秦腔。

秦發源地甘肅,陝西不過是當年東出最先征服的地方。

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後,豐鎬(西安)被犬戎殺得片甲不留。

秦國發源地在甘肅天水,秦公墓在甘肅隴南禮縣大堡子山。

秦攻破豐鎬(西安),趕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陽。

秦準確說是滅七國,還有當時殺死周幽王後,佔據陝西西安(豐鎬)的犬戎一國。

只不過當時佔據陝西的並不是漢人,而是殺死周幽王這些漢人敗類的遊牧部落犬戎。

秦武公滅陝西的時候更快。

這也是為什麼西安人早已不會唱秦腔,頂多喪宴上出現一下的原因。

有些人提到了寶雞地區。

“隴縣古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坡而得名”,寶雞西府話與西安關中話完全不一樣。 寶雞話更接近甘肅隴東慶陽平涼話。或者說寶雞講甘肅隴東話,不講陝西西安關中話。

寶雞人愛吃西北漿水面,西安人愛喝中原河南胡辣湯。

本來就應該陝北劃歸寧夏;漢中劃歸四川;西安關中劃歸中原河南;寶雞劃歸西北甘肅隴東。


用戶67724358697


陝西是秦腔的發源地。秦腔劇種形成後,逐步向西北幾個省區發展。在西北五個省區,秦腔是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他們喜歡秦腔,愛聽秦腔。秦腔高康激昂,很適合西北人民。過去有許多老少爺門都能喉上幾句秦腔。幾個省區的秦腔劇團也經常互相走動交流,湧現出很多的秦腔演員。說甘肅,寧夏的秦腔劇團不去陝西是不確切的。



雲145254577


陝西秦腔的專業劇院多, 在全國也有名。像百年易俗社、百年三意社、還有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陝西省藝校等,這些專業劇院培養了大批秦腔人才。甘肅和寧夏秦腔劇團好多演員都是陝西這邊培養出來的,他們在甘肅和寧夏確實出名,也贏得了戲迷的認可。但要組織來陝西演出還有些難度,況且當今陝西秦腔演出市場很不景氣,陝西當地劇團都沒多少演出,甘肅和寧夏劇團當然就很難來陝西演出了。


白鹿放歌


陝西電視臺曾經的臺標是3個Q,寓意三秦大地,顧名思義秦腔也就是三秦大地上飄揚的腔調,說明陝西是秦腔的土壤、發源地,也造就了陝西的秦腔水平高,群眾基礎雄厚,名角名票多的特點。陝西在秦腔界的地位,等同於武林界的少林寺,如果點蒼派,崆峒派要是主動到少林寺去搞武術交流研討,未免有班門弄斧之嫌。


快樂豬0077


情況不詳不敢妄加評論。


琴棋書畫129712171


誰說的?甘肅西和劇團常期在陝西演出,很火的。


夢魘10497440


我是蘭州人,我媽是唱秦腔的,我爸也會唱,我媽還上過好多戲臺呢。可是我卻是一句都聽不懂,😄。這幾年鎮子裡農民全被土地逼走了,隨著老人走的多,縣裡每年辦的秦腔會,都沒人看了。不是忙,就是聽不懂。


廬山升龍霸612


秦腔出之陝西,看秦腔的觀眾出在甘肅,因為秦腔的聲調、樂器,和他們的生活環境很符合,所以,深受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