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研超廣角手機鏡頭 創業促視網膜檢查普及

發展中國家或偏僻地區的民眾來說,到眼科醫院或診所檢查並不容易。有香港初創企業就研發出獨有的鏡頭及人工智能系列,只要為手機裝上鏡頭或連接至電腦,即可拍下視網膜的情況,供醫生診斷。

“視網膜病變可以說是毫無病症,到發現時,病情一般都已經頗嚴重。做眼底(視網膜)檢驗可以及早發現視網膜問題,治療效果會更好。"雨點光學(Rain Optics)創辦人眼科專科醫生黎浩樺解釋道。

醫生研超廣角手機鏡頭 創業促視網膜檢查普及

OphthoLens僅重125克,卻配備119度超廣角鏡,只要把它套用於智能手機的鏡頭上,即可拍下眼

醫者初心 踏上研發旅途

OphthoLens看起來就像一個平平無奇的黑色小圓筒,重量只有125克,卻配備119度的超廣角鏡頭,只要把它套用於智能手機的鏡頭上,就可以檢查到眼底下三分之二的面積。當連接電腦後,OphthoLens更可以為視網膜拍照,方便紀錄病情,協助醫生診症,儘快識別黃斑、血壓高及糖尿病等,以便及早作出適當的治療。

"我剛接受眼科專科訓練時,已經想研發一個更輕便、更超廣角、更易用的視網膜檢查儀器,改善大家的生活。"就是這個初心,讓黎浩樺於2015年踏上研發OphthoLens的旅途。

黎浩樺作為一位醫生,每天對著最先進的眼科儀器,但要親自參與研發卻又是另一回事。"平時工作接觸到的都是最新的儀器、最好的鏡頭,但問題是怎樣可以把它製造出來?我在工作之餘,就到處找光學零件,踏遍深水埗的地攤和玩具店,過程是非常漫長而且艱難,而要使產品做到醫學級更是難上加難,所有事都是由零開始,例如一枚螺絲的生產規格、鋁合金的種類等,都是靠自己上網、看書。"黎浩樺花了兩年時間摸索,最終於2017年做出OphthoLens的雛型。

醫生研超廣角手機鏡頭 創業促視網膜檢查普及

OphthoLens輕便易用,只要有手機及網絡就可以操作。對於一些居於偏遠地區、行動不變的病人來說,

夫妻同心 逾越營商困難

看世界,要看得清楚,才可活出豐盛人生。黎浩樺感恩在研發路上獲得妻子的全力支持。任職小學教師的林碧華,被丈夫的熱誠感染,最終決定辭掉工作,轉任雨點光學行政總裁,致力把丈夫的研發結果打進市場,她說:"我們研發完後,怎樣才可以幫到人?首先你要量產、要賣出去。要把它商品化、普及化。"

對於兩位從未踏足商界的人,在初創路上遇到重重困難,當中包括如何把私人研究轉為量產,"我四出請教朋友、打電話去不同政府部門和商會,查詢尋找答案。除了生產方面,也要顧及商界的事,例如宣傳、談融資等。我本來是教師,對這方面可謂全無認識,突然要跟創科、投資、醫學界打交道,別說什麼,就連說英語,也要重新學習。"李碧華笑道。

醫生研超廣角手機鏡頭 創業促視網膜檢查普及

由一件零件到成立公司,黎浩樺夫婦都是相互支持迎難而上。在最初研發階段,就連試鏡頭,都要找太太當"臨時

參展參賽覓前路 尋伯樂在港投產

夫妻二人更在產品量產前主動出擊,參與香港貿發局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以及專為初創企業而設的"創業快線"比賽,"自從參加了貿發局舉辦的展覽,大大增加了公司的知名度,讓世界各地買家認識我們。在未量產之前,已有海外用家找上門要訂貨。另外,我們也參加了貿發局的‘創業快線’比賽,讓我們接觸到很多成功企業家,他們給予很多實用建議,啟發我們如何走創業這條路。"李碧華舉例說,比賽的首席評委梁錦松建議他們要發展人工智能(AI)平臺,配合OphthoLens使用,擴闊產品的市場和用途。

最終,黎浩樺憑著自學,推出了第一代的AI系統及OphthoLens手機應用程式。目前,縱使產品仍處於在生產實驗室(production lab)自行組裝階段,距離量產還有一段距離,但二人對業務前景仍感到樂觀。"OphthoLens售價約900美元(約6,100元人民幣),並已接到20張訂單。我們希望將來在香港大規模生產。要量產,就要融資,我們正與幾個投資者在洽談中。"

李碧華一邊解釋,在旁的丈夫黎浩樺投以堅定的眼神並說道:"是困難,但通過參加貿發局的展覽,我們發現原來香港都有生產醫療儀器,都能獲得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認可。所以,港產先進醫學儀器要進軍國際,其實並非完全沒有可能。跟不同人接觸後,才發現我們也有路可走。 "

醫生研超廣角手機鏡頭 創業促視網膜檢查普及

雨點光學行政總裁李碧華說,自獲選為香港貿發局"創業發線"比賽後的十優企業之一,獲引薦商界的成功人士,並得到很多寶貴意見,對公司發展有很大幫助。左圖為李碧華與比賽首席評委梁錦松合照。

樹立榜樣 身教永不放棄

創業,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場事業,一場自我挑戰。但對黎浩樺及李碧華來說,創業是由夫妻變成工作夥伴,為一個安穩的家庭變出很多未知的將來與挑戰。" 一對兒子,一個升小學、一個升幼稚園,要兼顧家庭和公司,實在是很忙。當很辛苦的時候,都有閃過放棄的念頭,想想:‘不如簡單些,還原基本步算了’。"太太說罷,黎浩樺彷佛心領神會,接著說下去:"還好大家想放棄的時刻不同,在一方想放棄的時候,另一方就會鼓勵對方,才能繼續走下去。再者,現時流行STEM教育,與其讓孩子去上學習班,不如我家身體力行做STEM、做創科,不是更好嗎?同時,我更想給孩子立一個榜樣,教導他們做事遇到困難不要輕言放棄。"

"之前,大家收入穩定,上班下班,沒有什麼苦可言。創業後,縱使每日面對不同的困難、挑戰,但突然又有可能有一個機遇,解決到一些困難,令我們開心不已。兩夫妻,因為創業,多了一種同甘共苦的滋味。"說罷,李碧華與身邊的丈夫相視一笑。

記者在採訪當日,拿著OphthoLens問坐在黎浩樺身旁的五歲兒子:"知道這個是什麼嗎?""OphthoLens。""是用來做什麼?""幫人,可以幫到很多人。"一雙小小的眼睛,露出堅定的眼神,彷佛能看到無限遠而廣闊的未來世界。

醫生研超廣角手機鏡頭 創業促視網膜檢查普及

"做老師,可以說是‘鐵飯碗’,很安穩,差不多教了十年書,我都想突破自己,多些色彩,脫離學校,接觸更多人,有更多挑戰。既然機會來了,我都有使命想幫到其他人。"李碧華說,只要踏出第一步接受挑戰,是有機會,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