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機數量已經位列世界第二的中國,為何還運轉著400餘架二代機?

engrossment


這400架二代機被替換掉是早晚的事情,這個毫無懸念,之所以運轉著他們除了便宜沒有太多更強的優勢。為什麼不立即退役掉的願意主要就是2個:1.還能用。2.完全替換需要花錢花時間。下圖為“飛豹”機隊,其實嚴格意義上說這不是戰鬥機,是戰鬥轟炸機,但是也是要被替換掉的。

中國目前保留的二代戰鬥機主要就是殲-7和殲-8這兩種,總數量差不多在400架左右,相比於現在的殲-10、殲-11、殲-16這些新一代戰機肯定是大幅度落後的。但是這不代表他們就是50年代那種“老傢伙”,他們都是經過多次“魔改”的新二代機,魔改程度跟59不相上下。目前使用的殲-7G可以打近距空空彈、有頭盔瞄準,與Mig-21-9X同是Mig-21系列戰機中最高層次。尼日利亞前些年還購買了殲-7NI,可對空也可對地。而殲-8F已經使用了平板裂縫天線雷達,還可以打PL-12這類主動雷達中程空對空導彈,雖然落後但是也是有一定實力的。

先說下第一點:還能用。上面我們也說,殲-7G和殲-8F都是魔改版的,殲-7G是2006年才裝備部隊,到現在才13年,停產已經是2010年以後的事情了,可以說正值“壯年”。而一架戰鬥機的壽命在維護給力的情況下可以服役到20-25年,這樣殲-7和殲-8在本身不是太過落後的前提下下依舊可以繼續服役,在三代機未到位前繼續保持現有編制,維持飛行員正常訓練。而我國領空領海由於面積實在太大,在三代機數量不足的情況下依舊可以讓他們執行巡邏、搜索等任務,況且二代機使用成本很低,比較合算。下圖為日常巡邏的殲-8F

第二點:三代機產能不足且價格昂貴。我們都知道三代機的性能遠遠高於二代機,但是帶來的是價格昂貴。一架重型的殲-16多用途戰鬥機價格超過6000萬美元,而殲-20的單價更是超過1億美元,而中國需要將超過1500架戰機在短時間內全部更新經濟壓力實在是太大,只能分配到每年當中。而且三代機的生產不像二戰那種螺旋槳飛機一天幾十架,一條三代機生產線一年的產量恐怕只有十幾架,即便開3-4條生產線也要只有50架左右產量。自殲-10服役以來中國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已經擁有超過1000架三代機,剩下這幾百架(包括飛豹戰轟和三代蘇-30的更換)也會在5-10年內完成。


雛菊西瓜Peterpan


為啥?因為有啊?還沒有到保質期,還沒有到退役的時候,就這麼扔了不可惜嗎?實際上,截止到2012年,我國的殲8IIM最後一批才完成了生產,我國當初從來沒有預計到自己能夠發展的這麼快,實際上包括我國自己都沒有做好如今這麼強大的準備,因此當時我國就這麼生產了大量的二代機,誰讓我們對手那麼強呢?


可是如今我們的第四代戰鬥機已經有了1000架左右了,這些二代和三代飛機卻還在大量的服役,還有近600多架沒有退役,他們目前起到的作用其實也不少,比如第一個就是維持了日常巡邏的密度和強度,畢竟這些飛機用起來便宜,性能也足夠巡邏和警戒所需,也能夠對一些進入領空的飛機進行查證。


然後像殲8IIM和飛豹這樣的新國際標準3代飛機目前還可以大量的用於前線攔截和緊急升空等情況,這些飛機飛行速度較快,還能用來對敵人的攻擊機、運輸機、偵察機、轟炸機等進行攔截,還能夠打擊敵人的直升機和無人機等飛行器,因此作用還是有的,實戰的價值也還是有的,實際上,我國經常在主要壓力方向上佈置大量的第二代和三代飛機,這樣就是為了保障隨時出動的密集度。


其次他們可以用來培養飛行員,這些飛機還可以對飛行員的駕駛技術和作戰技術進行訓練,畢竟昂貴的第四代和五代飛機用來培訓這些新手太奢侈了,第三代和第二代飛機使用價格低廉,而且造壞了也不心疼,就讓這些新手可勁造,而且這些飛機還能超音速、二倍音速飛行,能夠使用武器彈藥,是真正的戰鬥機,飛行員可以在上面體驗到教練機帶不來的實戰感覺,這樣的感覺非常重要。


最後,這不是他們還沒有到退役期呢嘛,急啥啊,有了奧迪就不要哈弗了?不是吧。。。


海事先鋒


首先提一點,我國現在的二代機主要是殲7系列和殲8II系列。然後還有部分殲教7承擔飛行訓練任務。

好了,言歸正傳,之所以還有這麼多的二代機服役,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三代機數量嚴重不足;現有二代機還有三代機不能完全取代的用途;在不重要的任務方面使用二代機,節約三代機寶貴的飛行時數;在三代機不足的特殊時期,保證飛行員有足夠的飛行小時數,保持技戰術水平不下降。下面,我們一一分析;



三代機數量嚴重不足


我軍三代機數量雖然是世界第二,但是數量上遠遠不能滿足我國國防需要。我軍三代機總數超過一千架,但這是海空軍加起來的數量。而美國光海軍11艘航母的艦載戰鬥機數量就超過500架,算上海軍陸戰隊,整個美國海軍戰鬥機數量超過1200架。美國空軍(包括空軍現役部隊、空軍預備隊,美國空中國民警衛隊)擁有超過1700戰鬥機(其中四代機超過300架,數據截止2018年底)。也就是說美軍三代機(包括四代機)總數將近3000架。中國國土面積比美國更大,但三代機(包括四代機)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數量嚴重不足。這是我軍還不能完全退役二代機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現有二代機還有三代機不能完全取代的用途


我軍現有的二代機主要是殲7系列和殲8II系列。其中現役殲7系列包含殲7E/G和殲7B/BH,其中殲7E/G是殲7的終結型號,號稱改得最好的米格21,近距離格鬥性能可以與F16媲美,也是現役殲7的主力型號。還將伴隨我軍繼續前進一段時間。而殲7B/BH比較老舊,現在基本處於養老階段,將在未來幾年內全部退役。而現役的殲8II系列則型號非常多,包括殲8D,殲8F,殲8H,殲8FR等等,不過數量不是太多。


殲7E/G的近距離格鬥性能非常不錯,在我軍地面雷達的引導下,非戰時承擔近距離攔截驅逐任務不比殲11,殲10這樣的三代機差。而殲8II系列強悍的高空高速性能,配合PD雷達和PL12主動中程彈,使用高速接近,打了就走的戰術,能打到很多三代機懷疑人生,是極好的截擊機型,而這是放棄高空高速性能,過分最求機動性的三代機所不具備的。




合理利用,節約寶貴的三代機使用壽命


我軍裝備的三代機尤其是早期型的蘇27SK,都有一個很致命的地方,就是機身和發動機使用壽命很低,機身壽命只有2000小時,發動機更是隻有300小時。而同期西方戰鬥機壽命都在6000小時以上,甚至達到10000小時以上。而三代機與我軍裝備的戰鬥機相比,更加複雜,飛行員需要更多的飛行時數才能完全掌握,而要達到西方飛行員的水平,飛行員每年的飛行時數不能低於120小時,再加上,當時還存在僧多粥少的現象(飛行員比飛機多),一架蘇27需要好幾個飛行員飛,這樣下來的,蘇27的使用壽命刷刷刷地往下掉,一架飛機十幾年就壽命耗盡。在這種情況下,我軍一方面加大了對蘇27UB戰鬥教練的訂購作為應急。另外一方面就是在非重點空域(西南周邊)的巡邏任務交給二代機以節約寶貴的三代機的使用壽命。即便到了三代機總數突破一千的現在,我軍還是存在飛行員等戰鬥機的現狀,二代機在相當長時間內還是要擔當起節約三代機使用壽命的大任。




在三代機不足的特殊時期,保持飛行員足夠的飛行小時數,保證技戰術水平不下降


還是三代機數量不足惹的貨,按照我國的國土面積和麵對的嚴峻形勢,為了保護國家利益,至少要保持與美軍相當的戰鬥機數量。相對於花錢就能生產的戰鬥機,戰鬥機飛行員的培養需要更多的時間(這在戰時是很致命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後備飛行員,我軍奉行“寧可人等機,不可機等人”的原則。按照我國現在每年的100架左右戰鬥機的產能,要達到與美軍相當的數量,至少需要20年。那麼在這20年內,要保證後備飛行員有足夠的飛行小時數,保證技戰術水平不下降,那麼一定數量的二代機是必不可少。




綜上,就是為啥我軍還有數量不少的二代機服役的原因,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遠征軍武雜談


就軍事裝備而言,一般情況下,當然是越先進越好了,但先進和落後,都是相對的,軍中裝備並非越先進越好,保留相對落後但依然堪用的裝備,是各國軍隊的普遍規律。

即便財大氣粗的老美,也不可能在裝備最新的F-35戰鬥機以後,就淘汰所有非最新的戰鬥機譬如F-15/16等機種,這兩型戰鬥機依然是空中主力。

同樣的道理,在殲-10/11/16等第三代機數量上千架的背景下,中國空軍依然保有上千架殲-7/8等第二代戰鬥機,是有充分考量的。

除了最新型的殲-20戰鬥機以外,殲-10/11/16等第三代機事實上也都是高性能戰鬥機,且價格都不菲,動輒數千萬元人民幣一架,殲-16這般大航程大載彈有“炸彈卡車”美譽的戰鬥轟炸機,價格上億元人民幣一架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因此,在執行邊境巡邏、前線截擊支援、對闖入防空設別區內的外來航空飛行器進行識別查證等任務中,出動殲-7/8等第二代戰鬥機,顯然更具有性價比,以及能保持較高的出動率。

殲-7這個機種,自60年代中末期開始,一直生產到2006年,先期的已逐步退役,現役的殲-7E/G被外界稱為米格-21終極改進版,空中格鬥能力不亞於F-16戰鬥機。

因此,殲-7E/G是最起碼可以使用到2030年以後,所以機體狀況良好,能滿足以上非戰鬥巡航任務之需,而無須動用價格昂貴的殲-10/11/16等第三代機。

至於殲-8II,具備了非常牛叉的“雙2”指標,即實用升限2萬米,2倍音速的飛行速度,“雙2”指標,即便大都數的第三代戰機在設計時都放棄了,一般實用升限在1.5-1.8萬米區間,飛行速度在1.5-1.8倍音速區間。

在有了空中預警機、地面反隱型雷達以後,裝上新型火控雷達,改造提升後能裝上4枚中遠程防空導彈的殲-8II戰鬥機,被空軍賦予了新的作戰使命。

即在預警機和地面指揮所引導下,具備了居高臨下打高性能戰機的能力,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殲-8II迎來了其服役生涯的第二春。

以前,曾經一段時間,戰鬥機高空高速被說成毫無用處,特別強調戰機空中狗鬥性能,西方許多第三代戰機基本上放棄了高空和高速。

卻不曾想,在有了高性能空空導彈,在體系內作戰時,有預警機指揮、地面指揮所引導,飛得高飛得快的殲-8II戰鬥機,居然能居高臨下打高性能戰機,是許多軍迷所未曾想到的。

此外,殲7也是培養飛行員的絕佳空中飛行平臺,出勤時油耗什麼的都要比第三代機省,畢竟是一架單發輕型戰鬥機,具備使用成本低,飛行效率高,且維護簡單等特點。


國平軍史


我國目前在役的二代機數量絕不止400架,包括殲7系列、殲8系列和殲轟7在內的二代機在我國海空軍仍有大量服役,數量可能超過700架。
在以殲10、殲11、殲16等為代表的國產三代機擔當絕對主力的今天,我國仍有大量二代機沒有退役,其根本原因就是這些二代機雖然機型老,但飛機相對來說還很新,遠沒有達到飛機的使用年限,也就是說這些二代機還在服役壽命週期之內,所以暫時不會退役。


雖然我國海空軍手裡還有大量的二代機,但這些二代機大多數已經不再執行日常的戰備值班任務,基本上已經退出一線作戰部隊,轉交給二線部隊和各類航空院校做日常的飛行訓練,一方面為部隊培養飛行員,另一方面也在慢慢耗盡這些二代機的飛行壽命。
我國之所以繼續保留著這些二代機,

就是因為這些二代機還有飛行壽命,一架飛機的生產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所以在飛機沒到壽前一般不會輕易將其退役,這是國際上的通行做法,並不是我國獨有的現象。
目前我國從俄羅斯引進的最早的一批蘇27因為已經達到了飛行壽命,所以已經全部退役,這就是為什麼三代機都退役了而二代機還在服役的這一不合理現象的根本解釋,其根本原因就是物盡其用,這些二代機的飛行壽命耗盡之後就會徹底退役了。


那年那月那兵說


儘管我國目前三代機的總數已經超過一千架,無論從規模和質量上來說都僅次於現在世界最強空軍美國空軍,但是我國依然留存了很多二代機的編制,這並不能說裝備現代化水平不夠,恰恰是大空軍建設的必要。

▲現在我國的二代機,包括殲7、殲8等型號在內,總數應該在400-500架以上,這些戰鬥機雖然技術水平和戰鬥力都遠遠不及後代戰機,但是在國土防空、軍隊訓練上還有獨到的地位。而且像殲8戰鬥機,已經發展出最新的殲8Ⅲ戰鬥機,雖然是二代機的機體,但是在航電系統、武器系統上都做了很大的改進,技術水平已經逼近三代機,戰鬥力綽綽有餘。並不是說跨代的戰鬥機一定佔據壓倒性優勢,比如四代機F35在面對蘇35戰鬥機時就很可能處於下風,所以說我國的這些二代戰機仍然是寶刀不老。


▲另外,我國的空軍建設是大空軍,規模之龐大世所罕見,這樣的代際更替是需要分輕重緩急的,我國的殲6戰鬥機已經退役,剩餘的二代機的退役替換是要一步一步來的,畢竟一時之間全部換成三代機是不現實的,產能跟不上,軍費要求也太突進。

總體而言,我國空軍的現代化進程已經很快,當然是可喜的,這些老將的存在也是對於我國當前空軍建設的必要。


西涼宣撫使


我國各型三代機的總數已經超過了1000多架,但是時至今日我國依舊擁有數以百計的第二代戰鬥機,老舊不堪的殲七與殲8依舊在我國軍中服役。

那麼為什麼我國不將這些戰鬥機趕緊扔了,大步走向新時代呢?


第一,戰機換代需要一個過程,總不能上來,就把二代機全部扔了吧?

第二處於保留編制的角度考慮也不能將原有的那些第2代戰鬥機直接退役。

第三軍方也想啊,但是三代機產能不夠(低速生產)而且人大老爺也不給那麼多錢。

第千點,我國依舊服役的第2代戰鬥機是殲7E/G和殲7B/BH,最先進的型號來其中殲7E/G這些戰鬥機基本上是21世紀,前十年生產的,機體狀態良好,所以退了怪可惜的。



至於八爺?現役的八爺包括殲8D,殲8F,殲8H,殲8FR等等,不過數量不是太多,但是你要考慮到殲8fR是偵查機!退役想太多了....咱們國家跑的最快的就是這個人操火箭,退了用啥?


嘯鷹評


你問三代戰機已經世界第二了,400多架二代機還沒有退役?後面還可以接上一句,已經裝備了隱身飛機殲20,蘇27已經二線,有的已經退役了,已經在北京小湯山航空博物館作為文物展出了。答案是,各有所用。

中國二代機有兩種,殲7,殲8,好多都算是新機,很多都是新世紀生產的,都還有十幾年的壽命。七爺主要進行訓練使用,真飛機的體驗不是模擬器能代替的,熟能生巧。就像部隊訓練,都講究接近實戰,訓練的戰鬥機也是這樣 。還有巡邏任務,國土那麼大,任務當然多。如果有買的也可以賣啊,還有很多,國外的兄弟不對,他們也喜歡。

八爺的作用更大,主要利用其特點,高空高速進行偵查,作用很廣,作用也很大。其實實際上除了美國二代機全部退役,財大氣粗,頻繁使用,機體壽命到期之外,其他國家都在使用。

其實生活都是這樣,能用就用,也是紳士風度。看過紅樓夢的應該注意到,描述榮國府賈政房間的太師椅的椅墊子,是半舊的,就是這個道理。暴發戶或者有暴發戶心態的人才會隨手扔掉,不加珍惜,也是人生的態度。



大志遠思想空間


中國的海軍和空軍在最近幾年的發展速度非常的迅速,從一些資料中看,中國空軍的三代戰鬥機數量已經超過了1000架,成為了世界上三代戰鬥機數量第二的國家。中國目前的戰鬥機總數在1500架左右,除了數量不多的殲20之外,其餘的戰鬥機基本都是殲7和殲8這些二代機。也就是說,我國空軍現在還裝備著400多架二代機。那麼我國既然已經擁有了1000架三代機,為什麼還要運轉著400架二代機呢?

首先要從我國的空軍發展歷史來看,我國的空軍發展和美國以及俄羅斯不同,我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時期才真正有了三代機,之前裝備的大部分都是二代機。現役的殲7和殲8都是上世紀80年代定性,90年代生產,有的甚至是21世紀生產的。因此中國的二代機本身比較新,還有一定的服役能力。像美國從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大批量的裝備三代機了,二代機都是半個世紀之前生產的,這麼久的時間,機身已經相對老化,肯定不能再繼續服役。

除了一些歐美髮達國家,大部分國家都保持著一定的數量的二代機。在前一段時間印巴衝突的時候,印度還使用了米格21,米格21這款飛機就是殲7的原型機。我國領空廣闊,對於飛機的需求也比較多,1500架戰鬥機的數量剛剛足夠,在三代機數量沒有達到1500架的時候,肯定需要一定數量的二代戰鬥機來過渡。

雖然保養二代機確實會花錢,但是二代機並不是一無是處,二代機具備一定的領空防禦能力,執行巡邏任務還是綽綽有餘的。二代機的保養成本低,巡航成本也比較低,在和平時期使用比三代機還要經濟一些。國內的二代機大部分都是三十年以內的飛機,繼續使用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現在國內對於二代機的生產已經基本停止,未來升級的可能性也不是非常大。在使用二代機的同時,國內也在不斷地換代三代機,隨著三代機達到一定的數量,二代機終究會成為過去。


沐風談兵論道


最主要的原因是沒錢。次要原因是還能用就省點錢,用殲七做一些比較基礎的空戰訓練也夠用了。

按照殲七出口價格,一架500萬美元,400架殲七要20億美元。換成3000萬美元的殲十,需要120億美元。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新型戰鬥機生產緩慢,殲十在最初給予軍迷的驚喜以後,客觀上還是有一些不足。大量生產很可能步殲七的老路。低速生產可以較長時間維持生產人員。維持團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