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國寶“馬踏飛燕”沒有正面照?不是它“害羞”,而是太搞笑

武威雷臺漢墓是我國最有名古代墓地之一。這裡不僅出土過各種奇珍異寶,而且數量驚人。在這些珍寶中,以一件東漢銅奔馬最為珍貴,而事情發生1969年9月的一天。這天,武威縣的工人們在挖掘防空洞的時候,突然聽到噹噹的聲音。他們定睛一看,發現居然鋤到了一塊磚,而與之相連的還有一大片磚牆。於是他們就將磚刨開,卻發現下面還別有世界,頓時詫異不已。經過組織緊急磋商,最終決定向政府反映情況。很快,一支考古隊伍就被政府派到了這裡。經過考察,這是在雷臺下面的一處東漢大型磚石墓葬,保存相當完整。考古人員對此不由嘖嘖稱奇,畢竟當時這裡可是盜墓的重災區。這麼一片重要的墓地,沒有被破壞,並且保存完好,這是相當不可思議的事。考古中共發現了:金、銀、銅、鐵等寶貴文物231件,精緻鑄造的人俑99件,同時出土的還有我們的東漢銅奔馬。

為何國寶“馬踏飛燕”沒有正面照?不是它“害羞”,而是太搞笑

東漢銅奔馬有著許多叫法,其中最為朗朗上口的叫法是馬踏飛燕。這件寶物全身發散著綠古銅色的光芒,馬高34.5cm,長45cm。馬的形態逼真,不僅矯健生動,更是呈飛馳急奔狀,右後足則踩在一隻展翅而飛,回首驚視的燕子(或龍雀)上。它不僅表現力極強,而且動作神態完全符合力學原理,如此大小的寶物居然重達15斤!讓人驚歎。這件寶物無論在鑄造、科學、藝術、歷史方面都有著極高的價值,在83年甚至被中國國家旅遊局定為國家旅遊標誌,86年被定為國寶,它還是絲綢之路開拓進取的象徵。

為何國寶“馬踏飛燕”沒有正面照?不是它“害羞”,而是太搞笑

而真正讓馬踏飛燕被廣大百姓所熟知,則離不開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郭沫若。當年如果不是郭沫若先生慧眼識珠,那麼馬踏飛燕也不會有它今天的地位。到了後來,它還被收錄到課本中,將它的形象深深的烙印在孩子們的心中。

為何國寶“馬踏飛燕”沒有正面照?不是它“害羞”,而是太搞笑

但是我們發現,不管在哪裡,我們看到的馬踏飛燕都是以側面角度去展現的,為什麼不給大家看正面照呢?難道是馬和人一樣,拍照拍側臉才是最好看的麼?這話可真沒錯,還真是這樣,大家看了下圖就知道我為什麼這麼說了。

為何國寶“馬踏飛燕”沒有正面照?不是它“害羞”,而是太搞笑

怎麼樣,看完後大家知道原因了吧?這也太搞笑、太喜感了吧。如果大家第一眼看到的是這個樣子,那我估計每個人都嚴肅不起來,捧腹大笑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為何國寶“馬踏飛燕”沒有正面照?不是它“害羞”,而是太搞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