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博士自殺,讓人心痛,你怎麼看?

彩票神算王


這不是個案而是一個群體現象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西安交通大學在讀博士研究生楊寶德事件。楊寶德在去年1月份的時候在灞河中溺亡,被警方確定為自殺。而中科大博士生劉春楊也是在這個冰冷的季節,跳水庫自殺。心理學旨在透過現象揭示事情的本質,這兩位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天之驕子。走到今天這一步,他承受了常人難以承受的壓力,在光鮮亮麗的背後,是無盡的落寞與心酸。


博士畢業沒有時間規定,需要在核心期刊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才能畢業,博士讀6年的大有人在。生活問題、學術問題、就業問題等這些都令博士生的生活充滿壓力!據一篇研究表明,有32%的博士患有較嚴重的精神疾病,特別是抑鬱症,超半數的博士生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


從這兩位前後的心理變化來看,他們已經處在這個抑鬱症的狀態了。只是沒有引起身邊的人足夠的重視和關心而已。那麼人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這種抑鬱症,甚至出現自殺這種極端的情況呢?


揹負了太多的壓力心理上沒有退路

是在外界的壓力,重大喪失,或者是精神上受到打擊,所導致的心理失衡或者心境障礙。抑鬱症並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也不是一朝一夕就爆發的,而是經過漫長的積累過程,從倆人的背景來看,都是寒門學子,他揹負的是全族人的希望。而且都是在讀的博士生。同樣都是對自己的前途感到絕望後選擇了自殺。


從他們的這種心理發展軌跡來看了,這個結局是註定的,因為他們的道路很狹窄。只有華山一條路,他不能後退,他不能選擇其他的道路,但是當他們揹負了沉重的擔子,在這條路上蹣跚前行的時候,他抬頭看去。這條路之前儘管曲折儘管艱辛而又無窮無盡,他至少可以看到一點希望,但在決定自殺的那一剎那,這條路戛然間就斷掉了!


他們兩個只是這個群體的典型代表,而實際上,這種事情無時無刻都在這個群體的內心的衝突跟煎熬,我們的家長或者師長,由於最近幾年的這種,就業壓力,生活壓力。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學業問題,很少關心孩子的心理問題,我也是感同身受的。我們就成為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這讓我想起了另外幾個所謂的神童。


13歲上大學,16歲考研究生的張炘煬,還有中科院神童寧柏,最後都找不到自我,光環的壓力在他們身上變成了枷鎖。最後遁入空門,削髮為僧。我們大多數的時候是在批判這種教育制度,或者是社會的大環境,而實際上最大的原因在於是我們讓這些孩子慢慢的失去了野外生存的能力,他只能在溫室當中唯唯諾諾。


從小就要允許遵循自己的內心去生活

記得在從小的時候,老師問我們今後的理想是什麼?大家都非常的踴躍,基本上都是些很高大上的一些職業:比如說當科學家,當宇航員,最不濟也要當個老師。我們根本不知道這些職業,具體含義究竟是什麼?我們只是覺得非常的榮耀,高大上,這就是所謂的理想,但是我們內心深處,可能有一些人想當司機。甚至有些人他想當流浪漢。但是他們不敢表達出來,因為那樣的理想是讓人不齒的。而寧柏在那個時候他做夢都沒想到今後會當一個僧人!


僧人難道就是不好的嗎?不是,他在找尋了各種各樣的人生道路以後,最後給自己的定位,他也許從僧人這個角色中活出了自我。他活在自我當中,但是他不可能活在世俗當中,他會被他的親人會被他曾經將他引以為傲的族人吐沫給淹死。從這一點來講,我反而覺得寧柏是慶幸的。


但是楊寶德跟劉春楊沒有這麼大的勇氣,他被逼上了人生的絕路,我們可以看到網上很多的文章的標題都是,六年沒有發表一篇論文,常打遊戲很頹廢。而實際上,他內心的苦楚很少有人能夠感同身受。他眼中的世界,是非常狹窄的。沒有第二條路可以選擇,儘管他表面上看起來波瀾不驚,劉春楊甚至還安慰他的父母。讓父母不要為他擔心。即便劉春楊安然度過了這次的心理危機,但是這種心理問題還是會爆發出來。


家長要允許孩子做自己,孩子也要學會照看自己內心

因為在我們思維模式,在我們的成長過程當中我們對這個世界逐漸的失去了希望,我從我的眼睛看過,這個世界是灰濛濛的,毫無生機的。那些曾經所謂的理想,已經變得遙不可及了。身上的包袱卻變得越來越重。不是他想變的頹廢而是因為他沒有力量再去揹負這些包袱了。他跟這個世界決裂了,失去活下去的勇氣。他甚至懶得開口訴說他這種壓力,跟悲觀,痛苦。


所以從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必須得問自己,遵循自己的內心去生活。我們的家長也不要期待孩子活出自己從來沒有活出的樣子,而是尊重他們的選擇,給他塑造這麼一個氛圍,儘可能讓他發揮自己的無限可能,正因為有無限的可能,這個世界才五彩斑斕,人生才變得豐富多彩。要知道人生就是這一輩子,失去了就永遠都沒有了。


此外心理學的自我療愈必須要重視起來,他有現實意義:作為一個人,對於無論身處何種時代、何種體制,沒有人能替你看照料看你的內心。王陽明臨終有一句名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又有詩:“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此心光明瞭,世界便一同光明起來。願人世間越來越少這樣的悲劇!

陳了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意識療法踐行者,自我心理療愈發起人,意識療法跟森田療法認知療法CBT一樣是心理療愈的體系,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法,唯一不同的是意識療法它是自我心理療愈的體系,旨在成為自己的心理療愈師,處在各種心境障礙下的人們,肉體的痛苦可以通過生理治療,而心理上的痛苦是持久的深遠的,當每個人長大時都會注意到一件事就是,受苦似乎是身而為人的一種常態。通過意識療法的踐行讓更多處在痛苦煎熬中的人們,獲得內在活出自我的力量,不困於情不惑於心的力量,不戀過往不畏將來的力量,出離頭腦活在當下的力量,成為自己的心理療愈師!

了凡心療愈


我表弟也是海洋科技研究博士。

他89年的,今年31歲,剛博士畢業。

他今年回老家,心情特別好,因為他終於博士畢業了。今年終於可以參加工作賺錢了。從此他前途似錦了!

今年回家他終於放開自己,喝醉了。

酒醉後,他對著我們所有親戚大哭起來,這一哭。道出了這些年頂著巨大的壓力,在大哥的支持下讀完博士留校的艱辛過程!

他大學本科讀的海洋科技研究,由於專業的侷限性。他不讀博士就沒有辦法就業,沒有讀博士的前一年,他一直找不到工作就在超市做銷售員。他心情低落,曾經的高材生。淪落到超市工作,他不甘心。

哥哥支持他繼續讀博士,學費是一學期1萬元。生活費也是哥哥出。這些年,他雖說在讀書,但是他讀的不心安理得!所有的費用都是哥哥出,他心裡即著急又無奈。嫂子對哥哥的施壓,他好幾次想放棄學業了。他讀博士的這些年,回來都不和我們交流,他不言不語,害怕我們嘲笑他。我們的孩子都讀書了,他這個舅舅還在學校裡!說實話,我們親戚有的時候確實會替他操心,他這得讀到何年馬月才是盡頭啊?

他說他曾經都得抑鬱症了,他也想不開有自殺的念頭。不讀找不到工作,被人嘲笑。讀了學費,生活費又都是用哥哥的,嫂子又有很大的意見。

還好,這一切苦難都過去了。如今他已順利讀完博士。在廣州海洋科技研究院留院工作,他今後事業將前途無量。今年春節他給每個外甥都派了紅包,他告訴我們,以後請我們去香港玩!我們也替他開心,他多年心結已解,以後可以好好的工作!

所以,我想告訴正在讀博士的同學們。安心讀完博士,不管壓力有多大。堅持下去,最終能像我表弟一樣,守得雲開見月明!


LUO寶


看過中科大博士劉春楊失聯十五天後,在水庫找到屍體,十分惋惜。惋惜之餘,我想到了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他們的心在淌血,他們的希望已破滅。

我記得四十年前,我高考。陰差陽錯從一進校門養成的傲慢,儘管全公社名列第一,卻仍以短二分名落孫山。我不服,決定復課再考。可那時兄弟姐妹多,經濟條件達不到,與家長產生劇烈矛盾。我央求父母,就給我這一次機會,考不上認了。可我復課四個月,整天聽家長嘮叨,捱打一百次,有時在飯桌上嘴被抽出血,有時被筷子戳破頭皮。我想過一百次自殺,各種各樣的方法。每想到我死的樣子,父母會如何痛苦,我就止不住落淚。半夜半夜睡不著,就自己去原野,去平時都人跡罕至的地方,我想見見鬼神,看他們到底如何存在。

後來,我找到了最好的最快的自殺方法。那是大哥把我准考證撕了半邊扔在地上的時候。我冷笑:不用嚇唬我,我不考了。我袖子裡吞了一把尖細的一尺長小刀,差一步,就差一步,我邁出門去,就永遠不會回來了。突然父親從外面回來,那是他們把父親喊回來教訓我的。見到我“咣咣”幾腳把我踹進屋裡。厲聲問“你打算怎麼辦?”我說“自己出去過。”父親說“你怎麼過?別人問你姓什麼?你還有爹嗎?”我想怎麼過?一挺就過去了。可我一走,我的父母怎麼辦?養我這麼大就得到一塊不能動的肉嗎?我的弟弟小的才三歲啊。生不能死不能,天不應地不靈,只有淚水流進嘴裡嚥進肚裡。離高考八十天退學了,我把希望自己給掐滅了。我要躲到遠方去,任何人找不到的地方,去掙錢,郵回家,好讓兩個弟弟上學,上大學。地點不能寫實的,不能讓他們找到我。每到此時,我淚就禁不住地流。

高考,是一朋友拉我去的。我是全縣文科二十五名初選者揹榜。從此,我的笑肌死亡。我的心在烈火中焚燒。我看我的鮮血一滴一滴地淌。終於在烈火中永生了。什麼困難都不在話下。中暑還能騎自行車馱二百斤九小時一百五十里,吃著雪推自行車馱三百多斤走五小時四十里,就是我的妻子與我結婚四個月懷了我的孩子嫁為他人婦,這一切都不能動搖我的決心。

我的兩個弟弟都是大學畢業,我大哥兩個孩子大學,我姊妹兩個孩子大學,我兩個孩子大學,我三弟一個孩子大學,僅有我老弟一個孩子待考了。如今,我一老農,兩個孩子,大的研二,小的大三。

奉勸那些學子們,尤其是那些精英學霸們,你們要珍惜自己的學問,珍惜自己的前途,珍惜自己的未來,更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你的生命不僅屬於自己,還屬於父母,屬於家庭,屬於社會。記住:東邊不亮西邊亮!


運河明月


真的是感同身受,在讀博士期間,已經看過好幾起類似事件,真的很心痛。

1 讀博士真的需要勇氣,讀博期間更需要強大的內心;需要遇到好的導師;需要能繼續下去的、並且不錯的課題;需要家人的支持;也需要承受別人的指指點點……這些是真的需要的。

道理大家都會說,可是隻有經歷了,才知道其中的苦楚與艱辛。。。

2 我們實驗室延期比較嚴重,沒辦法,都是為了發好的文章。實驗室的一個師姐,碩博一共讀了8年多,在我們宿舍借宿了兩個月左右吧(延期的學校不給地方住),見她哭了好幾次,最動容的一次是她文章接受的晚上,激動的跟我說:師妹,我的文章接受了,眼淚就嘩嘩的下來了,接著是給她父母打電話,給她男朋友打電話,真的是喜極而泣……

我是14年讀的博士,19年月初拿到的學位,相比較實驗室其他人無疑還是幸運的。最主要有好的老師帶實驗,有陪我的夥伴,有朋友的鼓勵,有家人的支持,也要感謝自己沒有被困難壓倒,堅持下來…雖然畢業之後的工資不滿意,可是也沒有辦法,自己選擇的專業沒有退路。

3 也有不少畢業比較順利的博士,進入高校當老師的。希望即將讀博士的同學們有正確的認識和定位,多做功課,多瞭解聯繫的導師和實驗室。

最後希望每個博士都能遇到好的課題,好的導師,順順利利畢業。。。



呱一夏的小窩


看到後感覺真的很痛心,好好的一個人都這樣沒有了!

這個事例讓我想起了我的高三生活,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要求自己學習要拔尖,要掌握每個知識點,這個要求本身就太高,剛開始學的內容少,還能掌握,慢慢隨著各科知識點的增多,就達不到我剛開始的要求了,然後我就苦悶,心情不好,整天鬱鬱寡歡,成績落後一大截!後來和老師交流,老師開導我說作業多做不完是正常的,高三不會有你做完的作業,也告訴我你不可能每個知識點都會,你要都會了就不要老師了,我感覺老師說的有道理,因為我定的目標就超過了我的能力,完不成目標很正常!後來髮捲子太多發就知道做不完乾脆就扔了,對自己要求降低,心態也好了,成績也上去了!

所以要有良好的心態!

不要做完美主義者!我能想象出來這個博士在自殺前很長一段時間有多麼痛苦,這樣的孩子自我價值認同感較低,明明已經很優秀了,但是還是達不到自己的標準,然後就苦悶,抑鬱!抑鬱症是精神疾病,需要藥物治療,家人和老師可能沒發現,然後他也沒告訴別人,就這樣苦苦撐著病情越來越嚴重導致自殺!這個事例警示我們不要做完美主義者,凡事不可要求過高,要和自己的能力標準想匹配!

要專注於問題解決!博士論文通過無望就找出問題所在,請教老師或同學,在重新整理思路,努力解決問題,那肯定是能通過的啊!有的時候是我們把事情想象的過於困難了,誇大了事情的負面影響,事實上情況根本沒那麼糟糕。如果整天想的是糟糕的後果,而不是如何解決問題,那肯定是要出問題的!這個事例也警示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遇見問題了就解決問題,專注於問題解決!

珍愛生命,開心的活!



優雅研學


真的親自讀了研究生才能體會那種絕望,研究生老師坑真的讓人想死的心都有了,研究生三年不止一次得想不開,那種萬念俱灰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努力再努力,但是真的很無奈,多少次不眠之夜,多少次通宵,人家一句話說不給你發就不發,這個世界好多事情沒有道理可講了,但是後來想想自己比他小20多歲,一定要好好活,還有四個月我就畢業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順利畢業,但是這幾年自己該做的事情已經做了,問心無愧了。希望每一個讀研,讀博的都好好的吧!希望教育體制改革的當下,給老師多一些監督,給學生多一點關注吧。


浪跡129173744


看到這個新聞,我的內心是十分痛心的,我想起了我第一次高考失意的那個晚上。

高三的我,成績屬於那種考二本有希望,但是又有點懸的那種。對待學習,我很認真。但是,讓我很無奈的一點是,我的數學成績實在是太差了!150分的試卷,我有時候只能考到五六十分,這樣的成績怎麼考大學呢?可是數學科目又不想政治歷史這些考死記硬背的科目,我想學好數學,可是一拿出數學書,看到上面的那些公式、題目,我的頭都大了!我是真的看不懂啊!

儘管如此,我還是盡我自己的全力在學好其他的科目,我覺得我只要能夠把其他的科目學好,我考上二本也是有希望的。

可是,考完高考我才發現,是我自己太幼稚了。我自己感覺我其他的科目並沒有考好!那天晚上同學聚會結束後,我自己一個人沿著縣城的街道跑了大半個縣城!那種心情,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過理解,就是你拼盡了全力,可是結果依然不遂人意,由此產生的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挫敗感,讓人懷疑做人的價值。

好在我最後還是走了過來。這也讓我相信,面對困難和挫折,還是要選擇堅持。

希望每一個脆弱的人都能被善待!並能在以後的日子裡變得越來越堅強!不要放棄自己的生命!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我。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和你一起關注教育熱點。


教育故事鋪


哎!先長嘆一聲。

這位是走了,但是有多少博士正在煎熬呢!雖然我目前已經畢業,但是也有那麼個曾經。

那是博士剛入學,前半年也要課程學習,但更多的時間是在實驗室。而由於做的第一個課題在技術難度上始終突破不了,每次嚮導師彙報研究進展時沮喪無比。幾次彙報後繼續做實驗的動力完全喪失,那段時間實驗完全沒有進展,所以私下在實驗室以及宿舍多次在大腦裡迴響著一個念頭“博士不讀算了吧”。可能導師覺察到我的消極情緒後,再根據實際情況,找我談了一次話而後就換了一個課題,隨後相對順利的完成了學位論文。

我的情況是比較早出現而導師又及時換題,所以皆大歡喜。而我的一位博士同學則沒這麼幸運。他比我年紀大,是一位很開朗的哥們,常臥談時分享他以前是如何在艱苦的歲月樂觀面對的。然而到了博二後他就開始明顯的變了,不僅不臥談風生了,常常半夜就醒了坐在床上嘆息。有次半夜準備去衛生間一睜眼發現有個半人高的身形下我一跳,那時才知道他的論文進展情況。然而到博三他的論文都沒太好進展,所以他能堅持下來就不錯了。可想而知他被延期了!而目前實驗室正有一位師妹快五年了,也偶爾會看到她因進展不順而哭。

一個正兒八經的博士不是那麼容易順利畢業拿到雙證,有些人畢業後只有畢業證,有些則是畢業幾年後才能拿到學位證。所以,都是淚啊。為畢業流淚,畢業後的工資待遇再次流淚,尤其是學生物的。哎


柳小慶


其實每年高校的學子受不了巨大壓力而自殺的人數並不在少數,記得我剛剛上大學的時候,體育老師就對我們說過每年北京這邊的高校都會有學生承受不了壓力而自殺,而且數目不小。那時候的我還不理解,辛辛苦苦通過高考進入大學,那是美好時代的開始,有什麼理由給我們去做自殺這件蠢事呢?到了大三的時候,有天中午在寢室就聽說主樓那邊有研究生跳樓自殺了,學校處理的很快,基本上消息沒外露。

我想,中科大博士的自殺也是差不多吧。沒有讀過博士生的人可能不明白這其中的壓力。唸了三十來年的書,臨了面臨著可能畢不了業,工作沒著落,可能還需要家裡人的供養等多方面的壓力,再加上週圍的人給你無形間那強大的壓力,自殺似乎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每一個外表光鮮的人的背後可能都有說不出的痛苦,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紅死魔的假面舞會


初中中考衝刺的那一學期,我曾經也是為了考出好成績力,極盡所能的努力,還有加上一些同班同學的與我攀比之心,我也壓力挺大的,每天晚上下課後繼續在校舍裡複習功課,結果慢慢地這種無形的壓力使我患上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症,到現在已經十幾年了,這種精神疾病治不好了,所以身心都倍受煎熬,尤其是工作收到很大影響,曾經一度對生活失去信心了,經常一個人躲著哭泣,怕被家人和別人知道,現在找工作都很難,曾經學習成績優秀的人在這種疾病的纏繞下根本是舉步維艱,對未來也早就沒有什麼信心和期望了!有時精神疾病比肉體疾病更加受摧殘……命運已經這樣了,只能向它低頭,屈服,掩埋自己的志向和抱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