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德雲社強,到底強在哪裡呢?

銅雀臺前燕


德雲社創建了一套自己的生態系統

德雲社現在很強大,強大到建立起了行業門檻,在門檻之內,德雲社已自成一套生態系統,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外人可以借鑑,可以模仿,但是永遠看不見全貌,只能管中窺豹,很難學到德雲社的精髓,更談不上超越。

那麼,德雲社的生態系統是什麼樣的呢?我們作為觀眾,自然也無法瞭解全部,只能根據日常所見所聞加以剖析。


德雲社生態系統之人才培養

德雲社的生態系統是建立在人才基礎之上的,人才是其核心的競爭力。德雲社目前已經建立了從招生、選拔、培訓、考核、鍛鍊到上臺的一整套體系,就如同工廠的流水線一樣運轉流暢;每一年都會有大量的新人進入流水線接受塑造,同時也會有人被中途淘汰,有人會最終畢業,學有所成。我們作為觀眾很難看到學員們在畢業之前的表現,具體是怎麼運作的只有內部人才知道;我們能夠看到的是優秀的畢業生在舞臺上的閃亮時刻,至於其背後經歷的艱辛,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畢業只是人才選拔過程中一個短暫的停歇,此後在小劇場的長時間磨練才是對演員們最大的考驗,這個過程少則三年,多則五年往上。能否在這個過程中經歷觀眾和市場的雙重考驗,最終在激烈的內部競爭中脫穎而出,誰都無法保證,依賴的是演員的能力與耐力。

德雲社生態系統之捧人

在小劇場脫穎而出的演員算是熬出來了,接下來將進入德雲社生態系統的下一個環節,即“捧人”系統。


只有在小劇場熬到了攢底的演員才可能被捧。捧人一般分三步走,即助演、專場和綜藝。助演即給其他角兒的專場當墊場,以此增加知名度。專場即以演員個人名義開設的獨立商演,能不能成角兒的關鍵就在於此;如果貼出演員的名字,票能賣完了,那就差不多是角兒了;如果不能,那就得繼續鍛鍊。如果個人專場的票房反饋不錯,那就會得到在綜藝節目露臉的機會,那是真正能夠大紅大紫的舞臺。岳雲鵬、張雲雷、孟鶴堂等人都是經過綜藝舞臺一飛沖天的。


德雲社生態系統之收割

德雲社是一個私營企業,所有的操作都是為了最終的盈利,所以在把人才捧紅了後,接下來就得收割紅利了。


德雲社賺錢的花樣繁多,最常見的方式是小劇場演出賺門票錢和大劇場商演賺出場費,另外還有堂會、綜藝、影視劇、廣告代言、雜誌拍攝、周邊產品等等,每一個演員的商業價值都會被充分開發和利用,在為演員個人創造利益的同時,也給德雲社創造利潤。這既依賴德雲社在相聲行業深耕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也有大量的人脈關係在支撐,所有人都是德雲社生態系統的參與者。


德雲社生態系統已正在升級

如果說德雲社自己的一套生態系統以前還是獨立運行,保持神秘感的話;現在郭德綱則打算把這一套生態系統的底層數據開放給同行,希望大家共享收益,共同把相聲這塊蛋糕給做大做強。


共享數據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張番、劉銓淼、章紹偉、孔摯傑、王善勇、高玉凱等人用的是直接加入德雲社的方式,利用德雲社的一套系統成就自己,同時也為德雲社創造收益,最終達到雙贏的局面。而盧鑫、玉浩的相聲新勢力則採取的是聯盟方式來靠近德雲社,既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和完整性,又保持數據共享,優勢互補,也得到了大量的發展紅利。

小結

德雲社建立的這一套生態系統已經成為相聲界的一座高山,同行只能望而興嘆,因為繞不過去,更爬不過去;要麼合作共贏,要麼止步不前,這就是德雲社真正的強大之處!


相聲演義


德雲社可以說是國內最大的相聲團體了,佔了相聲商演市場的百分之七八十。那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是德雲社而不是其他團體佔有這個份額,德雲社到底強在哪裡?

郭德綱能力強

德雲社能發展到今天這個規模,和郭德綱的能力和野心是密不可分的。當時創始人有好多位,但是最終還是郭德綱帶領德雲社走向了輝煌。老郭從小學藝,相聲、梆子、京劇、評戲、評書等,都非常拿手。所以現在除了相聲劇場外,還有京劇、評戲劇院。

而且老郭從被北京電視臺封殺中走過來,搭上互聯網順風車,一路高歌猛進到現在的規模。對於如何營銷,如何捧紅演員可以說得心應手了。也難怪老郭說現在想捧紅誰就捧紅誰了。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王惠這個賢內助和其他相聲演員的幫助,但郭德綱起了個主導的作用,這是他能力強的地方。

人才儲備強

德雲社現在有非常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比原先那種師徒傳授更加高效。雖然這種培養模式,少了許多師徒之間的情分,但可以以最快的速度篩選出優秀弟子。後期再通過收徒的方式,把優秀弟子籠絡到麾下,這是其他相聲團體所無法比擬的。

在高峰任總教習的情況下,培訓質量也有了保障。在岳雲鵬這一批弟子已經成長起來的情況下,後備的人才也是非常充分,現在老郭的徒孫有些開始走紅便是證明。長此以往,優秀的相聲人才會很大一部分都在德雲社裡,強者會越來越強。

變現能力強

德雲社現在除了商演之外,其他副業也是搞的風風火火,像電商、餐飲老郭搞過,現在岳雲鵬也在做。其他綜藝節目,只要老郭有資源,德雲社就能上去露臉。電影、電視劇德雲社也嘗試了許多次,雖然效果不是很好,但也算是探索經驗了。所以除了商演之外,德雲社還有許多其他變現手段,這也是其他相聲團體不具備的。

綜上所述,老郭在初期就籠絡了一幫優秀的相聲人才,搭上互聯網的順風車,獲得了高速發展,從而發展成巨無霸,實質上是出於壟斷地位的。有了前期的紅利積累,德雲社獲得了更多的資源,這也造成了強者恆強的局面,直接堵死了其他相聲團體發展的道路,維護住了德雲社強大的格局,這也是市場的選擇。

當然,除了老郭的超強能力外,妻子王惠的幫助,于謙的加盟,這麼多弟子的積累、爆發等等,都是不可複製的因素。

對於此事你是怎麼認為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搞笑小小魚


德雲社作為現象級相聲團體,必將會被寫入曲藝史,作為研究的對象。在我看來,德雲社的強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超強的人才培養。

在人才培養上,班主郭德綱是非常牛的。能把平均學歷在初中的年輕人,培養成一個個紅透半邊天的明星藝人。就這一點來說,郭德綱絲毫不低於大學裡那些碩導、博導的水平。

郭德綱飽讀詩書,對歷史非常瞭解。縱觀中國曲藝的興衰之後,他把“富連成”拎了出來。

富連成是京劇人才培養史上的奇蹟,出了一大批名家。如馬連良、譚富英、裘盛戎等等。



郭德綱完全借鑑了這一模式,按照老的方式培養和教導學生。

德雲社初期,郭德綱和張文順先生就定下了“雲鶴九霄、龍騰四海”的人才培養大計。後來更是成立了德雲傳習社,由總教習高峰負責,源源不斷的輸出人才。

除了專業能力,郭德綱對弟子們的個人品德也非常看重,發現品行不端者,立即掃地出門。這有點像“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公務員用人標準。

目前來看,德雲社這一套人才培養模式相當成功。

八月風波後,最具實力的兩名弟子出走。郭德綱迅速讓岳雲鵬補位,很快大紅大紫,順利度過艱難時期。



早期的德雲社是靠郭德綱于謙來吸引觀眾。現在則是全面開花,不斷有小角兒推出。他們都有自己的粉絲群體,能為德雲社帶來良好的收益。

德雲社的學員現在才到霄字科,後面還有“龍騰四海”四科,以及徒弟的徒弟們。按照此模式順利發展下去,德雲社再火個一二十年問題不大。

二、超強的營銷能力。

作為德雲社的班主,郭德綱除了具備紮實的相聲功底外,還有著很厲害的營銷推廣能力。

05、06的郭德綱,剛剛火起來的時候。就知道用“非著名相聲演員”、“非主流相聲演員”來突出自己,這是一種很高明的營銷手段。



現在的德雲社,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推廣弟子的模式。

學完藝的弟子們先在小劇場打磨,然後郭德綱會選擇其中突出的弟子,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讓他們被更多觀眾熟知。如大型演出中為徒弟捧哏、拿徒弟砸掛等等。

郭德綱給人貼標籤是一絕。如以前王文林的“有點兒意思”、李菁的“太刺激了!”、“丐幫少幫主”。

小嶽嶽“便宜的風格”、侯震“像話嗎像話、腰果雞丁”、於老師“抽菸喝酒燙頭”,還有張力捧、鄭喜定等等,都是德雲社觀眾非常熟悉的梗。

在小劇場走紅之後,郭德綱就會將他們推向更大的平臺。在自己主持的電視節目中當助演、參加喜劇綜藝節目、上各大衛視的晚會等等。



德雲社的一眾小角兒,都是這樣紅起來的。有很多電視觀眾是先知道這些演員,後知道德雲社,進一步追到劇場買票看他們的演出。

以上兩點是成就德雲社強大的主要原因。如果單憑優秀的相聲功夫,郭德綱只能成為一個出色的藝人,搭建不了如此優秀的團隊。

當然,強大之下也有隱憂。德雲社的興盛,絕大部分是靠郭德綱的綜合能力。他就像一個精明的君主,開疆拓土、殺伐果斷、帶領王朝走向頂峰。一旦君主離位,王朝就會急轉直下,由盛而衰。


一鍋魚三樣


強在四點:

第一,挽狂瀾於既倒。在相聲已經日漸式微,很多優秀的相聲演員如馮鞏、劉偉等都改行演電影,小品時,重新把群眾拉回小茶館,自願花錢聽相聲,哈哈大笑,並讓更多人重新瞭解並喜歡這門藝術。德雲社功不可沒。

第二,推動相聲人才輩出。以德雲社為基地,成建制、批量培訓人才,不斷湧現出岳雲鵬、孫越、周九良等新人。

第三,堅持實力為王。不靠國家一分補貼,堅持通過市場檢驗水平,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

第四,發揮鯰魚效應。德雲社的出現,讓傳統體制內僵化、壟斷的相聲氛圍,發生了變化。許多所謂功底不深的"主流相聲演員",開始感覺到壓力,知道觀眾不能隨便糊弄。知道沒有實力,不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遲早走進故紙堆。


執著的放牛娃


一句話:全靠同行襯托。(開玩笑)

哎,本不想這麼說,可又不得不這麼說。

所謂的德雲社強,那也只是相對來說,沒有弱,哪有強?沒有比較,哪有赤裸裸的傷害?

其實人性很現實,看一個人,大家往往只看到了他外表的光鮮,渾然忘記了這個人曾經的艱辛與努力。

鵬哥因為喜歡郭德綱跟于謙的相聲,愛屋及烏,同時也喜歡上了德雲社的那些人,閆鶴祥的單口,張雲雷的唱,小嶽嶽的綜合能力,張鶴倫身上帶有的老郭的影子。

因為喜歡,鵬哥寫了很多文章來支持德雲社,希望通過不斷的發聲,弘揚健康的正能量,讓我們的天空,清潔明朗。

經歷多了,見聞多了,我們往往會通過表象來看事情的本質。德雲社究竟強在哪裡?

根本上說,強在郭德綱跟于謙這兩個人。

俺們這裡的人經常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俺們這裡人也常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領頭人不行,底下人很快就散了架了,這個結論,也是經歷了很多時間,跟現實,得出的結果。

如果說,郭德綱是德雲社前進的動力,于謙就是德雲社前進的司機,沒有動力德雲社無法前進,缺了司機,就沒法掌握方向,兩者缺一不可,又相輔相成。

瞭解德雲社歷史的人,應該知道,雖然于謙是2004年才正式加入德雲社,隨著德雲社元老的紛紛老去,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于謙的地位日益凸顯。

郭德綱跟于謙相得益彰,才是德雲社最強的地方。


諸如,德雲社成系統的人才培養計劃;步步推進的德雲社造星計劃;按部就班的商演,世界巡演計劃,等等。都是德雲社這顆大樹底下好乘涼,其枝繁葉茂是必然的結果。

閆鶴祥有一句話我特別認同:我加入德雲社,最關鍵是有個三觀相和的領導。

這句話才說到點上了,說白了,骨子裡,德雲社裡都是一種人,跟郭德綱,于謙,氣場相合,大家才能一起開心快樂。

您別不信,德雲社要是去了個“另類”,攪風攪雨的,鐵定很快鬧矛盾。

忘了還有一點,德雲社強在良性的競爭系統,大家憑本事吃飯,靠能力掙錢。你沒名氣沒實力,哪怕是德雲社少班主郭麒麟,都得跟著吃癟。

總結下來,德雲社強,強在領導人,強在自身系統,強在信念統一,強在內部良性競爭,林林總總的這些,加起來,才是德雲社核心競爭力,強的所在。

居安思危,其實德雲社並沒有那麼強,要走的路還遠,戒驕戒躁,方才行路安穩,共勉。

我是大鵬哥,喜歡就關注我。


濟州府大鵬哥


德雲社強在有一個不要臉的流氓頭子郭德綱,領著一幫烏合之眾,在舞臺上耍貧嘴,耍賤,耍猴,裝娘兒們,男不男女不女,黃段子,葷段子,于謙的老婆也來助陣,滿嘴的屁屎尿,還楞說自己說的是相聲,這個不要臉,沒臉皮的團體真是天下無敵了。


用戶9125810212428


強在說學逗唱郭老師全會。強在雲鶴九字輩的徒弟們都很爭氣,相聲的東西也什麼都會,這就強大了,現在所謂的專業相聲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們,他們說學逗唱都會嗎,你們會挖坑、會反三俗,會和女徒弟互動,會下鄉演出,會和老相聲演員照相,會翹人家媳婦,會賣假藥,會掙遺產,會娶好幾任媳婦,就是不會說相聲,你說氣人吧


縱橫四海140428243


德雲社強在幾點,一是與時俱進創新許多新相聲,得到了廣大基層群眾認可,笑一笑十年少,在大家都把壓力放在心裡,健康第一的吋代,願意花錢樂一下,不服不行。二是主流相聲衰敗,未有人出來扛大旗,群眾行情差,做事也不光彩,有打壓之嫌。三:郭相聲功夫了得,反應快,對徒弟按市場需求逐一打造,點撥有佳,效果尤好。四是曹,何離開德雲社逐漸走下坡路,作品平平,人氣漸消,也暴露了做人徒弟不該說的話,不該做的事,人品乃相聲的招牌。


手機用戶63356764930


一民營私企關乎生存全社上F愛社如家0二精研相聲藝術接地氣不說假大空,諷刺假惡醜逗哏捧哏嚴絲合縫,各類型演員各有特點三有老郭定海神針做人做藝曲藝界無人匹敵′老闆娘管亊步伐統一才能得勝利.千萬別入"曲鞋″號小腳大,符著I資獎金人手指示,不害臊0


完顏總弼


硬氣。不拿國家的錢,還給國家交稅。養活了好幾百人,為國家解決了就業問題,弘揚了中華文化。自己也小康了。可是辛酸只有自己知道。體制問題是大問題。那些拿國家的錢不幹事的人還有臉說人家三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