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到底有多聰明?張良的一個智慧讓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

夏目歷史君


說起張良的聰明,大家最津津樂道的,應該就是他的這兩件事情:一是在鴻門宴上與范增的明爭暗鬥,用計讓劉邦順利逃脫;二是當韓信派人找劉邦索要假齊王時,阻止了劉邦的怒火。

從這兩點來看,張良確實聰明,但也僅僅只是小聰明,張良真正的智慧,或者說他對劉邦帶來的真正價值,顯然不僅於此。

事實上,張良之所以能夠在劉邦集團中獲得當之無愧的第一謀士地位,是因為他給劉邦規劃了這樣一件事情,而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劉邦才得以能夠快速獲取最後的勝利,這也才有了後來大漢四百年的天下。

張良所做的這件事情,就是幫助劉邦擬定出打敗項羽的戰略規劃。當時,在彭城之戰後,劉邦被項羽打得幾乎全軍覆沒,以至於各路諸侯王又望風轉舵,紛紛背漢向楚,劉邦為了能夠逃命,直接丟下老父親、妻子、兒女,只帶張良籌數十騎狼狽出逃,在這種背景下,劉邦幾乎是萬念俱灰,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此時的劉邦,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才能打敗項羽這樣的神級對手。這時候,張良果斷給劉邦做出新的戰略規劃,總而言之,既然現在咱們根本無力和項羽爭奪六國之地,那還不如讓其他的人來和項羽爭奪,如果他們能夠崛起於六國故地,項羽的地盤,自然會被壓縮,到時候大家再一起群毆項羽,他自然是必敗無疑。

於是,張良便向劉邦舉薦了韓信、彭越和英布三人,讓劉邦全力支持他們三人去開闢第二戰場。而事實也證明,張良的的這條戰略規劃非常正確。

因為,很快韓信就在第二戰場上勢如破竹,先後平定魏、代、趙、燕等地;而英布也在劉邦的支持下,迅速發展壯大,並在淮南攪得天翻地覆;彭越則在項羽的後方奪得二十多個城邑,並繳獲穀物十多萬斛,讓項羽的後勤頻繁出現狀況。

當然,也正因為韓信、彭越、英布的發展速度實在太快,尤其是韓信崛起的速度,實在快到驚人,僅僅不到一年時間幾乎就成為僅次於項羽和劉邦的軍事集團。如果再這樣下去,韓信隨時可能失控。而彭越、英布本就是自己拉起的隊伍,一旦有機會,他們也可能失控。



在這種背景下,劉邦對張良的戰略規劃,開始產生懷疑。因為按照這種狀況發展下去,雖然最後能夠把項羽這隻猛虎打敗,但帶來的結果卻是,韓信、彭越、英布這群豺狼崛起,最後他們搞不好會成為第二個項羽,甚至是比項羽更可怕的對手。

這時候,酈食其就建議劉邦改變戰略。總而言之,與其培養英布、彭越、韓信這種如狼似虎、野心勃勃的人物,那還不如把六國故地分封給六國的後人,讓他們佔據六國故地,這樣他們崛起後,同樣可以壓縮項羽的地盤,最後大家也可以一起群毆項羽。

並且,因為六國後人,大都是一些平庸無能之輩,沒有過硬的本事和足夠的威望,他們想發展起來,只能完全依靠劉邦的扶持,所以他們自然缺乏與劉邦相抗衡的資本。這樣等到擊敗項羽後,劉邦再來收拾他們,顯然要容易太多。

酈食其的這條建議,正好解決了劉邦心中一直以來的擔憂,所以他自然覺得酈食其的戰略規劃要更勝張良一籌,所以劉邦決定採納酈食其的建議。而當這個消息傳到張良耳朵裡後,張良馬上就飛奔過來面見劉邦,要求劉邦馬上中止實施酈食其的計策,因為這就是傳說中的亡國之計。



張良當時向劉邦陳述了七條理由,而其中最核心的一條就是:雖然說,如果扶持韓信、彭越、英布發展壯大,等他們崛起後,必然會對劉邦造成很大的威脅。但問題是,如果不是韓信、彭越、英布這種如狼似虎,有能力有野心的人物,又有誰敢和項羽這種大佬正面對抗呢?

當時的天下,並不是誰都有膽子敢去和項羽爭奪地盤,如果隨便拉出個六國後人,就敢和項羽叫囂,敢去搶奪項羽的地盤,那趙王歇、陳餘、魏王豹等人,好歹也算是一時豪傑,他們完全可以把項羽打得在關東無立足之地,又何必勞煩彭越、韓信和英布呢?

事實上,如果劉邦真把六國故地分封給那些能力資質平庸的六國後人,他們中真有人敢去和項羽口中虎口奪食嗎?恐怕最後的結果是,面對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他們轉頭就集體投靠項羽,到時劉邦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更要命的是,如果說憑韓信為劉邦所立下的這份天大功勞,最後所獲得的權力和地位,還不如那些什麼事也沒幹的六國後人,那以後誰還敢替劉邦賣命。

因為,韓信這麼大功勞,彭越、英布也都是戰功赫赫,最後卻什麼都沒撈到,那曹參、周勃灌嬰、樊噲等人,豈不是連湯都沒得喝?在這種背景下,大家會怎麼想、會怎麼做?還會有積極性嗎?

劉邦聽完張良的分析後,立馬明白這其中的核心關鍵。雖然說,張良所擬定的戰略規裡劃存在很大的缺陷,但至少可以補救。但酈食基的戰略規劃,會直接將劉邦帶向滅亡的境地。在這種背景下,劉邦果斷再次選擇按照張良的戰略規劃來執行,而一年後,劉邦帶著韓信、彭越和英布,以十面埋伏包圍項羽,最終逼得項羽自刎烏江。

劉邦在登基後,評價張良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確實乃發自肺腑的佩服之言!


我是趙帥鍋


張良的聰明在於懂得自保,他深懂帝王之術,有帝師之稱。張良看人極其的準,劉邦正是在他的謀劃下,一步一步地成就了一番帝王霸業的。

你看在劉邦和項羽楚漢爭霸的時候,經過彭城之戰,劉邦被項羽打了一個大敗,一夜之間,劉邦似乎回到瞭解放前。可以說此刻的劉邦,真的走到了人生的低谷時期。

這時候是張良給劉邦分析了一下,當時天下的形勢。也算是鼓舞劉邦的雄心,為劉邦打打氣吧。

他告訴劉邦,你捲土重來,再和項羽痛痛快快的爭個高低。千萬不要放棄,因為你還是有機會的,但是,我說的你有機會,是必須要爭取三個人的幫助,這三個人就是韓信,彭越和英布。

韓信和彭越好爭取,他們兩個本來就是劉邦的左膀右臂,關鍵是英布,他可是項羽帳下第一猛將呀。

張良告訴劉邦,英布其實和項羽已經有隔閡了,你看項羽去齊地打仗,英布沒有去,項羽對他很不滿。

現在的英布也是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和項羽決裂?

只要我們抓住這個機會,去離間英布和項羽的關係,爭取英布這件事,十有八九是可以成功的。

劉邦手下的說客,隨何表示願意去說服項羽,結果這件事還真的是被隨何給幹成了。英布表示和項羽決裂,加入劉邦集團。

最終劉邦打敗項羽,就是因為韓信發動的垓下之戰,聯合了英布和彭越的軍隊。

張良是在鴻門宴不久後,韓信帶領劉邦殺出漢中之後,開始加入到劉邦集團,成了劉邦集團的一個核心成員的。

在和劉邦相處的過程中,張良對劉邦這個人是瞭如指掌的。

張良知道劉邦可共患難,不可共享福。

所以,劉邦當了皇帝之後,他就主動選擇了退隱江湖。對於他來說,作為有功之臣,只有不問政事,只有不張揚,才會不被劉邦所猜忌。

只有不被劉邦猜忌,才有可能免遭橫來之禍,才能安享晚年。這就是幾千年來,張良急流勇退,明哲保身被人稱頌的原因。

張良退隱之後,就開始煉丹修道了。

據說他到了後來還羽化成仙,到了太上老君的身邊。

張良的後代更是不得了,他們也是學習張良,深受張良的影響。過起了閒雲野鶴的生活,因為張良的後代,也都沉迷於道家,到了張良的第八式孫張道陵時期,他還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的“正一道”,大家所熟知的天師道,就是經過張道陵,張衡和張魯祖孫三代而創立的。他們這個道家,在中國曆經兩千年而不衰。在中國能和他們張家道家相比的也只有孔子的儒家之道了。


漢史趣聞


與蕭何、韓信並稱為“漢初三傑”的張良,可謂是婦孺皆知,但卻不知其博學多識的背後,是受與半人半仙鬼谷子齊名的下邳神人所賜。

張良能有多聰明?——師從黃石公!

秦末漢初,群雄又起,紛紛揭竿欲滅秦而救天下,而張良卻獨得秦末漢初五大隱士之一的黃石公傳授“天書”,輔佐劉邦而奪天下。

既然黃石公如此厲害,為何不親自出馬輔佐有才之人一統天下而使自己名功成名就呢?

黃石公處於秦末漢初之人,約前292年-前195年。據說其父是秦始皇父親時期朝廷重臣。

莊襄王死後秦始皇鞭笞天下,統一四海,建立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人稱大秦帝國。

始皇結束了戰國紛爭,讓百姓遠離戰火硝煙,卻也讓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專制獨行,橫賦暴斂,阿房宮一建,各種苛捐雜稅隨之而來,又要修長城,百姓苦不堪言。

黃石公雖學富五車,但他希望自己滿腹經綸能用在造福百姓之上,而並非讓秦始皇利用來壓榨百姓。於是駕車離去,永久歸隱。


在秦朝統治時期,民間再無此人,清心寡慾,隱沒江湖。“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黃石公亦如此。

學富五車卻苦於無明君,空有才華而無施展之地。於是將自己所有的見識全部注於書中,尋覓有才之人傳授自己一生的智慧。

到了陳勝吳廣起義,眾人士崛起討伐秦時,黃石公已經非常老了,耄耋之年時才見後輩雄起,自己已經無力再陪這些年輕的後輩南征北戰。

滅秦救天下,只能將書傳授後人,所以在秦末群雄割據之時並未重出江湖,而是依舊一直隱居東海下邳,尋覓奇才之人,將“天書”傳授。

黃石公尋覓奇才是必然,但張良遇石黃公卻是偶然。張良刺殺秦始皇不果路逃亡到下邳,過著躲藏的生活。大仇未報,張良每日寢食難安,日夜嘆息。

一日,於下邳橋上偶遇黃石公,為其拾履,後通過考驗而被黃石公傳授《素書》。

此書集儒學,法學,用兵,與人交往等眾多思想集於一體,以道家思想為核心貫穿全書。

治國安邦,為人處事,借事物之力輔助自己的各種智慧都在此書有所體現,民間素有天書之說。

張良受教,苦研此書,終得其法,運籌帷幄而決勝千里。 知己知彼,有洞隱燭微之能,得此書之精髓而輔佐高祖一統天下。

但每一位帝王的通病就是疑心過重,劉邦自然也逃脫不過此性格的束縛。

漢朝建立後,功臣陸陸續續被殺掉,燕王臧荼、盧綰、趙王張耳、彭越、韓信等人無一倖免。

劉邦戰時委予他們重任,安時則封殺,這就是所謂的可患難,卻不可共福,張良早就看出了這一點,明哲保身,便退隱江湖。

那麼退出了政治舞臺的張良無權無勢,是如何使其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的呢?

張良並非有帶兵打仗之軍事才能,但知人善用,這是他的強項。離開了朝廷,張良不從事農桑,不從商卻從道。

張良深受他的老師黃石公的影響,清心寡慾,退隱江湖,一心追求黃老之術,欲求得正果,得道成仙。

張良前半生在政治上風生雲起,因為劉邦出謀劃策而名揚天下,更得“天書”精髓,在政治上有深遠影響。

劉邦評價張良曰:“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說明此人足智多謀,必定有遠見。

張良在政治上也曾赫赫有名,其家族必定有許多成員參政。但因高祖有疑心,必定打壓。

那麼自己的家族必定不能在政治上再次名聲赫赫,就必須另尋謀路。但張良並非適合經商之人,卻得黃石公書精髓,受道家思想影響,便走了這條路。

張良在世之時,其家族堅持研究道家思想的人雖少,但到了其後人張道陵之時,悟出張良的用心良苦,開始著手創立規範的道教。

雖說老子是道家始祖,但只是主張並未真正創建道教。

道教的正式創建於漢末,而張道陵就是道教創始人之一。與葛玄、薩守堅、許旌陽並稱為“四大天師”。

道家思想在漢時就有所發展,漢高祖實行無為而治,而得以在政治上有所應用。


漢之後,道家思想也有陸陸續續發展,我國雖一直以儒家思想為主流,但道家思想對我國思想界的發展也有很大影響。

張道陵創建的道教一直延續發展,張道陵本人名聲在外,究其根源就到了張良身上。

道教發展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道教創始人也一直名揚。張家也就一直沾光,世世代代相傳,張家名聲將會一直流傳。

歷史上使自己名留史冊的人並不少,但要使自己家族發揚光大的人卻寥寥無幾,史上有張良如此遠見的人更是不多。

人最大的智慧在於有遠見,可見張良乃大智大謀之人也。


史之策


諸葛亮曾經這樣評價張良:仰其像不威,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成帝王之師。意思是張良長相不威猛,但是卻能為帝王謀劃,平定天下。史載:張良狀如婦人好女,放到現在就是小鮮肉的長相,但是人不可貌相,張良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輔佐劉邦成就帝業,簡直比大將還威猛。那麼張良有多聰明呢?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張良有一個好的出身,他們家五代相韓,是典型的官宦之家。到張良這一輩,韓被秦所滅,張良散盡家財,招募勇士,發誓要恢復韓之舊境。那麼張良的聰明才智是如何學來的呢?

張良花錢僱傭了一個大力士,在博浪沙偷襲秦始皇,結果擊中了秦始皇車隊的副車,秦始皇大怒,於是全國緝賞張良。張良逃匿於下邳,而下邳和沛縣離得很近。

有一次張良在下邳遊蕩,在橋邊遇到一個老人。這個老人故意將自己的臭鞋丟到橋下,招呼張良去撿。張良本來想揍他,但看他年紀大,於是忍了。誰知道剛把鞋撿上來,那老頭又故意把鞋丟下去,還讓張良撿。

張良忍了,又把鞋撿回來。老頭笑眯眯的對他說:孺子可教,過兩天你還來這裡,我有東西交給你。後來,張良兩次來晚,被這個老頭一頓臭罵。最後一次,張良半夜就起來,終於趕在了這老頭的前面到達。這老頭給張良一本書,張良一看就震驚了,原來這本書是失傳很久的《太公兵法》,張良從此以後認真研讀這本兵書,再出門時,已經不是那個普通的張良了,而送張良書的人是半人半仙的黃石公。後來黃石公還收了一個徒弟,他的名字叫諸葛亮。

張良對劉邦有多重要呢?非常重要,張良幫過劉邦,幫過呂雉,更幫過劉邦之子漢惠帝劉盈,可以說,張良在劉邦稱帝前後是劉邦最重要的謀士。張良善陽謀,陳平善陰謀,兩人一陰一陽,項羽就是再厲害,也抵擋不住。那麼張良這麼厲害,當初是怎麼看上劉邦的呢?

張良曾經多次向別人兜售《太公兵法》的精髓,只有劉邦聽了之後能夠悟出其中的道理,並且隨之實施,於是張良感嘆:這就是天意呀,從此以後,我就輔佐你了。

張良體弱多病,因此不能夠領兵打仗。那麼他是如何幫助劉邦的呢?靠計謀。具體來說就是舉薦人才,增強劉邦的勢力。那麼張良都舉薦過哪些人才呢?

當時劉邦平定三秦之地後,率軍六十萬直撲彭城,一舉攻克了彭城。結果被項羽率領三萬騎兵所擊潰,差點被俘。劉邦想捐出關東之地用來招攬人才共擊項羽,於是向張良獻計,張良給劉邦舉薦了三個人。

一個是英布,英布在劉邦攻擊彭城後,並沒有響應項羽的號召前來助戰,這說明英布對項羽並不完全忠心。於是張良建議劉邦策反英布。

一個是彭越,彭越在滅秦後沒有被項羽封侯,心生怨恨,於是投靠了齊國田橫。在田橫的幫助下,率軍在項羽身後不斷襲擊項羽的運糧隊伍,惹得項羽心煩不已。

一個是韓信,張良建議韓信襲取魏國,然後東進取代、趙等國,對項羽形成包圍之勢力。最後劉邦採納張良的計策,派隨何策反英布,又派人聯絡彭越,封韓信為左丞相,曹參和灌嬰為將,北上開闢第二戰場。

最後,正如張良預料的那樣,在北方韓信相繼攻破了魏、代、趙、齊四國,彭越攻取了梁地,偷襲了項羽後方,而英布則在南方奪回了九江等地,在戰局上徹底包圍了項羽,項羽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撤退。

因此,論破項羽之功,張良功居第一。後來劉邦讓張良在齊國任選兩萬戶作為封地,張良拒絕了,張良說:我和您相遇在留縣,就把我封在留縣吧。於是張良被封為留候,一個封地最小,卻官位甚大的職位。那麼張良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張良看出劉邦為人好猜忌,怕招惹麻煩,因此以退為進,在功成時就選擇隱退,正好自己身體不好,於是就告假劉邦,不參與政事。但是有時不是他想躲避就能躲避的,後來,呂雉為了保住太子之位,又去請教張良。那麼張良如何應對呢?

劉邦喜歡貌美如花的戚夫人,愛屋及烏的也偏愛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劉邦想改立劉如意為太子,呂雉很害怕,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有人給她出主意,讓她去請教張良。

張良一開始一口決絕,不打算幫忙。後來呂雉派呂澤在半路截住張良,強行問計,呂澤告訴張良:換了太子,先生能高枕無憂嗎?張良無奈,給呂澤出了一計,說普天之下劉邦不能徵召來的人才只有四個人,你把這四個人找來輔佐太子,則太子之位無憂。

後來,呂雉派人去請這四人,他們是著名的商山四皓,分別是東園公、綺裡季、夏黃公、甪里先生 。劉邦後來病重,又想廢太子。張良親自去求情都不管用,最後商山四皓共同出面跟隨太子去服侍劉邦,劉邦問太子身後這四人是誰,在得知是商山四皓後大驚,於是喃喃的說道:太子羽翼已豐,大勢已定。隨之,再也沒有廢立太子的打算了。

因此,張良既有輔佐劉邦成立帝業之功,又有安定社稷,穩固太子地位之功。人聰明到這種程度,簡直無人可及。劉邦死後,張良請退,跟隨赤松子雲遊,日習辟穀之術,修仙練道去了。而張良學道這一舉動,惠及了他的子孫。為什麼這樣說呢?

張良的第八世孫張道陵也學習道教,並且開宗立派,創立了正一道,成為一代宗師。其後代張魯繼而開創五斗米教,在漢中傳教安民,威震一方。可以說,張良的思想,通過他的子孫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一直流芳至今。試問,從古到今,能做到這種境界的能有幾人呢?


每日趣評


劉邦從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能夠做到開國君王,是離不開三個人的,這三個人就是張良、韓信、蕭何。張良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韓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蕭何治理國家,後勤保障。而這三人中,只有張良做到了功成名就,急流勇退。



張良本是韓國貴族,因國家被秦國所滅,所以一直想要報國恨家滅之仇,於是找大力士埋伏在秦始皇東巡的路上,但因秦始皇提前預備,未能殺死,張良也在混亂中逃走了,後秦始皇追查兇手,也是了無行蹤。從這裡也可看出張良的冷靜睿智。


之後張良“圯上敬履”,得黃石公贈送《太公兵法》,成為一個足智多謀的謀士,後跟隨劉邦為其出謀劃策。而張良一生為劉邦成就帝業,主要有十大貢獻,因已有人總結,這裡就不一一敘述了。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張良深知這個道理,在幫助劉邦成就帝業後選擇急流勇退,從此稱病不上朝,得已保全自身,從這裡也可看出張良的聰明之處,是一個真正的智者。後人也尊稱其為“謀聖”。之後據說跟隨赤松子閒雲野鶴,周遊世間,從此神龍見首不見尾。



而據《漢天師世家》記載,良生不疑,不疑生高,高生通,通生無妄,無妄生里仁,里仁生皓,皓生綱,綱生大順,大順生道陵。天師道的創始人張道陵便是張良的八世孫。

而張天師家族是僅次於孔子家族的第二大家族,至今已傳承2000多年,現已傳至第65代。和孔子世家有“南張北孔”之說。


一傾風月半盞流年


張良的聰明不是沒有道理的

首先,張良出身於韓國貴族世家,父親與祖父皆是韓相,一起五世相韓。說明張良所受的教育程度高,眼界廣;



其次,張良本事高。圯上,張良碰到一生的貴人黃石公。兩人折折騰騰,最終黃石公傳授他一本兵書《太公兵法》。張良又是熟讀,外知天下事,內有韜略,是位強悍的帝師。這就是張良。

最後,張良經歷豐富。張良跟昔日的韓非一樣忠於韓國。所以,為此張良曾設計在博浪沙伏擊秦始皇,雖失敗,但仍不改復韓夢。當然,這也註定張良坎坷。所以,張良始終和劉邦的關係若即若離。到項羽殺了韓王成,復韓夢徹底破滅,張良才正式加入劉邦。之後,獻上重大戰略——下邑奇謀。



後來,劉邦更是大讚張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司馬遷評價說:

高祖離困者數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豈可 謂非天乎

總結起來,張良是一個出身高,本事大,經歷又頗為豐富的這麼一個帝王謀士。

所以,張良才在人生關鍵的路口做出了最聰明的選擇

論功行賞時,劉邦對張良說了六個字:

自擇齊三萬戶

要知道蕭何才二萬戶。

但張良卻是謝絕了,只向劉邦討要了“留”這個地方,因為這裡是劉邦和張良第一次碰面的地方。其他的,別無所求。



由此,張良成了留侯。

能夠在金山銀山榮華富貴前,不變色,這才是智慧。之後張良悄然離去,從帝師轉為帝賓。從前臺轉為幕後,直到淡出。

我認為這一點最能體現張良的聰明。而家族輝煌與否,壓根不和張良有關。富不過三代,說明還和子孫相聯

張良第十世子孫叫張道陵(公元34—156)。這是位牛人,張道陵是天師道的創始人。天師道又名正一道。佛家是外來文化,而道家則是本土文化誕生的。



自然而然,張家輝煌了一千多年。

之所以張道陵尚黃老之術,這跟他爹張大順有關。他也好神仙之術,並自號桐柏真人。張道陵的陵字也是寄託了張大順對他的殷切希望——登陵成仙。

為什麼張大順也好黃老?張良隱退後,便迷戀上黃老之學,摒棄人間雜事,不服人間煙火,專心修道。

所以,才會生有張道陵。

綜上所述,張良最聰明的一舉是功成身退,隱退後迷戀黃老之學,深遠地影響著家族,由於張良十世孫張道陵的緣故,讓整個家族持續輝煌了一千多年。


史小二記


他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是中國古代鮮有的智者,或者說神人。他功勞卓著,皇帝對他言聽計從,但他功成名就之後,不留戀權力,急流勇退,得以保全。他更是痴迷黃老之道,他的一個智慧,讓自己的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甚至至今還是一個受人尊崇的千年家族。那麼,他到底是誰,他到底憑什麼讓自己的家族世代輝煌呢?

他就是張良,戰國晚期韓國都城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人,秦末漢初傑出的謀士、大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他是漢高祖劉邦的最重要的謀士,他幫助劉邦率軍一路兵不血刃,率先攻入秦朝都城咸陽。他出謀劃策,使劉邦在危險重重的鴻門宴得以脫身。 後來,他又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幫助呂后扶持劉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為留侯。

此時,他是漢朝的王侯,功成名就,但張良自請告退,摒棄人間萬事,崇信黃老之學,專心修道,想要得道成仙。公元前186年,張良病逝,諡號文成侯。雖然說張良病逝了,但他真正的傳奇,才剛剛開始。



據《仙傳抬遺》記載,張良曾遇黃石公授書,讀後便能應機權變,輔佐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張良還以此修之於身,能煉氣絕粒,輕身羽化。與綺裡季、東園公、夏黃公,為雲霞之交。後解形於世,葬龍首原。赤眉軍起義,有人發其墓,但見黃石枕,化而飛去,不見其屍形衣冠,得《素書》一篇及《兵略》數章。這段記載很簡單就是說張良死後,羽化成仙了。

傳張良登仙后,成為了太玄童子,常跟著太上老君在太清之中修道,其八世孫張道陵亦得道。張良的八世孫張道陵七歲即能通道德經及河洛圖諱之書,皆極其奧。據傳他跟太上老君學道,創立了正一盟威道,簡稱正一道。雖說張道陵跟太上老君學道的說法有點扯,但其先祖張良無疑是張道陵修道,甚至創立正一道的一個重要人物。張道陵為天師派第一代張天師,其子孫世代接任天師之位,被歷代帝王所尊崇。至民國初期,已傳至六十三代,也就意味著這個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成了歷史上僅次於孔家的第二大家族。

總之,自從張家創立了正一道後,任憑這世間王朝更替,張天師的家族卻千年屹立不倒,世代輝煌,不得不佩服張良以及張道陵的智慧呀!張道陵與孔子一樣,創立了一服務於朝廷的社會組織,他們幫著朝廷愚民,維護其封建統治,藉此來換取自己家族世代的輝煌。各位,你們說呢?


密探零零發


張良,字子房,潁川城父(今安徽亳縣)人。本姓姬,出身韓國貴胄,其祖五代相韓。秦掃滅六國後,張良輔佐劉邦滅秦、建漢、克楚,立下顯赫功勳,被封萬戶侯(留侯)。

張良雖是一介文弱書生,也從未曾獨自統軍征戰 ,但熟讀《太公兵法》的他卻擅長謀略,在劉邦陣營裡佔有重要地位,他和蕭何、韓信三位西漢開國功臣一起被譽為“漢初三傑”(加上陳平為“四傑”)公元前230年,秦國滅掉韓國。彼時的張良年紀尚小,國仇家恨使他發誓要刺殺秦始皇,滅掉秦國。博浪沙一擊未中,張良逃到下邳(今江蘇邳縣)藏匿起來。在此期間,他因緣際會得黃石公贈予謀略奇書《太公兵法》。張良得此書後悉心鑽研,為日後幹大事打下了紮實的知識基礎。

在中國歷史上,張良以足智多謀著稱。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兵反秦,張良亦聚集百餘年輕人投奔沛公劉邦,史載:“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喜,常用其策”。在滅秦以及之後群雄爭霸的戰爭中 ,張良出謀劃策,屢建奇功。

張良自幼身體羸弱,他以多病之身竭力為劉邦效命,獻計獻策,為漢統一中國起到了巨大作用。劉邦建漢稱帝后,點贊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封其為留侯。

據說張良性格恬淡,不好名利,喜歡黃老之術,常從赤松子遊,因此得以善終。

劉邦掃平群雄、登上皇帝寶座後,為保劉漢江山千秋萬代,開始殺戮功臣,臧荼、韓信、陳豨、英布、彭越等先後被誅殺,蕭何、張良、陳平等人未遭屠戮,算是很幸運的了。

張良之所以功高而不遭漢高祖猜忌,居官善終,其原因據說與高祖劉邦廢立太子一事有關。《史記》記載,劉邦不喜歡性格仁弱的太子劉盈,想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劉邦要廢黜太子劉盈,最著急的當然是劉盈生母呂后。見劉邦態度堅決,呂后無計可施,只得找張良問計。深諳自保術的張良本欲推脫不管,但呂后再三強求,他才獻出一計:“這事不是光靠口舌就能改變陛下主意的,不過有四位老者很受陛下敬重,現在隱居深山拒絕出仕,如果能請他們出山輔佐太子,則會對鞏固太子之位大有幫助”。

呂后大喜,派弟弟呂澤奉太子親筆信,攜帶厚禮,恭請四老下山。這四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就是“商山四皓”。呂澤用卑辭厚禮終於將四位老者請出了山。

此時,恰逢劉邦平定英布叛亂後班師回朝,在慶功宴上,四老隨太子劉盈親來朝賀。劉邦見這四位蒼髯皓首,仙風道骨的老人,十分驚訝。一詢問,才知道這四位相貌不凡的老人就是自己屢請而不出的“商山四皓”。劉邦說:“原來是你們,我曾屢次請求你們出山相助,你等卻避而不見,今天你們卻為何被我兒子請出來了呢”?四老答:“陛下輕慢別人,臣等害怕受辱,因而藏匿不出,太子仁孝,禮賢下士,天下人都願為太子效勞,即便獻出生命亦在所不辭,所以我們慕名下山而來”。

劉邦暗自思忖:“這‘商山四皓’名滿天下,牛逼哄哄,以前連自己的面子都不給,如今卻甘願和太子交往,看來太子羽翼已成啊”。劉邦見太子已經形成一股勢力,羽翼豐滿,背後又有精於權謀的呂后撐腰,恐怕難以廢黜他了,便放棄了廢嫡立庶的主張。

《史記·留侯世家》記載:“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呂后見張良妙計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之位,心存感激,還覺得自己欠了張一個大大的人情,日後眷顧、提攜、保護他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張良淡泊名利,經常閉門學道不出,亦或是雲遊名山大川,和世外高人交朋友。其實,聰慧過人的張良深諳功成身退的道理,他又何嘗不是在以此法逃離政治漩渦、韜晦自保?

劉邦死後,呂后為了報答張良,強勸張良結束學道,還勸他說:“人生一世,如白駒過隙,何自苦如此”。再三請他出山做官,此時的張良已是風燭殘年,身體又虛弱,已經不可能有什麼作為了。他再三婉拒呂后邀請,一心一意尋仙訪道,打坐煉丹。

漢惠帝六年,張良老病而死,諡號文成侯,意思是以文才治國安民,善始善終。

和功高震主、被誅三族的韓信、彭越、英布等人比,張良無疑是幸運的。他靠自己的智慧得以善終,而且福及子孫後代,據說張氏一脈綿延兩千餘年且人才輩出,張良若泉下有知,也應該倍感欣慰吧。

【插圖源自網絡】

【寫作不易 嚴禁搬運】


鐵馬冰河wu


張良(前250--186)是韓國貴族,祖父,父親是韓國5朝宰相,世受韓恩。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張良散盡家財,誓為韓國報仇。當秦始皇東巡到博浪沙時,張良指使與其交好的力士用大鐵錘襲擊始皇車隊,驚嚇到始皇而被全國通緝。

陳勝吳廣起義,全國響應。張良遇到了同為義軍的劉邦,經過一段時間相處,覺得劉邦胸襟寬廣,從諫如流,便決斷跟隨。由於體弱,一直以謀士自居,未有掛帥。被劉邦稱讚“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史記》裡張良八問,阻止劉邦分諸侯王,明確大一統思想。張良對劉邦建議:大王若能有韓信、英布、彭越三員大將,則帝業可成。其後真如張良所言,劉邦在三位大將的 扶持下,只用七年時間統一全國。

劉邦統一天下後,大封功臣。但是並沒提到張良。一個原因是張良是韓國貴族,身世顯赫,其他功臣都是泥腿子出身,階級不同。張良也識趣的要去留壩,去隱居。也因此保全性命。



至於張良的智慧讓家族輝煌2000年,不敢苟同。事實是張良的兒子在位10年侯爵,便被削去官位淪為城門看守。其後代也沒有升官進爵之事,可謂絕後。為啥會這樣,因為張良在伐秦攻楚戰爭中犯了殺降不祥的錯誤:劉邦在攻打秦國嶢關時,守關大將已投降,張良建議劉邦繼續戰鬥,放鬆的秦軍死傷無數;在劉邦與項羽以鴻溝為限劃分天下後,張良建議劉邦違背承諾繼續追打,趁項羽不備攻擊。


像張良,陳平這樣的謀臣,陳平曾說:我多謀略,道家之所禁。吾世即費矣,以我為陰禍也。更有張良殺降不祥之事,張良後代並不輝煌。


倚雲758


張良是韓國人,爺爺、父親都是韓國高官,韓國滅亡後,他以韓國遺民自居,連兄弟都不埋,所有的資產,都用來僱傭刺客,去刺殺秦王,比如說博浪沙刺秦就是張良一手策劃。這種用刺客打敗秦國的做法,終究還是失敗了。但是老天似乎特別垂青張良,所以馬上就給張良的人生來了一個轉折點。



這個轉折就是張良碰見了黃石公,得了一本神奇的兵書——《太公兵法》。此後,張良開始日夜研究《太公兵法》,終於打開了自己的奇經八脈,成為了一代智者,俯仰天下大事,指點江山。只可惜,貴族出身楚霸王項羽沒能得到張良,反而是泗水亭長出身的劉邦給了張良廣闊的舞臺。

劉邦在很長時間裡,勢力都很弱小,相比項羽而言,他不但兵多將少,更在身世、名氣等方面,遜色許多。但是他最終打敗了項羽,而他把征戰勝利的功勞,歸於張良名下——“……子房功也”。


當初劉邦率先攻入咸陽,皇宮中的財寶、美女極多,他自己很想佔有,是張良進言,制止了他魯莽的行為。如果當時他把這些財富都佔有了,那項羽也許根本不給他發展的機會,會直接派兵將其消滅。劉邦能佔據漢中,於是張良的功勞,早年認識的項伯,此時被他用到,用重金賄賂之後,終於說服項羽,同意劉邦去漢中,而且為了打消項羽的猜忌,張良還建議,將漢中同往中原的棧道燒燬。經過這樣的準備後,最後項羽暫時相信了劉邦沒有稱雄之心,於是漢軍得以發展。

後來劉邦在漢中周邊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於是有了進取中原的心思,於是就問張良,哪些人能為他所用。於是張良在這個時候,為他舉薦了兩個個非常重要的人物——英布、彭越。張良認為這兩個人可以聯合一下,一起對付項羽。果然,這兩人日後為大漢的建立立了不少功勞。


張良在前期是有過帶兵打仗經歷的,但是他的身體不好,所以後來轉入後方,大部分時候都是出謀劃策,並不直接帶兵,所以最後封賞的時候,他並沒有戰鬥的功勞。可是他的許多建議,都讓劉邦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所以他一度要賞張良三萬戶的食邑。可是張良卻拒絕了,只要了一個留侯的名頭。(要知道,整個西漢,萬戶侯也就那麼幾個,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可見萬戶侯地位之尊貴,而張良竟然拒絕)

劉邦入關以後 ,張良就經常不理政事,天天在家養身體,一開始大家不知道這是什麼緣故,只以為他是身體不好。但是後來劉邦打算另立太子的時候,張良的聰明就再度凸顯出來了。呂后因為兒子地位的問題很焦慮,所以後來就多次求他,想問個辦法。其實這種問題,非常容易招來殺身之禍,他避世不出,就是怕這些事情。


後來因為聽了他的建議,太子得以繼位。張良在這前後早已把自己關在家中很久,就是天天練辟穀,結果呂后知道了他的心思,就強行讓他吃飯,而此時劉邦已死,新任皇帝又是靠自己的謀劃而登基的,他也沒什麼太多的估計了,於是還真的就開始吃飯了。不過他的辟穀之術卻傳了下去,甚至在三國時期,他的後人張道陵還將其發揚光大,成為了流傳2000年的道術。

而張良也正是因為自己這些舉動,讓張家逃過了當權者的猜忌,得以安然無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