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可通過唾液氣味篩查口腔癌「腫瘤小報」NO.2

本文來源:中國腫瘤時訊,ID:oncology_doconline

微信公眾號後臺回覆:“入群”,進入中國腫瘤時訊粉絲群,還有福利紅包~

我國乳腺癌發病率在女性癌症患者中位居首位,其轉移與復發是導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設計了一種雞尾酒遞藥策略:通過構建時空可控納米粒,將針對普通腫瘤細胞的化療與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整合起來,為進一步改善乳腺癌治療效果提供了一種新思路。(來源:中科院之聲)


新技術可通過唾液氣味篩查口腔癌「腫瘤小報」NO.2

2【瀋陽人民的福利來啦】

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與北京腫瘤醫院技術合作正式啟動。北京腫瘤醫院將在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建立專家工作站。專家團隊通過駐站工作、技術指導、科研合作、專家坐診等多種方式,為遼瀋腫瘤患者帶來更多先進診療技術,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同時建立了腫瘤防治遠程醫療協同平臺,由兩院專家共同進行腫瘤多學科聯合會診,深入探討臨床疑難病例。雙方還將建立雙向轉診通道,打造從線上問診到線下治療的一站式診療服務模式,為沈城百姓提供高效、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來源:遼寧日報)

3【90後女生每天給八旬奶奶網上買菜盡孝】

90後上海姑娘張小姐在北京工作,堅持每天給住在上海的奶奶網購新鮮蔬菜。原來她的奶奶已年逾八旬,曾患結腸,需要多吃新鮮蔬菜。她在淘寶上下單,蔬菜當天就能送到家。“從小是奶奶帶大的,等自己長大了以為能回報奶奶,卻連陪伴在身邊都做不到,每年回上海也就有限的幾次,這輩子不知道還能跟奶奶見幾次。”張小姐說。(來源:梨視頻)

4【新技術可通過唾液氣味篩查口腔癌】

近日,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最新發明了一項技術,可通過唾液的氣味篩查口腔,將來有望發展為一項簡易早期診斷口腔的方法。據悉,這項技術能檢測出唾液中反應口腔特徵的27種氣味標記物,這些標記物實際上是人體排出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研究人員能根據其中12種成分的變化情況快速判斷有無口腔。研究小組認為,採集唾液測試對於被測試者沒有負擔,是一種便利的口腔篩查方式,將來有望應用於口腔診斷技術和設備的研發,也有可能通過分析唾液氣味的標記物排查其他類型症。(來源:新華網)

5【白血球攻擊細菌的過程(中文字幕)】

無論任何時候發生任何事情都請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因為此時此刻有數以億計的細胞在愛著你。(來源:Nature期刊中文摘要)

6【揭秘“術中喚醒”:通過聊天“導航”精準切除腫瘤】

北京天壇醫院的手術室裡,一名腦部腫瘤患者被“術中喚醒”,開始與醫生進行溝通。邊聊天邊手術,腫瘤被成功切除。(來源:人民日報)

7【前方高能,請謹慎打開】假體個性化顱面修補術,造福更多的患者,讓腫瘤患者重新擁有自信心

眼眶假體,非常適用於髮際外的面部缺損、腫瘤病變置換,將使患者的面容恢復到正常形態,完美解決了傳統顱面修補存在的美容問題。(來源:醫學界)

8《生命最後的讀書會》

這本書是作者與母親的親身經歷,筆觸溫暖,整本書不只是對母親的追憶,也是愛書人的饗宴。

“書是人類最有力的武器”,它對抗惡、死亡與恐懼。

內容簡介:在得知母親胰腺癌晚期後,威爾一直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件事並自然地跟母親溝通。偶然的一天,他們開始閱讀同樣的書,為了在母親之後的化療中兩人可以一起探討這本書。兩個人的讀書會就這麼開始了。(來源: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團委 )


新技術可通過唾液氣味篩查口腔癌「腫瘤小報」NO.2

9【獲取腫瘤基因信息的“捷徑”】

循環腫瘤DNA是癌細胞死亡時釋放的遺傳物質,它所包含的基因信息,幾乎能代表患者體內所有腫瘤的信息。如今,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Yongqian Shu和同事們,開發了一種在血液樣本中就能檢測循環腫瘤DNA突變的方法。 (來源:Nature自然科研 )

10【為他發條新聞!】

林俊德,中國工程院院士,入伍52年,參與了中國全部45次核試驗。當被確診為癌症晚期,他問醫生:“如果做手術,有沒有可能醒不過來,我可就沒法工作了…”當得知有可能性,他拒絕手術,堅持工作。2012年5月31日,林俊德與世長辭。今年,他成為全軍掛像英模!致敬!(來源:央視新聞 )


新技術可通過唾液氣味篩查口腔癌「腫瘤小報」NO.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