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武狀元文進士江伯虎,弟弟武榜眼,聯袂書寫武林傳奇

福州永泰,古稱永福,山青水秀,地靈人傑。南宋乾道年間,因邑人蕭國樑、鄭僑(今屬仙遊)、黃定(今屬福清)連續三科蟬聯狀元,名聞天下。永泰也是著名的武術之鄉,宋代柯熙、江伯虎、黃東叔相繼武魁天下。今天就來介紹下武狀元江伯虎的傳奇故事。

永泰武狀元文進士江伯虎,弟弟武榜眼,聯袂書寫武林傳奇

南宋武狀元江伯虎雕像

江伯虎,字君用,福州市永泰縣丹雲鄉人,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辛丑科武舉第一人,該科共錄取武進士44人,同科文狀元為黃由。江伯虎狀元坊原立在永福縣八都(今永泰縣丹雲鄉)。

江伯虎,原名江地強(也作江南強)。放榜時,孝宗皇帝御賜名“伯虎”,希望他在抗金戰場上勢如猛虎,奮勇殺敵,收復故地。

永泰武狀元文進士江伯虎,弟弟武榜眼,聯袂書寫武林傳奇

武魁

孝宗皇帝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為了振奮軍心,朝廷頒佈了《補官差注格法》,給予從軍的武進士優厚待遇,武狀元的階秩由原來的第五十階提升到第四十六階,並規定武狀元從軍任“同正將”,待遇與正將同,統兵在千人左右。如果任滿五年,又遇正將出缺,即可轉正;如果沒有空缺,本人同意,可改任諸軍計議官(參謀)。但江伯虎對從軍缺乏熱情,他要求朝廷將自己的檔案按不從軍處理。

淳熙十一年(1184年),江伯虎又參加了“鎖廳試”(指現任官員參加科舉考試),並一舉得中。朝廷授以大理評事之職,此官階等同於當年文狀元的品階

永泰武狀元文進士江伯虎,弟弟武榜眼,聯袂書寫武林傳奇

江氏宗祠

江伯虎先登武魁,後登文舉,文武雙全,名噪一時。當時朝廷推廣《武經七書》(包括《孫子》《司馬法》《尉繚子》《六韜》《吳子》《黃石公三略》和《唐李問對》),作為武學必修課,由學者施子美編撰《施氏七書講義》進行教學。

但儒家學者堅持倫理道德,否定兵家的“詐道”和“見利而動”,詆譭孫子其人其書。為此,施子美找到了江伯虎,請他為《施氏七書講義》作序。江伯虎欣然答應,給予講義很高的評價:“施子美為儒家流,談兵家事,為孫、吳之學者多宗師之。”

永泰武狀元文進士江伯虎,弟弟武榜眼,聯袂書寫武林傳奇

《武經七書》

江伯虎官終朝散郎,他最大功績是刻印出版了《施氏七書講義》。該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武經七書》註解本,開後世兵書標題講章之風氣,在中國兵學史上頗有影響。

江伯虎弟弟名叫江伯夔,字君俞,賜名江伯龍,是淳熙十四年(1187年)武舉榜眼,入仕後曾任閤門舍人,官終東南第十將。

江家兄弟出身偏遠山區,通過不懈拼搏,演繹了兄狀元弟榜眼的武林傳奇,傳為佳話。

永泰武狀元文進士江伯虎,弟弟武榜眼,聯袂書寫武林傳奇

永泰莊寨

(作者簡介:林興華,筆名琪翔,高級編輯,歷史學學士,文學碩士,今日頭條號“東南新華”,代表作《福建狀元的那些事》《尋找南少林》《西部娃的渴求》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