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父辈事业,云南90后“咖二代”走出自己的精品咖啡之路

“咖二代”,我们亦可以把他们称作“新咖啡人”,指代那些接过父辈事业,投身于咖啡领域,小心打理着自己咖啡梦想的年轻一代。

在刚落幕的第二届普洱国际精品咖啡博览会上,我们见到了三位云南90后“咖二代”,和他们聊了聊与咖啡的不解之缘,以及关于咖啡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他们之中,有的接触咖啡不到2年,有的留学国外,为了父辈的咖啡梦想回到家乡。他们摸索着,试探着,前行着,为的就是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咖啡之路。

接过父辈事业,云南90后“咖二代”走出自己的精品咖啡之路

漫崖咖啡张芮

“转向精品咖啡是大势所趋”

在欧洲留学,让张芮对各国咖啡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2017年从意大利锡耶纳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回到普洱,协助家人管理漫崖咖啡庄园,现任市场部经理。

漫崖咖啡庄园建于1997年,由张芮母亲创立。张芮称,自己是被母亲的咖啡情怀所打动,才决定从事咖啡行业。漫崖咖啡庄园占地万亩,从单一的咖啡种植,发展到拥有完整的咖啡加工生产线,现已完成从第一产业的农业向工业跨越,逐步转向咖啡师培训等文化教育内容。

紧跟国际步伐,漫崖使用区块链技术管理庄园。对部分咖啡树进行24小时拍摄,一方面以此了解整个种植基地的状况,另一方面,也能向消费者展示咖啡的生长环境与过程。2018年,漫崖咖啡庄园曾以360元/公斤精品咖啡的价格与香港采购商成交,据了解,这个价格在云南本地精品咖啡市场是比较有优势的。

张芮表示,虽然普洱良好的自然环境保证了本地咖啡的品质,但是加工技术与工序也十分重要,精品咖啡生产需要更高水平的技术。同时,消费者不会降低对咖啡品质的要求,从商业豆转向精品是大势所趋。

孟连县富岩信岗茶咖庄园赵梅

“精品豆给咖农带来更高的收入”

“我们庄园很远很偏,但是客户愿意来这边。一个咖啡界很有名的北京品牌去过庄园好几次,非常喜欢我们的豆子。”赵梅说,近几年咖啡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的庄园以前专注于商业豆,现在生产精品豆,不仅人工采摘的成本变高,对咖啡品质的要求也更高,但精品豆可以给咖农和咖企带来更高的收入。

接过父辈事业,云南90后“咖二代”走出自己的精品咖啡之路

赵梅是佤族,来自孟连县富岩信岗茶咖庄园。庄园种植面积2600多亩,现已投产2000多亩,年产量160吨。赵梅家人从2003年开始种植咖啡,之前以商业豆为主,2017年开始经营精品咖啡。

庄园由赵梅与家人一起管理,所产咖啡于2018年获得云南咖啡生豆大赛优秀奖及全能奖,在2019年的比赛中也名列前茅。

赵梅主要负责庄园精品咖啡加工处理。她之前学的是服装设计,因为父母年纪大了,作为长女的赵梅子承父业,于2017年回到庄园。在老一代人咖啡情怀的影响下,她渐渐领略到咖啡的美,逐步喜欢上咖啡。

赵梅说,“这次咖博会是个很好的平台,给我们带来了国内国际最新的咖啡种植加工技术。庄园利用新技术加工咖啡,咖啡质量大幅提高。同时,通过咖博会,越来越多人认识了我们。”

接过父辈事业,云南90后“咖二代”走出自己的精品咖啡之路

普洱天骄越蓝山咖啡伍丽莎

“咖二代没有谈情怀的资本”

伍丽莎来自普洱天骄越蓝山咖啡有限公司,毕业于荷兰Fontys大学市场管理系。在她的心里,“咖二代没有谈情怀的资本,但没有情怀,在这个产业走不远,因为本土咖农面临许多现实的问题,如劳动力缺乏、天气变化影响咖啡生长等等。”

80年代,云南开始大规模引进咖啡,当时借鉴哥伦比亚的种植方式。发展至今,哥伦比亚已经实现流水线运作,还能对果皮等进行再加工,更加环保高效。而云南还在实行露天重劳动力手工种植,整个过程相对来说比较不可控。现在国际市场低迷,云南咖啡要发展,需要闯出一条自己的路。

接过父辈事业,云南90后“咖二代”走出自己的精品咖啡之路

面对全球市场咖啡价格低迷的现状,伍丽莎说,“虽然长路漫漫,但是咖农不会害怕退缩,因为咖啡生产的春天即将到来。”

她表示,绝大多数咖农不把咖啡当生意,而是真想把咖啡种好。咖啡市场从商业豆到优质豆到精品豆转变,要求咖农随消费者需求变化不断学习和提升,但“即使没人要求,我们也想做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