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方戲曲與曲藝

安徽省地方戲曲--徽劇

徽劇,曾流行於南方各省。明末清初,“徽州”、“青陽”、“四平”等聲腔受崑曲的影響,形成昆弋腔。後昆弋腔又和北方南來的西秦腔相互影響,在安徽桐城、石埭(今石臺)一帶,先後形成了吹腔、撥子、二黃等新腔,並提高了表演藝術。清乾隆時形成“徽戲”,今名“徽劇”。主要腔調是吹腔、四平、撥子和二黃,也唱西皮、高腔、崑腔、昆弋腔和花腔小調等。劇目很多,擅演歷史題材的大戲。音樂曲調和表演技巧都很豐富。清代中葉流傳很廣,對南方許多劇種都有深遠的影響。乾隆、嘉慶年間“三慶”、“四喜”、“春臺”、“和春”等徽班先後進入北京,吸收了京腔、秦腔和漢調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逐漸演變為“京劇”,而安徽的徽調反趨衰落。解放後經積極搶救,培養新生力量,才得到新的發展。

安徽省地方戲曲--黃梅戲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流行於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區,源於湖北黃梅一帶的採茶歌。清道光的前後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毗鄰地區,形成以演唱“兩小戲”、“三小戲”為主的民間小戲。後吸收青陽腔和徽劇的韻和表演藝術以及民間音樂,演出了大戲。主要唱腔,大戲有平詞、火工、二行、三行、彩腔等;小戲多用各自獨立的唱腔。由於在以懷寧為中心的安慶地區長期流行,用當地方言講唱,形成了獨特風格,所以曾被稱為“懷腔”。解放後在韻方面發展了唱腔和伴奏,使旋律更為優美。著名女演員嚴鳳英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有新的創造。編演的《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夫妻觀燈》、《打豬草》等劇目流行較廣。

安徽省地方戲曲--淮北花鼓戲

淮北花鼓戲,流行於安徽北部和皖豫蘇魯交界地區。系淮北民間歌舞發展而成。主要曲調有宿州調、會北調、口子調、平板、寒板等。鑼鼓經獨具一格。傳統劇目有《王小趕腳》、《四寶珠》等一百七十多個。“八句子”演出形式具有特色,以舞為主,唱為輔,男腳身背花鼓,在“盤鼓”和“四門八叉”中的舞姿豐富多彩;女角頭扎綵球,手揮長綢,腳綁“墊子”,在“壓花場”中有數十種舞姿。小戲載歌載舞,生活氣息濃郁;大戲的表演藝術也頗具特色。解放前班社遍及城鄉。解放後增加了管絃樂伴奏,建立了專業劇團。

安徽省地方戲曲--嗨子戲

嗨子戲,因演唱先以“海”字音起腔而得名。流行於安徽西北部阜南、穎上、臨泉及河南淮濱、固始、商城、息縣等地。清嘉慶、道光年間形成。唱腔分為主調和花調兩大類:主調有老生調、喜娃子、苦娃子三種;花調有[下陝西]、[放鸚哥]、[打貨]、[祭塔調]等六、七十個。傳統劇目有本戲、摺子戲、三小戲一百多出,比較流行的有《打挑花》、《站花牆》、《王員外休妻》等。解放前用鑼鼓伴奏,解放後增加了絲竹樂器。

安徽省地方戲曲--衛調花鼓戲

衛調花鼓戲,也叫“鳳陽花鼓戲”。清乾隆年間起源於安徽鳳陽一帶。唱腔屬板腔體,分主調[男女腔]與哭皮兩種,板式有五字緊、慢趕牛和流水之分。唱詞分“十二句柺子”、“八句娃子”。

安徽省地方戲曲--皖南花鼓戲

皖南花鼓戲,流行於安徽宣城、廣德、寧國、郎溪等地。原由湖北東路子花鼓與河南燈曲隨移民進入皖南,同當地民間歌舞合流演唱,後又吸收了徽劇等藝術營養,經過百餘年的演化發展而形成。有傳統大戲三十七本,小戲八十七出,內容多反映農民及手工業者的生活。唱腔分主腔和花腔,用幫腔。主腔分淘腔、四平、北扭子、悲腔,稱四大主腔;花腔多為民歌小調,依附於歌舞小戲中。表演保存了燈會時期的民間歌舞,較多使用扇子、手巾,並有特定的步法身段,載歌載舞。解放後整理演出了《打瓜園》、《假報喜》、《當茶園》等劇。

安徽省地方戲曲--沙河調

沙河調,也叫“沙河梆子”。流行於安徽西北部。由民間小調受秦腔、亂彈影響發展形成。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流水、呱達嘴、飛板、滾白等。劇目有《跑坡》、《哭頭》、《臨潼山》、《探山》、《罵閻》、《反五關》等近八百個。抗日戰爭時期,河南梆子名演員相繼至淮北演出,對沙河調影響很大。解放後,阜陽地區沙河調改名為“淮北梆子”。

安徽省地方戲曲--廬劇

廬劇,舊稱“倒七戲”,解放後改今名。以大別山民歌和江淮之間的歌舞為基礎,吸收了端公戲、嗨子戲、門歌發展而成。約有二百年曆史。流行於安徽淮河以南和長江兩岸。以皖西、皖中、皖東三個地區分為上、中、下三路,各具有不同的藝術特色。解放前有些職業班社曾先後和徽劇、京劇合班演出,在劇目和表演上受過這兩個劇種的影響。唱腔分“花腔”演唱上有幫腔、“吆臺”形式。劇目分小戲、折戲、本戲三類,約二百多個。解放後整理演出了《借羅衣》、《討學錢》、《打蘆花》、《休丁香》等劇。

安徽省地方戲曲--泗州戲

泗州戲,流行於安徽淮北一帶。與流行於山東南部、江蘇北部的柳琴戲、淮海戲在解放前統稱“拉魂腔”。是拉魂腔的南路流傳到安徽後得到發展形成。韻為板腔體,保留說唱韻的特色,唱腔(特別是女聲)豐富多采,伴奏以撥絃樂器為主,隨唱腔的變化而變化,自然形成對位與和聲效果。表演以“壓花場”為基礎,有各種舞蹈身段和步法。劇目有大戲五十四出,小戲八十多折。《拾棉花》、《走孃家》等傳統生活小戲更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

安徽省地方戲曲--安徽大鼓

安徽大鼓,流行於安徽省及長江沿岸部分城市。約於清代中葉由山東傳至泗州(含安徽泗縣)後形成。一人演唱,說唱並重,表演者自擊鼓、板。有“南口”、“北口”、“花口”三個流派和“立嗓”、“臥嗓”兩種唱法。各派均吸收當地民歌及戲曲音樂。音樂上為上下句反覆結構,包括上板、慢板、搖板、閃板、緊板、落板等板式。曲目有“段子活”(書帽)和“蔓子活”(長篇)兩種,傳統曲目多唱歷史故事和俠義、公案故事,如《楊家將》、《封神榜》、《水滸》、《包公案》等;現代題材曲目有《敵後武工隊》、《奪紅旗》、《農機嫂》等。

安徽省地方戲曲--安徽琴書

安徽琴書,也叫“淮北琴書”、“泗州琴書”。流行於安徽省淮河、渦河兩岸及合肥等城市。一般認為是由魯西南傳入泗縣後與當地老鳳陽歌等小調結合而成。與山東琴書,徐州琴書有一定的血淵關係。一至數人演唱,伴奏樂器有揚琴、墜胡、三絃、琵琶、擅板。曲調有慢板(四句牌子)、悲調(苦條子)、流水、垛子、鳳陽歌、流水連句(包括大連句、小連句、貫口連句)。傳統曲目有《說唐》、《反唐》等長篇,《水漫藍橋》、《十把穿金扇》等中篇,《鸚哥對詩》等短篇。解放後有不少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如《雷鋒》、《烈火金剛》等。

安徽省地方戲曲--四名推子

四名推子,流行於安徽北部。其唱調接近於鳳陽花鼓的曲牌《花鼓燈》。唱詞基本為七字句,大多四句一節,少數也有多至四十八句一節的。一人自擊竹板演唱,一人以二胡伴奏。曲目都是短篇。戲曲“推劇”系四句推子發展而成。

安徽省地方戲曲--門歌

門歌,也叫“鑼鼓書”。流行於皖中、皖東、皖西一帶。相傳明末即已形成。過去是窮人沿門乞討時的歌唱,故名。因內容多敘述新近發生的事件,即興創作,故又稱“唱新聞”。演唱時以鑼鼓伴奏。唱腔結構簡單,為四句單曲體,分歌頭、歌尾、歌身。歌身可上下句反覆演唱。曲目多同於廬劇,如《白燈記》、《休丁香》等。其曲調對廬劇的某些唱腔有一定影響。

安徽省地方戲曲--安徽琴書

四股弦流行於安徽六安、舒城、肥西、霍山等縣。過去多為盲藝人單口自拉四胡自唱,演唱者右膝下系兩塊響板,顫動擊節,並常以四胡模擬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和風雨聲等,以增加氣氛。解放後也有以演員擊板,另有樂隊以四胡伴奏演唱的。唱腔有“白調”和“樂調”兩大類。前者接近說白,後者又為喜樂、慘樂、憤樂三調,抒情性較強。傳統曲目有《追魚》、《紅燈記》、《雙鞭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