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甘露之變的失敗告訴世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周密的計劃是做事成功的基礎。一個團隊也好,一個普通人也好,做事都要有計劃,越是重要的事計劃越應周密。做什麼、不做什麼,先做什麼、後做什麼,粗做什麼、細做什麼,資源如何配置等等,都要依據實際情況計劃周詳。沒有周密的、切實可行的計劃,要很好地完成一件事幾乎是不可能的。唐朝的“甘露之變”之所以失敗,原因之一就在於沒有周密的計劃。

唐朝甘露之變的失敗告訴世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唐穆宗以後,宦官掌大權

唐朝的皇帝由宦官擁立,是在唐穆宗以後的事。宦官能夠擁立誰為皇帝,可見宦官的權力有多大,連皇帝的命運都掌握在他們的手裡。唐穆宗的兒子即位後的第二年,各地推薦的舉人到京都應試。有一個舉人叫作劉蕡,膽子比較大,又有文采,在試卷裡公開反對宦官掌權,認為若要安定,應該排斥宦官,把權力交給宰相,把兵權交給將帥。

考官將這份試卷拿在手裡,爭相傳看,對其讚不絕口。覺得這位舉人不但文采好,而且說起道理非常精闢,是篇難得的好文章。但是真正到了決定錄取的時候,誰也不敢表示要錄用他,因為錄取了劉蕡,就得罪了掌權的宦官們,考官們自己的飯碗也就不保了。

結果就是跟劉蕡一起來參加考試的二十二人都中了,而劉蕡卻落了選。有目共睹,劉蕡是大家公認的傑出人才,這次因為說了些正直話而落選,大家都覺得他委屈。

唐朝甘露之變的失敗告訴世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傀儡皇帝得兩名得力助手

在宦官操控下做愧儡的唐文宗,自己也很生氣,他內心是極力想除掉這些宦官。有一次,唐文宗生了一場病,急於找醫生。正好宦官頭子王守澄手下有個官員叫鄭注,對看病非常有研究。王守澄便把他推薦給唐文宗治病,鄭注果然醫術高明,文宗吃了他的藥,病便一天天好了起來。唐文宗很高興,於是召見了鄭注。言讀舉止中,唐文宗發現鄭注口齒伶俐,是個很有才幹的人,就把他提拔為御史。

鄭注的朋友李訓,是一個不得志的小官員。一聽說自己的朋友得到了皇帝的重用,便立馬帶了重禮去見鄭注。此時鄭注正好想找個幫手,就請王守澄把李訓推薦給文宗。李訓也得到文宗的信任,後來竟被提升為宰相。

唐朝甘露之變的失敗告訴世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三人密謀將宦官頭子除掉

李訓、鄭注兩人取得了唐文宗的信任,文宗把自己想除掉宦官的事告訴了他們。他們於是就和文宗秘密商討,如何能夠消除王守澄的大權。他們打聽到王守澄手下有個宦官叫仇士良,跟王守澄有矛盾,就請文宗封仇士良為左神策中尉,帶領一部分禁衛軍。接著,李訓又解除了王守澄的兵權。王守澄失了其兵權,就容易擺佈了。最後,唐文宗給王守澄一杯毒酒,把他殺了。

宦官頭子王守澄被除掉了,接下來就是要除掉仇士良了。李訓經過一番策劃,聯絡了禁衛軍將軍韓約,決定動手。封建王朝最講迷信,一天唐文宗上朝,韓約便上奏說禁衛軍的大廳後院,一棵石榴樹上,昨天夜裡天降了甘露。皇帝與文武百官一聽,這可是好兆頭。李訓當即帶領文武百官向文宗慶賀,還請唐文宗親自到後院觀賞甘露。

唐朝甘露之變的失敗告訴世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計謀慘敗,死傷千人

唐文宗命令李訓先去察看,李訓裝模作樣到院子裡去兜了一圈回來說,不是什麼甘露,皇帝應該派人重新檢查一下。於是唐文宗就命令仇士良帶領宦官去察看。仇士良叫韓約陪著一起去,韓約走到門邊,顯得十分緊張,臉色變白。仇士良發現這個情況,覺得事情不對,問韓約說:“韓將軍,您怎麼啦?”

正說著,一陣風吹來,吹動了門邊掛的布幕。仇士良發現布幕裡埋伏了很多手持武器的兵士。仇士良大吃一驚,反應過來,連忙退出,奔回唐文宗那裡。李訓看到仇士良逃走,立刻命令埋伏的衛士趕上去。仇士良和那些宦官也不是吃素的,先把皇帝搶到手,拉進轎子裡,抬著便跑。李訓上前阻止,被一個宦官一勾拳打倒在地。仇士良趁機扶著文宗的轎字,跑進內宮去了。

唐朝甘露之變的失敗告訴世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李訓預謀失敗,知道大事不妙,只好從小吏身上討了一件便衣,化裝逃走。仇士良立即派兵出宮,大規模逮捕一些參加預謀的官員,把他們全部殺害。李訓東奔西逃,走投無路,最終還是被殺。鄭注正從鳳翔帶兵進京,得到宮中消息,想退回鳳翔,不料也被監軍的宦官殺死。唐文宗和李訓、鄭注策劃的計謀徹底失敗,在這次事變後受株連被殺的有一千多人。歷史上把這個事件稱為“甘露之變”。

唐朝甘露之變的失敗告訴世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計謀失敗是必然

李訓除掉王守澄,是用了引虎驅狼、以毒攻毒的陰謀,這種陰謀讓李訓等人嚐到了甜頭,便得意忘形。他們進而打算繼續用陰謀之術除掉仇士良,但仇土良卻並不像王守澄那樣不堪一擊。甘露陰謀的失敗在於李訓、鄭注期望通過陰謀計繞幸獲勝,因而對於整個事件缺乏嚴密、周詳的計劃和佈署,而他們又不具備威望、號召力和凝聚力,亦不具備審時度勢的能力,所以失敗也是必然的。

唐朝甘露之變的失敗告訴世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細節是和計劃密不可分的一個最重要因素。細節始於計劃,計劃同時也是一種細節,是很重要的細節。在你制定計劃時,應對所要進行的事情的每一個環節做出深入細緻的規劃,保證每個環節都有一個目標,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每一個流程、每一個動作,都要進行量化,都要從細節去分析。計劃做得越周密,細節做得越到位,做起事情來就越得心應手,越容易取得成功。由此可見,細節不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力,細節決定修養,細節體現藝術,細節隱藏機會,細節凝結效率,細節創造效益。

唐朝甘露之變的失敗告訴世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制定一個詳細、周密的計劃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你從容地應對和解答事情的未知數,幫你把事情的細節不斷量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