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一味 ·北京篇 ,老北京雜醬麵

一城一味 ·北京篇 ,老北京雜醬麵

一城一味 ·北京篇 ,老北京雜醬麵

北京,自春秋戰國以來一直是中國的北方重鎮,先後有遼、金、元、明、清五朝建都於此,漢、滿、蒙、回等各族人民大量在此定居,是一個多民族不斷融合的地方。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從飲食上講,北人在南下的過程中也將其飲食習慣帶著南下,加之北京的地理氣候環境,心理上的“禦寒”奠定了北京飲食的主基調,老北京形成了以北人生活習俗和飲食習慣為主的,偏以牛羊肉等肉食和麵食為主的飲食構成,同時將燒、烤、炸等烹飪方式加以普及。

一城一味 ·北京篇 ,老北京雜醬麵

整體而言,北京飲食是一個“北食南化”、“南食北上”的融合過程。到明清時期,就已經形成了薈萃百家、兼收幷蓄、格調高雅、風格獨特、自成體系的“北京菜”。

一城一味 ·北京篇 ,老北京雜醬麵

北京菜的基本特點是:選料講究,刀工精湛,調味多變,火候嚴謹,講究時令,注重佐膳。

北京菜的烹調方法全面眾多,以爆、烤、涮、熗、溜、炸、醬、拔絲、白煮、瓤等技法見長。口味講究酥脆鮮嫩,清鮮爽口,保持原味,並且要求做到色、香、味、形、器五方面俱佳。

一城一味 ·北京篇 ,老北京雜醬麵

在北京的飲食文化中,餐桌規矩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京人在餐桌上頗為講究,比如吃飯時不能將筷子插在盛著米飯的碗裡,不能吧唧嘴,喝湯時不能出聲音,也不許用筷子敲打飯碗……這些都和歷史文化息息相關,極具傳統特色。

一城一味 ·北京篇 ,老北京雜醬麵

作為六朝古都的北京,歷來是文人雅士聚集之處,他們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在千百年的歷史上,留下了數不清的風雅故事。

民國年間,隨著城市的發展,不僅有更多的美味出現在大街小巷,還有眾多知名學者和文化名流,匯聚於此。他們在著書立說的同時,也像普通市民一樣,流連於大大小小的餐館,留下了諸多關於美食的記載。

一城一味 ·北京篇 ,老北京雜醬麵

張恨水·松柴烤肉

名作家張恨水非常喜歡松柴烤肉。他在《說北京》的文章中,也提到過老北京秋日的特色美食:松柴烤肉。他對此道美味感觸頗深:“現在街頭上橙黃橘綠,菊花攤子四處擺著,嘗過這異味的人,就會對北平悠然神往。”

梁實秋·羊肉燒

出生在北京的梁實秋,特別愛美食,當時在北京很多飯店、餐館可以找到他的足跡。他喜歡吃羊肉,但是家裡不讓羊肉進門,解饞只能上餐館。於是他的筆下就常出現吃羊肉的場景,平實的文字勾勒出充滿韻味的北京市井風俗。

一城一味 ·北京篇 ,老北京雜醬麵

一城一味 ·北京篇 ,老北京雜醬麵

王世襄·炒蝦仁

收藏家王世襄年輕的時候,經常在京城尋吃,品嚐各級飯莊的美味。而且每次幾乎必點炒蝦仁,這道菜勾芡後味道醇厚,蝦仁鮮嫩,令他欲罷不能,回味無窮。

一城一味 ·北京篇 ,老北京雜醬麵

老北京雜醬麵 ★

老北京炸醬麵,一道經典的中式麵食,由菜碼、炸醬拌麵條而成,流行於北京 、河北等地。炸醬麵的關鍵就在這炸醬上,醬的搭配選擇都有準確要求,而且要小火慢熬才能做出想要的味道。

今天,就分享這道經典美食的美味做法。

一城一味 ·北京篇 ,老北京雜醬麵

- 食材 -

豬五花肉 500g 甜麵醬 適量

豆瓣醬 適量 料酒 適量

蔥薑蒜 適量 香菇 6顆

胡蘿蔔 1根 土豆 2個

- 步驟 -

1、醃豬肉

五花肉去皮,切丁;加入薑末,料酒醃製備用。土豆,胡蘿蔔,香菇洗淨,切丁備用。

一城一味 ·北京篇 ,老北京雜醬麵

2、炒制配料

中火,鍋中倒入適量花生油加入肉餡翻炒,加入麵醬,豆瓣醬繼續翻炒,待肉餡全部上色,加入切好的蔬菜丁、熱水,收汁,出鍋。

一城一味 ·北京篇 ,老北京雜醬麵

3、煮麵

煮好面,過冷水,舀上一勺炸醬,配上黃瓜絲,即可食用。

一城一味 ·北京篇 ,老北京雜醬麵

一城一味 ·北京篇 ,老北京雜醬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