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寒易除,一溼難去!中西兼備方:養內+外調,趕走溼氣,簡單!

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是健康的剋星,是絕大多數疑難雜症和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兇。

千寒易除,一溼難去!中西兼備方:養內+外調,趕走溼氣,簡單!

溼氣重,身體不止要“發黴”!

1、痰多

“溼痰內盛,上犯肺系,肺失宣降,則咳嗽痰多;痰溼停胃,胃失和降,則噁心嘔吐;痰溼阻膈,氣機不暢,痞悶不舒;痰溼留注,則肢體困重;阻遏清陽,則頭目眩暈。”

2、全身乏力

許多患者經常抱怨:“醫生啊,我全身沒勁,兩條腿沉重無力,上下樓梯困難,好像有千斤重擔,腰部也像背了個大包袱,沉重異常,頭也昏昏沉沉。”

這些睏乏的表現,從根本上來講,就是因為“溼生重濁”。

千寒易除,一溼難去!中西兼備方:養內+外調,趕走溼氣,簡單!

3、口水多

體內溼邪過重,還會淹沒五臟六腑,充斥於臟腑經絡。五臟化生五液,就會通過五液的形式來排洩,患者就會表現為五液過多。

《黃帝內經》說:“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為五液。”汗為心液,鼻涕為肺液,淚為肝液,涎為脾液,唾為腎液。

4、肥胖

許多年輕的女性,體重不斷增加,控制飲食也不能解決問題,借用患者話說:“喝水都長肉”。

其實,人體內的水分,大約佔到體重的65%,水液的代謝與肺、脾、腎三髒有密切的關係,當三髒功能異常時,水液在體內的代謝就會出現異常,輕則體重增加,重則出現浮腫。許多人長胖,並不是脂肪增加,而是水液內停所致,稱為“水腫胖”。

千寒易除,一溼難去!中西兼備方:養內+外調,趕走溼氣,簡單!

溼邪除了上述這些表現形式外,還有很多,比如,皮膚經常起溼疹、雙腿經常浮腫、女性白帶清稀量大等。如何祛溼呢?食補就夠了!

養內:春夏4湯,趕走溼氣不再慌

1、白玉肉丸湯

材料:白蘿蔔、新鮮瘦五花肉、雞蛋、蔥姜。

做法:1)新鮮五花肉剁碎,加1個蛋清、薑末、胡椒粉、鹽,往一個方向上拌上勁兒。

2)鍋裡燒開水先下白蘿蔔塊,煮開後用手或者勺子擠出丸子放進去。

3)再次煮開後加鹽、蔥末出鍋。

千寒易除,一溼難去!中西兼備方:養內+外調,趕走溼氣,簡單!

2、冬菇玉米大骨湯

材料:冬瓜、嫩玉米、大骨。

做法:1)大骨先焯水,淘洗乾淨。

2)電壓鍋先放薑片墊底,再放大骨、玉米,加水按好煲湯鍵。

3)最後20分鐘左右開蓋放上冬瓜塊。煮好後加鹽、蔥末調味兒

千寒易除,一溼難去!中西兼備方:養內+外調,趕走溼氣,簡單!

3、紅益伏食飲(諧音)

材料:芡實、淡竹葉、茯苓等23種藥食同源食材

做法:經歷三煎三榨加以蜂蜜而成。溫水沖泡。每日兩次,每次10ml,微甜伴有淡淡的中藥味。

健脾祛溼,消腫解毒,滋養身體

對溼氣嚴重引起的舌苔厚膩、臉上頭上油膩、水腫虛胖、失眠多夢、口臭、便秘便溏、身上痘痘,面色不好都有很大作用,最大.電.商.平.臺可尋得。

千寒易除,一溼難去!中西兼備方:養內+外調,趕走溼氣,簡單!

4、山藥蔬菜湯

材料:山藥、蓮藕、胡蘿蔔、玉米、新鮮香菇、幹桂圓。

做法:1)把食材洗乾淨,切好備用。

2)食材放進鍋裡,大火煮開後中火悶煮15-20分鐘。

3)筷子能戳爛蓮藕後可以加鹽出鍋。

提醒:其實祛溼不難,貴在堅持,重在方法。

外調:每天10分鐘,按摩穴位也可祛溼

1、中脘祛溼

中脘穴為腑之會所,脾胃互為表裡,同為後天生化之本,共同協作以化體內水溼,因此,按摩中脘穴可以有效的溫中散寒

千寒易除,一溼難去!中西兼備方:養內+外調,趕走溼氣,簡單!

、健脾祛溼、和胃理氣。

2、豐隆穴祛溼

中醫認為,脾為生痰之源,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胃失調、水溼停滯、聚而成痰,都可以通過按摩豐隆穴來解決,豐隆穴具有祛溼的作用,配合足三里長期按摩就可以有效的清除濁溼。

千寒易除,一溼難去!中西兼備方:養內+外調,趕走溼氣,簡單!

3、血海祛溼

血海穴是屬於足太陰脾經,是治療血癥的重要穴位,血海穴可以養血活血、健脾化溼、祛風止癢,是防治疾病的重要穴位,每天按摩血海穴一分鐘,祛溼的效果是非常不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