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國學:尋龍點穴”是風水學理論的核心

聞道國學風欲起 易學起落幾多秋

中華沉浮五千年 世人皆醒事自休

風水名詞,古代人發現地上與地下水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成分,含有特定成分的水長期滋養當地的土壤。土壤的礦物成分達到一個特殊比例,會形成異常適合動植物生活的環境。這個特殊土壤,本稱作龍砂。古代人甚至將這樣的土壤入藥治病。古代人通過實踐發現這種特殊土壤極其滋養動植物生長,因此認為可以為人帶來財富等好運,由此引發了古代人根據一些地勢地形及動植物特徵去尋找有龍砂的地區。從而形成了古代稱為“陰陽風水學”的民俗學科,後人將此簡稱為“風水學”。將尋找龍砂稱作“尋龍點穴”。

聞道國學:尋龍點穴”是風水學理論的核心

操作方法

陰陽風水學中“龍”是山脈的統稱,唐代的《大唐陰陽書》有明確記載最早叫做“嶽”,唐代後陰陽風水學從中國消失。日本遣唐使將《大唐陰陽書》翻譯時將“嶽”翻譯成“龍巢”,宋代後隨著中日交流,陰陽風水學再次傳入中國,宋代學者將“龍巢”翻譯成“龍”

陰陽風水學具體對於“龍”劃分為:東方青龍七宿是角、鬲亢、觶氐、匜房、簋心、琮尾、璜箕;北方玄武七宿是鬥、兕牛、卣女、簠虛、爵危、圭室、胡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斝婁、盉胃、盨昴、籩畢、璋觜、聿參;南方朱雀七宿是井、甗鬼、罍柳、敦星、壁張、琥翼、明軫; 簡單說,靠近水的山叫青龍、玄武,不靠近水的山叫白虎、朱雀。

現在尋龍,第一步,攀登山脈最高峰,之後看下山脈的走勢。現代風水學將這個稱作“須登上太祖山,然後經過少祖山、父母山,看龍是怎樣出身和剝換,行走,然後經過反覆開帳,穿帳過峽,束氣,行到有河流,湖泊的地方,入首,突起穴星沙交水會陰陽交配,化氣結穴,這一過程就是尋龍”最後確定穴位是否是龍砂古代要舉行祭祀儀式。 古代人經過長期總結在尋找到龍砂大體方位後,為了確認是否所屬土壤是龍砂,會以叫做太極暈現象最後定論。古代人尋找到龍砂被認為是部落或者國家的大事,所以會舉行祭祀等儀式,這些儀式都是以虔誠的心來表演一些過程,在現代科學上這些祭祀表演可以稱作是舞臺劇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但是其中有一個緩解是符合科學的,那就是祭祀者將一個叫做結印冊的物質和土壤一起焚燒。結印冊是一種竹木製作的卷軸,上面會加有結印,結印的成分是用多種植物和礦物混合製成的物質,(結印配置方法詳見《大唐陰陽書》)這個物質高溫下會和被稱作

龍砂這樣土壤的成分產生化學反應。形成的灰燼會出現似石非石,似土非土之土,搓之如粉,並且會出現一圈圈像樹年輪的花紋古代人稱作太極暈。古代文獻中有詳細記述焚燒後的現象:

《穴訣》“遠看則有,近看則無,側看則露,正看模糊。皆善狀太極之微妙也”

《女子須知·穴法》:“見有圓暈在微茫隱溼之間,是謂太極暈

如果土壤不是擁有特殊成分的“龍砂”就不會產生上述現象。根據《東洋見聞錄》記載古代有些地區在舉行上述祭祀時為了太極暈現象明顯方便準確,確定是否是“龍砂”,會加入叫做法體鹽(法體鹽配置方法詳見《大唐陰陽書》)的物質催化化學反應過程。

相關功效:

“穴”被點中之後,將成為建築群落中核心建築的基址,如城鎮主街道的十字交叉處、都城的朝殿、州郡的公廳、宅舍的中堂等。

古云:"山川有靈無主,屍骨有主無靈,無靈屍骨藏於有靈無主之山,屍骨便生靈氣。無主之山有主人,稱之為“理氣” “理氣好則造福後人” “三年尋龍,十年點穴”是言點穴之難。尋龍點穴為風水上最高層功夫,古往今來,所有發族旺族,名門公卿,狀元、榜眼、探花、進士,將軍王候等等大貴人,以及天子無不是陰宅龍穴所催蔭發。而單純靠祖宅、祖祠催發力量有限。可見龍穴之重要。得地靈龍穴,即是得龍脈生氣。晉風水鼻祖郭璞在《葬書》中雲:“葬乘生氣”。有生氣則陰人骨骸暖而起作用,這樣才會福廕後人。

沒有穴位,或不是龍穴,可以說基本說上與大富貴、大功名、大成就無緣。就算是立得再好的線位,收納再好的立向水法,堂局形巒再好,亦只不過是小丁財小富貴,保一時安康而已。大富貴、大功名須要大龍穴大地。

中等富貴、中等功名亦要中等龍穴大地。小富貴、小功名亦要小等龍穴地,方才得地靈之辦,從而根深蒂固,福力綿綿不休。有地力方有地氣,才是發福根本。足見龍穴之重要。

尋得龍穴,不用立向,一般都可以發。古時常見戰亂時馬革裹屍,草草葬於穴位,同樣發達。亦有窮人買不起棺木,買不起碑,死後堆個黃土堆,或不做墳墩土堆一樣發。又或見屍身零散,破碎不齊,屍骨散亂,後人尋得後收拾放於穴坑,照發無誤。亦常見有金壇裝骨,無向,或者不起墳堆不立碑,也發。

古時很多偷葬人家山頭大地風水有這種情況。因怕人家發現所以碑也好,墳墩土堆也好,哪還能立,盜得地脈龍氣也發。當然這種偷葬是極為不道德的。但是得地氣同樣發達。所以有地氣才會穴暖受蔭骨暖才有作用。就是這個道理。

古代將可以挖出龍砂的土地叫做真龍穴,如果準備確定是否是龍砂時,將土壤和法體鹽混合後放在結印冊上,結印冊按照挖出土壤人的生日在結印冊上結印:“農曆3到5月出生的需添加“贔屓,百目靜,竹內古河”3個結印。農曆6到8月出生的需添加“修羅,青竹丹楓,扶桑傘幡”3個結印。農曆9到11月出生的需添加“千帆團扇,南宮橘子末,漿草”3個結印。農曆12到2月出生的需添加“南宮橘末,八重冰梅,出雲鞍馬”3個結印。” 之後將結印冊焚燒,焚燒後的灰燼出現似石非石,似土非土之土,在穴中搓之如粉,見風日即如石如果是極品寶穴,可以在灰燼上成強烈的太極暈的樣子。 古代在趙緣督《穴訣》對這樣現象有記載:“遠看則有,近看則無,側看則露,正看模糊。皆善狀太極之微妙也。”

陰陽風水學認為,有龍砂代表吉祥,所選地往往是一塊區域,而“穴”則是古代將可以挖出龍砂的土地叫做真龍穴。這塊區域如果有龍沙被認為是最吉祥的,生氣就是指是特定成分的水長期滋養當地的土壤。土壤的礦物成分達到一個特殊比例,會形成異常適合動植物生活的環境。“點穴”就是指在綜合考慮了山水狀況之後,準確地找到有龍砂的地區。黃妙應《博山篇》雲:“穴有高的、低的、大的、小的、瘦的、肥的,制要得宜,高宜避風,低宜避水,大宜闊作,小宜窄作,瘦宜下沉,肥宜上浮。陰陽相度,妙在一心。”

陰陽風水學,因為現存資料都是日文所以尋龍點穴非易事,日本古文與中國古文不同而且大部分古代《連山易》《歸藏易》《大唐陰陽書》等只在日本有翻譯和閱讀日文給學習人帶來很多困難。因此宋代以後的風水學有一句話叫做“三年尋龍,十年點穴。不知扶桑不稱風水。先看龍脈明堂,再確定穴位。差之毫釐,謬諸千里。”

在尋找“穴”的過程中,還有一種輔助性的方法——相“土石”,也就是要藉助考察土質的好壞來判斷該地點生氣的旺衰,但是此項方法僅在日本有存。

風水,本為相地之術,即臨場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稱堪輿術,相傳風水的創始人是九天玄女,比較完善的風水學問起源於戰國時代。風水的核心思想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早期的風水主要關乎宮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選址、座向、建設等方法及原則,原意是選擇合適的地方的一門學問。

風水(陽宅風水與陰宅風水),就是環境,就是氣場,它時時刻刻都在對人體的生理和心理發生著多重影響,直接影響著人體的身心健康,進而影響著人的事業和家庭。風水的作用是:在一定的時、空配合下,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風水對人很重要,很多人把風水當成迷信,卻不知它對人生禍福有巨大的決定作用!風水不同,或做大事的吉日良辰不同,同樣的人,會有不同的結果。

家居風水和吉日良時,對人今後的運氣好壞,影響非常大,特別是墓地風水好壞更為重要,它不僅決定我們的財運、官運、婚姻家庭、健康,還影響子孫後代的興衰。所以,古之大戶人家在下葬選址和遷墳前,都會請風水師或風水先生先去現場看風水或挑選個“好日子”安葬,以求吉安避兇災。數不完的事例說明,嫁娶、修造(屋)、安葬、開業、新居入夥、出行求財、上官赴任等等大事,風水的好壞,直接決定今後事態的發展功敗,事關重大,不可不重視!

移步到評論區留言與小道討論

吾輩皆為發揚中華文化精髓,勿惡言相贈,若是批評指教,虛心受教,多多益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