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是不是也有個“一根筋”的孩子?

每天送5歲的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到幼兒園門口臺階的位置,我一定要把接送卡片拿出來,遞到他手上,如果哪天我不小心跨下了臺階才遞送給他卡片的話,就必須重新退回到臺階上,重新遞給他卡片;刷卡進門之後,我們親吻小手的地點一定是在接近樓梯口的草地上,如果進了樓道才想起來親吻小手的話,也必須要重新退回到草地上完成親吻小手的動作,才可以上樓進教室。

你家有沒有這樣一個孩子?

家庭成員擺放牙刷的位置不能更改;先脫上衣,再脫褲子順序不能更改,甚至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親親小臉的位置都不能改變?

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孩子不能接受一丁點改變?

為什麼孩子必須要按照既定程序來?

為什麼孩子在有些事情上這麼不可理喻,甚至到了“一根筋”的地步?

因為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階段。

每個孩子在0~6歲的時候,思維方式是直線型的。孩子每天在特定的時間或者地點做特定的事情,這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這種既定的程序會讓他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會發生什麼,會讓他覺得他和外部環境是有聯繫的,會讓他覺得有掌控感。這種既定程序和秩序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安全感。

為什麼要幫孩子平穩度過秩序敏感期?

孩子每天按照固定的時間起床,固定的時間吃早飯,固定的地點疊放衣物,他們喜歡這種重複的,有規律的生活,這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那麼,當孩子“一根筋”的時候,到底該怎麼辦呢?

1.理解+耐心

我們知道我們的孩子正處於一個相當嚴格的秩序敏感期階段,是他在探知這個世界的一種方式,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只是多給孩子一些理解和耐心。

好多家長都提倡給孩子“成長的自由”,其實,比起“成長的自由”,尊重並理解孩子成長過程中特點更為重要。只要是在不構成傷害的前提下,尊重孩子的既定程序,把他想做的事情再讓他重新來一遍也不是什麼大問題,而這一個小小的舉動卻在構建孩子的安全感的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2.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接受世界本來的樣子

有一位媽媽,在送孩子進幼兒園大門的時候,打了一個噴嚏,孩子就不願意上幼兒園了,必須要求媽媽把噴嚏收回去,再進幼兒園大門。可是,打出去的噴嚏,怎麼能收回去呢?那麼,這位媽媽該怎麼辦呢?這個時候,媽媽就應該蹲下來,看著孩子的眼睛,抱著孩子,幫孩子說出她的感受,是不是媽媽的噴嚏讓今天和每一天有點不一樣了,這樣會讓她很不舒服,然後靜靜的抱孩子一會,等孩子的情緒好了,孩子自然就接受了,雖然媽媽在幼兒園門口打了一個噴嚏,但每天開心的幼兒園生活還是會繼續。

秩序敏感期在0~6歲會持續螺旋式上升的階段,每個孩子在這個階段的時間或長或短,關鍵看家長的回應態度,如果家長一味用強硬的態度對待孩子,孩子反而會更久的停留在這個階段,變現為不可理喻的執拗和倔強,而如果家長對於孩子的這個階段給予理解和配合,孩子的過度則相對平穩。

那麼,讓我們來共同回顧一下:為什麼聽話的孩子忽然變成了一個“一根筋”的孩子,那是因為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到來了。

那麼,平穩度過秩序敏感期到底有多重要:既定的程序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安全感。

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1.理解+耐心;

2.接受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接受世界本來的樣子。

陽光灑到哪裡,花朵就開在哪裡,願我們都能真正的看到孩子,孩子自然就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