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推出方舟編譯品,將徹底改變安卓運行慢的缺點,iOS危險了嗎?

藍藍的森林


昨天剛看到一個新聞華為的一年手機研發費用,大於國內其它手機之和還要多,這是赤裸裸的通過技術生吃友商,科技領域最終掌握話語權的還是要靠技術來說話,現在的蘋果谷歌微軟都是在某一方面有著巨大的技術優勢,所以很多規則都是他們來定,國內科技企業在這方面明顯還存在非常大的差異,主要還是做應用跑馬圈地,最後決定市場競爭力的還是靠硬實力。

從事軟件開發多年,去年華為推出GPU Turbo技術的時候還不以為然,在手機主打產品的過程中專門拿出一個性能優化的點作為宣傳點顯得有點low,大致能猜到現在華為可能有個底層性能優化組不斷在提升安卓運行性能,昨天看到餘大嘴發佈會上講華為一年手機研發費用60億美金,這簡直就死天文數字,幾百個億的投入在講究產出比的華為公司到底能產生多大的影響力可以預見,華為正在把從通訊領域的經驗拿過來做手機,不停的提升技術壁壘,並且通過超強的執行力大幅度提升在全球的市場份額。

這次發佈編譯器以及EROFS,這些非常專業性的詞語不斷出現在發佈會的現場,如果偶然一次拿技術性的東西作為發佈會的內容,如果一直拿技術點在召開發佈會就是硬實力一種體現了,有實力就是任性,華為按照這種趨勢早晚拿下全球第一的份額,照著這種大趨勢發展下去到底能在全球佔據多少份額都不敢想象的事情,有了方舟編譯器大幅度提升了安卓手機的性能,怪不得任正非發佈一家人都在使用蘋果手機的信息,其實就是在給華為的技術團隊一個風向標,先在性能上達到蘋果手機的流暢度,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只管去做就是了,可以想象華為的野心有多大,這是別的廠商所不具備的魄力和膽識。

從技術角度上講述下方舟編譯器,安卓的應用程序主要運行在虛擬機上,屬於解釋性執行,常見的C/C++屬於編譯性執行,先提前把二進制文件通過編譯器給編譯好,然後直接拿去運行就可以了,其實這就是java和C語言運行效率的差距,相當於直接把虛擬機給拿掉直接讓程序運行在linux內核上,這是一個力氣活也是一個技術活,沒有成百上千人的技術團隊幹不了這種事情,一下子拉近和蘋果手機的差距,估計谷歌本身也會被嚇一跳,近些年華為公司不斷給國人制造驚喜,從5G技術上的突破到現在手機技術上的突破,再到芯片技術,這些都是國人的驕傲,我們為擁有華為這種公司而感到驕傲。

一旦能大幅度改善安卓系統的性能,其實能從側面看出華為已經在部署自己的生態系統了,開始在軟件上發力了,現在移動系統幾乎除了安卓就是蘋果,微軟的移動端已經放棄了,P30推遲發佈是不是就是等待方舟編譯器的成熟亮相,直接以一種壓倒性的優勢出來,但華為每年不計成本的研發投入已經在慢慢開花結果,其實這也給國內的友商一個信號,做科技產品最終制勝點還是要靠技術實力,只靠飢餓營銷這種方式註定不能持久,專注於技術點的突破才是在這個行業站穩腳跟的唯一依據。

種種跡象表明華為的方舟編譯器估計都是在為自己的操作系統鋪路,後續可能還會有更加亮眼的技術突破出來,讓我們拭目以待。

希望能幫到你。


大學生編程指南


華為推出方舟編譯品,將徹底改變安卓運行慢的缺點,IOS危險了嗎?

在不久前華為推出了自主研發的方舟編譯器,並號稱能將安卓整體流暢度提升60%,那麼方舟編譯器會影響到iOS 的霸主地位嗎?考拉認為會,但並不足以達到影響iOS 的霸主地位。



有方舟編譯器加持,加之現在安卓越來越流暢,為什麼還不能挑戰iOS 的霸主地位?

最近幾年的安卓系統可以說是越來越流暢,特別是在安卓9.0之後。所以導致很多人有這樣一種錯覺,那就是現在的安卓系統在流暢性上即使無法媲美iOS ,但也不至於相差太遠,而又出現一個華為方舟編譯器能夠將安卓系統提升60%,那憑什麼還不能挑戰iOS 的霸主地位?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方舟編譯器的運行原理。


何為方舟編譯器,它是如何提升安卓系統流暢性的?

簡單來說就是之前的安卓第三方應用都是採用動態編譯的方式,而動態編譯方式並不能直接在源頭就將應用的複雜代碼轉化完成,還有部分代碼需要我們的手機進行協同轉化,大大降低了應用開啟效率。而方舟編譯器採用的是靜態編譯方式,與iOS一樣,蘋果的應用也是採用靜態編譯。


靜態編譯最大優點就是能夠在源頭就解決應用代碼轉換,直接呈現一個轉化完成的應用,省去手機端協同步驟,這樣就能大大提高應用響應速度。

採用跟蘋果一樣的靜態編譯,安卓系統的流暢性不就能媲美iOS ?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iOS 系統之所以流暢的主要因素並不是因為它採用靜態編譯器,靜態編譯器的存在主要是為了提高第三方應用啟動速度跟響應速度,而iOS 之所以流暢主要是因為系統閉源。



給你一間房子讓你去裝扮你會覺得很簡單,工作量也很小,但如果給你一個國家讓你裝扮你還覺得輕鬆嗎?而安卓跟iOS 的區別也正是如此,蘋果只管經營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安卓卻要管理全球的安卓系統,這個工作量明顯就不再一個層次。當然這裡並不是說蘋果的工作就簡單輕鬆,而是想說明開源跟閉源的區別,槓精勿噴!

綜上所述考拉認為即便有方舟編譯器加持,安卓系統也難以超越iOS ,這是先天問題,除非安卓閉源!所以方舟編譯器的出現只能相對提高安卓流暢度,但是還不足以超越iOS


回答完畢!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原創不易,喜歡的朋友請點贊關注轉發三連哦~

考拉科技館


華為宣佈了革命性的“方舟編譯器”,通過架構級優化,顯著提升性能,尤其是全程執行機器碼,高效運行應用,徹底解決安卓應用“邊解釋邊執行”造成的低效率。華為宣稱,方舟編譯器可讓系統操作流暢度提升24%,系統響應速度提升44%,第三方應用重新編譯後流暢度可提升60%!

雖說華周編譯器看起來大幅提高了安卓的運行效率。但目前多數尚處於理論狀態,具體應用怎樣還不好說。期待有一個大的革新。


修心的流浪者


邊解釋邊執行是早起java語言的運行方式,從jdk1.4以後就拋棄了。Android的ART編譯器已經能夠在應用安裝階段把Java代碼直接編譯成機器碼了。不知道華為是在什麼階段進行的優化,說安卓應用是邊解釋邊執行純屬扯淡。。


mianjuhou


安卓更新到現在其實已經很難感受所謂的卡頓,只是他給app的權限太多,最主要的還是國內的網絡環境造成的,沒有一個統一的應用商店,各種app隨意隱藏啟動運行


半衰半哀半點痴呆


這玩意是幹啥的,有明白人給解釋解釋嗎?


摸摸你的頭483


ART瞭解下


灬N殿


提升安卓的流暢性和持久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