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普拉多隻賣十幾萬,國內為什麼要賣50萬,貴在哪裡了?

小強車訊


很多瞭解汽車的朋友也都知道,在國外汽車的價格是要比我們國內便宜很多的,所以很多人也都會疑惑,為什麼在我們這汽車價格這麼貴呢?就比如普拉多在國外也就是十幾萬,而在國內要賣近五十萬,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都貴在了哪?



1.不得不說的就是稅收,國內生產的車型也都要繳稅,第一個就是消費稅,第二個則是增值稅,如果是進口車則還有關稅,就拿去門的2.7L普拉多來說吧,他的消費稅是12%,增值稅是17%,如果是進口普拉多的話還需要有一個25%的關稅,所以說雖然生產普拉多的成本只有十萬左右,但是加上各種稅後售價也會直接上升。

2.由於合資的普拉多是豐田和一汽一起生產的,所以這兩個公司都要耗費人力資源,以及各種宣傳所產生的各種費用同樣也是加在成本中。同時中間有4s店等參與,為了盈利自然售價不會便宜。

3.國內高昂的售價一定程度和國人的消費心理有關,部分國人買車其實一直有個特點,價格以及面子是其考慮的主要因素,認為車越貴越好,就算不好開出去有面子就行。這也使得很多車型在國內國外售價差異還是比較大的。


也正是我們國家不斷對於稅率的降低以及對平行進口市場的不斷開放,汽車市場競爭不斷加大,我們汽車價格才更有了往下走的趨勢,我們在選車時才有了更多的選擇。

大家對國產普拉多價格遠高於國外這樣的現象有什麼看法?會怎樣選擇?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分享。

關於汽車我們一起探討。


視車工坊


引言:說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普拉多在其本土售價為330萬日元左右,摺合人民幣為19萬左右,算上企業的利潤,稅費等其他費用,其實豐田在其本土生產一臺普拉多成本僅僅是10萬元左右,畢竟豐田單車利潤全世界最高。而也就是一臺成本為10萬左右的普拉多,到了國內售價要接近50萬。

10萬的物料成本以及技術成本,為什麼售價高達50萬?到底貴在了哪裡,真的要好好分析一下。因為一臺車的成本其實真的不高,就算斯威、漢騰這種沒有太多技術的企業,純採購的成本也不會太高,那麼一臺車貴在了哪裡?為什麼普拉多這種車型售價能翻數倍。

首先就是稅,國內生產的車型都要繳稅,第一個就是消費稅,第二則是增值稅,如果是進口車的話還有關稅。這三種稅把車輛售價直接拉高了幾個檔次。咱們就拿很普通的2.7L普拉多來說吧,他的消費稅是12%,增值稅是17%,如果是進口普拉多的話,還需要有一個25%的關稅。一臺九州工廠生產的普拉多,成本10萬元,運往國內銷售,需要交納12%+17%+25%的稅,也就是54%的稅,也就是說售價直接翻了一倍。當然你要知道的是,翻了一倍的售價,豐田賺的還是那點錢。

接著就是豐田自己的利潤,都知道豐田最能賺錢,去年豐田銷量1000萬臺,純利潤為168億美金,也就是1060億人民幣,單車利潤破萬,日本本土的普拉多利潤為1-2萬元左右,到了國內會稍高。但是賺的其實也不多,畢竟一汽豐田生產的普拉多,利潤是對半分。

接著就是直接成本,一汽與豐田合資生產的普拉多,硬實力上需要僱傭工人、建設廠房、固定營銷費、公關費、宣傳費以及各種費用。這種費用也將會直接折算到車價中。

當然材料費也要計算中,其實材料費是是車價中最少最少的費用,一臺車電氣系統、動力系統以及底盤系統,對於豐田這種自給自足的車企來說,成本可以降到最低,這也是生產一臺普拉多,在其本土只要數萬元的直接原因,發動機自己生產,變速箱自己生產,底盤系統同樣可以自己製造,直接把利潤降到最低。所以說對於普拉多這種車來說,其用料成本真的非常低。

小結:簡單拿進口普拉多來說,其在豐田海外工廠生產的成本在10萬元左右,進入國內之後需要交納54%的稅,然後還需要算上各層機構以及豐田的利潤。如果是一汽豐田的普拉多,則需要交納30%左右的稅,然後需要算上一汽豐田的運營成本、製造成本以及利潤。所以一臺製造成本不高的普拉多,售價直接飆升到了40-50萬。


汽車扒一扒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國外普拉多賣多少錢,日本本土普拉多2.7排量售價也就在19萬人民幣左右,尼瑪怎麼到國內就成了40多萬了呢。如果說是進口版本那還能理解,你一個國產也好意思賣這麼貴。是一汽豐田腦子進水了,還是消費者瘋了,其實都不是。一汽豐田只能算豐田在華的一個買辦而已,超過一半的利潤都被豐田賺走了,一汽也只能喝點湯,這也是合資品牌的悲哀,沒有核心技術就只能受制於人。



國家對合資車的稅費也不低,和進口車比起來只是少了一個關稅,但增值稅和消費稅依然存在。拿霸道2700來說,增值稅稅率是17%,消費稅是12%,另外還有一汽還要向外方繳納10%的專利費,這些加起來佔到39%,40萬的車一汽豐田需要繳納各種費用16萬左右。剩下的24萬,還包括了廠商和外方的利潤總和,這個利潤是中方外方對半分,大約佔到4萬左右。還剩下20萬,霸道發動機需不需要進口,變速箱需不需要進口,還有很多關鍵部件都需要進口,涉及到進口那就還會有報關費用,除去這些費用之後,一臺霸道2700也就剩下了十幾萬。一汽的管理效率和豐田的精益化管理比起來還要差上不少,製造或者組裝一臺車還要多付出一些成本。



所以說國產霸道賣到四五十萬也並不是一汽真的賺了多少錢,除去十幾萬的造車成本之外,大部分被外方和國家稅收佔據了。在國內有種叫物價局的神秘組織,一汽想定過高的價格也不太可能,這個價格還是在一個合理區間內。

附:消費稅稅率

排氣量在1.0升以下(含1.0升)的 1%

排氣量在1.0升以上至1.5升(含1.5升)的3%

排氣量在1.5升以上至2.0升(含2.0升)的5%

排氣量在2.0升以上至2.5升(含2.5升)的9%

排氣量在2.5升以上至3.0升(含3.0升)的12%

排氣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25%

排氣量在4.0升以上的 40%


李老貓說車


有必要解釋一下了,首先我這篇文章不是從稅率去探討為什麼國外十幾萬的車為什麼進口會賣五十萬。因為有些進口車國外十幾萬進口也二三十萬在賣。我想表達的意思就是豐田車為什麼會那麼深入人心,以至於新車價格高,二手車保值率也最高。

拋開稅率問題不談,普拉多為什麼敢賣50萬,其實和國內大部分人自來水有很大關係。普拉多越野性能的確不錯,非承載式車身特別適合上個世紀中國許多沒有硬化的路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這車皮實耐用。普拉多一炮而紅的廣告是2003年在盧溝橋拍了一個辱華廣告。畫面有中國的2只石獅子和一輛普拉多,其中有一個石獅子向普拉多敬禮,廣告詞是:霸道,你不得不尊敬。後來豐田公司迫於壓力不得不將霸道更名為普拉多。可悲的是製作廣告的公司反而是中國本土公司。這次事件過後,霸道沒因為改名或者辱華廣告銷量低迷,反而被中國不少人所熟知,銷量也節節高攀。

我想這些個中緣由和民族性有關吧,各種辱華事件到如今依舊不斷。國人依舊精精樂道買自己喜歡的買的,哪怕是有替代品也不正眼瞧一瞧。豐田普拉多越野性能好,國內自主哈佛H9基本上就是逆向普拉多研發的,可以替代啊。再說進藏神車這個稱呼,買了一輛普拉多年年都進藏嗎?目前中國基建神速,別說硬派越野車,就是一輛奇瑞0.8排量的QQ轎車一樣進藏。你要說跑工地,硬派越野車不止豐田系。

漢蘭達也是一款銷量好的出奇的一款車,許多人給予的評價就是穩定舒適,哪怕是爬好漢坡爬不上去,車主也會淡然一笑我買漢蘭達就不是為了爬坡。

其實買什麼車真是別人自由,別人自己用自己賺的錢買啥都可以。不過比較厭煩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自來水,成天各種誇豐田車好。有句話說的好,路是人走的,走的多了就是一條路。一個人說好沒什麼,一百人說好那肯定就是好,哪怕其中99個都沒有真實體驗過。

此文沒有說豐田車好與不好,人們選擇什麼產品是自己的自由,當所有車評人一致認為豐田普拉多是好車時,它就是一款好車了,而沒接觸過此車的人潛意識裡也認為普拉多,漢蘭達就是好車,豐田就是很好的一個品牌。可我認為適合自己需求的就是好車。



堅決不改暱稱763


對於普拉多,我們很多人都不陌生,這可是一款“神”車,不管在國內還是在國外,普拉多都是名聲在外,尤其是強悍的越野性和耐用性,讓普拉多成為“進藏神車”,而且在西藏等地,普拉多也的確吃香。

但是我們知道,普拉多並不是一般的家用車,尤其是售價,比如現款國產車型,售價44.38-61.58萬元,價格不菲,位列豪車系列。但是在國外,普拉多的售價並沒有這麼高,比如在日本本土的售價為315-475萬日元,摺合人民幣也就20多元,在日本那裡屬於代步車而已,遠遠稱不上什麼豪車。更有人說,豐田在其本土生產一臺普拉多成本僅僅是10萬元人民幣左右,而也就是一臺成本為10萬左右的普拉多,到了國內售價要接近50萬,這怎麼回事?到底貴在了哪裡?

首先,普拉多在國內的口碑極好,而且,普拉多的售價一直高高在上,人們從心裡已經接受了普拉多高價的事實,更重要的是,絕大多數人們並不知道,一款車的純採購成本是多少,況且,汽車廠家還要有其他的成本攤銷,這些都是要體現在售價當中的。

其次,眾所周知,我國對合資車收取的稅費是比較高的,比如消費稅佔12%,增值稅17%,這些稅加起來就不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廠家自然不會將這部分稅自己來掏,而同樣也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還有,就是直接成本,一汽與豐田合資生產的普拉多,硬實力上需要僱傭工人、建設廠房、固定營銷費、公關費、宣傳費以及各種費用。這種費用也將會直接折算到車價中。

也就是說,一汽豐田普拉多,首先需要交納30%左右的稅,然後需要算上一汽豐田的運營成本、製造成本以及利潤。所以一臺製造成本不高的普拉多,售價直接飆升到了50萬上下。


汽車觀察家


經常有朋友用國內的汽車價格和國外進行比較,對此我個人認為完全沒有必要。為什麼要去比較呢?每個國家的情況和政策不一樣。普拉多在日本賣的確實便宜,埃爾法在日本賣的也不貴,關鍵是您生活在中國,何必比來比去給自己添堵呢!話又說回來了,真去日本生活,又有多少人會買普拉多呢?

還有很多人會去算國內外的差價,以及各種費用。算是可以算,但是結果我們改變不了。算了半天到最後只能唉聲嘆氣的給自己添堵。所以我的個人觀點是,買無論是買進口車還是合資車,如果自己喜歡,並且經濟條件也允許。那就找一家靠譜的經銷商,爭取買到最便宜的價格。



尤其是普拉多這種車型,屬於“開不壞系列”的越野車,當然撞壞和損毀的情況除外。皮實抗造、保養便宜、車型保有量大、貶值率低,既能在城市中代步,也能去自駕穿越和輕度越野,這就夠了!一輛車基本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的用車需求,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中年男人都喜歡普拉多的原因。

巖哥的觀點:綜上所述,無論是車還是其他物品,完全沒有必要用國外的價格去比較,因為就算是比較完了,我們也改變不了什麼。就算賣50萬,喜歡的人還是會買,買不起的人就算賣20萬,也一樣買不起。

我是巖哥侃車的 巖哥,如果您有和汽車相關的問題,可以隨時向我提問,記得關注我!


巖哥侃車


而咱們國家針對合資或進口汽車的徵稅是很高的,而且按照排量徵稅,汽車排量越大稅率越高,而普拉多的排量最小也是2.7,價格貴是正常的,其他像保時捷、路虎、坦途、f150等等這些大排量汽車價格會更高。

其實國內的汽車品牌出口的國外價格一樣也會比較高,像比亞迪的大巴,賣到國內100多萬,出口到日本同款價格400萬以上,也算是“報了仇”了。

其實這樣國家對進口車高額徵稅也是對的,這樣才能保護和支持自主品牌的發展,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天和Auto


一臺車在日本賣19萬,加運費,報關單上填20萬。關稅25個點,25萬。增值稅17個點,29.25萬,加上四兒子的成本和利潤就是裸車價,普拉多2700現在40萬裸車價,四兒子30%的毛利,估計淨利潤15個點,(企業所得稅和費用將近2.4萬)還要加稅費才是落地價44萬。另外,四兒子還有退稅,17的稅點其實就11左右。豐田出口到中國理論上在日本國內也會有返稅。44的落地價,這個環節裡,國家拿走了關稅5萬,增值稅7.75,消費稅4,和四兒子的一些稅費,嚯嚯,一輛落地44萬的車,如果四兒子依法納稅,國家收到所繳稅費20萬,四兒子毛利12萬,表面淨利潤6萬,企業所得稅40個點,還需要繳納城市建設費和教育附加費等,那些消防,安檢就不說了。所以理論上到最後國家收到的絕對要高於20萬,利潤上四兒子拿到的也就3萬左右。當然,四兒子會千方百計滴合理避稅,企業所得稅,還有一些地稅都可以減免。


熊二其實並不笨


特別有意思的是在日本三菱帕傑羅V93 3.0高配卻要賣到495萬日元,摺合人民幣三十萬樣子,中東V97頂配也就35萬樣子,國人卻不愛。普拉多這玩意在日本可賣不起這個價😂



深圳無問


在國外買汽車普遍很便宜,但是在國內買進口汽車普遍很貴,在國內買車便宜的都是純國產汽車,像吉利,奇瑞,長城,海馬,比亞迪等等本土汽車都是相當便宜幾萬塊十來萬就可以買一輛家用小汽車。


國外汽車在國內賣得貴有兩個原因:

第一就是稅收 ,在我國,每一輛進口汽車都要交非常多的稅,像國外十幾萬的普拉多,稅收就要十幾二十萬,稅收佔了很大比重,所以你買到的普拉多要五十萬。


第二就是4S店,4S店作為經營者肯定不能白乾,它也要掙錢,不掙錢人家還開個錘子店,一輛五十萬的車至少他要掙十萬八萬塊,這十萬八萬算少了,你看一輛車放在店裡多久才能賣出一輛?店面需要租金,還要給員工發工資,還有水電費,售後維修費等等,除去這些費用老闆他自己也要掙錢,所以說國外十幾萬的車,國內賣五十萬一點也不奇怪。

五十萬單單是這輛車的錢,你買下這輛車你還要交落地稅,上保險,七七八八算下來,這輛車到你手機至少得六十多萬,這就是進口車貴的原因。

如果想買車的朋友,錢又不多,我建議你買合資車,十幾二十萬,開得舒服,又不貴,開出去也體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