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都想當畫家,而真正能成為畫家的沒幾個?

小子h


成為畫家是每個畫者的藝術追求,甚至是人生追求,每個人在小時候時,心中都有一個夢想,有些人甚至有兩三個夢想,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究竟這些夢想來源於哪裡呢?更多是來自於書上以及老師對一些畫家的介紹,所以幾乎每個人都在心裡種下了“當畫家”的夢想種子,至於能不能實現當畫家的夢想,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想當畫家的人很多,真正成為畫家的沒有幾個,

繪畫是一門藝術,藝術是人的某項技術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成為了藝術,我們開始學習繪畫時,都是從技巧開始,只有技巧掌握熟練了,才說追求屬於自己的畫風,然後,“技巧”容易模仿,“畫風”卻難以形成,每一個畫者都要經歷模仿別人畫作的過程,


當然了,模仿也要講究方法,有針對性的去模仿,而不是見畫就拿來模仿,比如,西方的那些藝術大師(安格爾、拉斐爾、庫爾貝)在成為大師之前都是臨摹模仿天才藝術家的畫作,因為在看似簡單的一幅畫作中,卻有著豐富的繪畫精髓,比如,筆觸技巧、空間立體分佈等等一些繪畫的章法,

之前有人這樣認為,成為畫家太難的原因是,現在畫畫的人太多了,競爭太激烈了,人們的審美太挑剔了,其實,並不是這樣子的,首先每個時代都有畫家,只是或多或少而已,他們的作品都要符合人們和時代的審美,人的審美是和文化素養有關係的,一個畫者的文化藝術素養還不如一個觀者的話,那麼畫出來的話,就被挑剔了。千萬不要認為,沒畫過畫的人,不懂欣賞畫,如果有這樣的想法,那麼藝術認知就有待提升了,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過了,成為一名畫家依然要靠“天時地利人和”,所謂人和,就是將自己的畫作,適當的宣傳推廣炒作,當然了,自身的藝術功底很重要,只有好作品才能經得起人們的審美,繪畫是“寫生”藝術,優秀的作品離不開用心的“寫生”,而現在很多畫者對於“寫生”都是敷衍了事,或者說,還沒領悟透徹“寫生”的意義價值所在,人生閱歷不足,想象力自然也顯的不切實際,這樣的畫作就沒有深度,又怎麼能成為畫家呢?對吧。



詩夜城主


大多數人選擇當畫家,主要出於兩方面考量。一方面出於愛好,一方面出於職業選擇。

把繪畫作為愛好的人,本身在繪畫方面就有一定的藝術天賦,加上家人朋友的鼓勵,很容易走上繪畫創作之路。他們內心對於繪畫藝術往往充滿著崇敬之情。當然,與此同時也希望因此而改變生命軌跡,夢想走上大師之路。

本身並不一定愛好繪畫的人,而最終選擇從事繪畫行業,大多出於市場考量。他們往往是看中整個行業的發展前景,受利益驅使,選擇從事這個行業。市場本身也會有一定的引導作用。每每看到某一個名人的繪畫作品或者書法作品拍到了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這種蠱惑是非常引誘人心的。驅利而從事此行業也無可厚非。

無論出於何種目的,大成者往往寥寥無幾。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凡從事藝術創作的人,往往需要承受孤獨。因為藝術創作之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斷積累,不斷沉澱,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才有可能開闢出一條屬於自己獨特的藝術道路來。如果只是單純的複製其他藝術家的創作,那隻能是畫匠,而不能成為畫家。大多數人因承受不了這份孤獨,而最終選擇放棄。

繪畫實際上是貴族藝術,沒有一定的財力作為支撐,盲目選擇從事這份職業,實際上是很受傷的。我們知道的許多大畫家,未成名之前,生活都很窘迫。為什麼窘迫?原因也很簡單。購買繪畫材料需要一大筆開支,如果沒有別的收入來源,很容易讓自己陷入財務危機。

當然,也不是絕對的。除非你天賦異稟,年少成名,可以讓自己儘早拜託困頓生活,如此最好。

總之,精神與物質的雙重滿足,是成為一個畫家的前提。撇開這個前提談繪畫藝術或者繪畫成就,絕對是耍流氓。






半塗先生


畫家,何為畫家?

畫家是指專精繪畫(如圖畫、圖案)的人,是專門從事繪畫創作與研究的繪畫藝術工作者。

畫家是需要沉澱,需要不斷的學習,需要勤奮而忘我地工作,然後用傳世之作的標準苛求自己,把作品推向極致的人。這樣的過程,非常的殘酷,非常的寂寞,也非常的無趣。

在努力成為畫家的路上荊棘滿滿,慢慢的就有人為了五斗米放棄,有人為了別的誘惑放棄,也有人剛會皮毛,便沾沾自喜,忘了學習,止步不前。

藝術來源於生活,來源於自身的修為,不去經歷,修行,怎麼可能成功。

放棄後,很多會畫畫的人,他們都只是成為了一個愛畫畫的興趣者罷了,稱不上畫家。

畫家之難,難於上青天。能受其苦者,必是心志堅定,嚴於律己之人,所出畫作也必是傳承經典之作。






bigstuff


學繪畫最能充分發揮個人想象力……

幼年兒童天真無暇,活潑可愛……我不贊成過早的對孩子框架式的教育!1+1=2永遠是教條,屬於死記硬背,過早的填塞往往壓抑了孩子豐富的想象。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無憂無慮天真浪漫,如果過早負擔式早教對兒童是一種摧殘!孩子一但厭惡了學習,終身都會受到影響。


繪畫是早教最好的啟蒙,豐富的色彩能給孩子帶來不同的感受,充分展示其內心世界。畫小鳥魚蟲、藍天白雲、花花草草,讓孩子在自由的世界人氣翱翔……

畫家是一種職業,享有印鈔機的雅號。多數人都難以擺脫傳統的束縛,對孩子實行常規教育,如果自幼專門學畫,現實中非常稀少。

成為真正的畫家需要天賦與機遇,尤其是名師指點得靠緣分。為什麼當世大畫家的作品非常昂貴?物以稀為貴的法則,就決定了頂級畫家始終是鳳毛麟角……



濛濛,長大後幹什麼?

我要當畫家!

為什麼?

當畫家可以不幹活,省的每次刷碗,你就和媽媽石頭剪子布……


雨安居士1


首先這要看你怎麼定義畫家這個詞。是隻要會畫畫就是畫家麼?可是早在100多年前現代藝術家們已經極大的拓展和顛覆了“畫畫”這個概念。如果說塞尚“不會畫畫”是藝術界對新理念的不能理解。那麼亨利·盧梭一輩子是個收稅員,退休後才開始畫畫自娛,無論是從技巧還是知識上看,他確實是不會畫畫的。但是他的畫作卻不斷被畢加索收藏,甚至把他奉為老師。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無論你是否會畫畫,只要你在畫/創作,都可以自稱是個畫家/藝術家。

那麼,從另一個角度看,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的人很多,但是能夠僅僅依靠藝術創作得來的收入維持生活的有幾個呢?這就很少了。我一直認為,只有能靠藝術/畫畫吃上飯的才叫職業藝術家/職業畫家。但是,我們依然以亨利·盧梭為例,他生前絕大部分時間被定義為收稅員,既沒有系統學習過繪畫,也不能以繪畫為生,畢加索在一家雜貨店裡買到他的畫,只賣五法朗——那基本上就是一張舊畫布的價格。可是他死後一直被人稱為藝術家,並且是現代藝術的巨星。

綜上所述,我不太同意“成為畫家/藝術家的人很少”,這種說法。事實上在文藝青年群體裡,大部分人都曾經或在未來某一個時段會進行一些藝術創作(各種形式)。我以為當他們進行創作的時候,就是藝術家。但是,大部分作品只是有些靈感,缺乏技巧、知識、真正的才華,以及不斷深入下去的堅持,更重要的是堅持下去的條件和決心。所以,最終成為能夠靠藝術吃飯的人非常少。而無論是不是職業藝術家,能在藝術史上留下名字的更少。





Ciao喬


畫家最為一種藝術要求很高的職業,的確是需要相當大的真才實學才行。

除了不斷地練習基本功以外,還要有相當高的藝術鑑賞能力和繪畫表達能力。


也就是說僅僅自己認為畫的好不行,得讓社會認可,或者將來的社會認可。

畫家很尷尬的地方在於沒有成名前很難得到社會得到認可,甚至說許多大師級別的畫家他的藝術造詣過於超前,當下的人理解不了,在後來某某年後才被大眾熟知和認可甚至追捧。


這其中的原因在於真正做藝術的不懂如何迎合市場或者懂得炒作自己,而很多藝術家甚至變成了僅僅是能畫。畫的好而已。真正畫值錢不值錢或者藝術價值多高是由市場和人為兩項因素決定的。

但是作品過硬還是最根本的因素。


悠悠我心愛葡萄


我從小喜歡畫畫,非常非常熱愛!從來沒有想過當什麼家。畫了四十多年,一路走來,同行人認識無數也只是一個專業,愛好,有的只是職業。沒有那個老師說,要當個畫家。各人愛好不同,只是職業,愛好。畫家以畫為家。也有業餘愛好。那個行業也是為了生活而生活。只是職業愛好不同而己!你不進入這個藝行,完全不知行內的思維。藝術評價,是欣賞人們給予的,而不是自認為的。





袁德喜畫家


這“題目”本身有誤:有那一組 數據 顯示有很多人想當畫家?


湛藍15913532825


畫畫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要經過漫長的時間,在能有的成績。再一個是,畫不比其它東西,消費量不大,沒有名氣的畫,再好也沒有價值,只一張費紙。所以也沒更多的人去重視。只忙於尋找各經濟效益快的工作,來養家餬口,這是完全真實的。


快樂25225


很多東西都需要時間來證明,好比是開飯店,你憑什麼在眾多的餐館中脫穎而出?畫畫亦是如此,你得有自己的東西拿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