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佔領所羅門群島?

賣衣服的隔壁老王


對美國來說,所羅門海域是太平洋戰爭不可缺少的戰略防禦重要地區,掌握在美國手中,必將成為日本的葬身之處,而且在太平洋戰場上,背靠澳大利亞提供後續的軍備給養,切斷日本從南亞和日本本土的運輸船隊,無疑捏住了日本的死穴,再者以後隨著戰爭的延伸,以所羅門海域為起點,通過丹比爾海峽向北,可一路直搗日本本土,毋須置疑,所羅門戰役是美曰對決的核心所在,也是美日必爭之地。

從1942年4月到43年4月,所羅門地區共發生大大小小的島嶼爭奪戰,海戰近一百多次。為了加強澳大利亞本土的防禦,協助美軍固守莫爾茲比港,澳大利亞緊急從歐洲戰場調回兩個精銳師團,配合美國與日本決戰,雖然重創了日本,美澳的損失也不比日本少。

經過多年的激烈戰鬥,美澳處於上風,勝利的天平終於傾斜美澳,從而扭轉了開始初戰的不利局面,奠定了太平洋戰爭的基礎,因此,所羅門戰役是美國在太平洋戰爭勝利的轉折點。



硯田劍影


今天咱們就說說所羅門戰役吧!所羅門群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期間歷時最長、某種意義上說也最為痛苦的戰役,從1942年1月日軍攻佔俾斯麥群島的拉包爾、卡維恩准備進一步南侵澳大利亞開始,經歷包括珊瑚海海戰和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在內的一系列大小戰役,直至1944年3月拉包爾、卡維恩被盟軍徹底圍困從而失去軍事價值為止,歷時兩年有餘,困守所羅門諸島的殘餘日軍甚至要到1945年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之時才徹底放下武器。



到8月25日,美國和日本雙方海軍在瓜島東南海域展開了瓜島戰役以來的第二次大規模海戰,美軍稱之為東所羅門群島海戰,日本稱之為第二次所羅門海戰。

1942年8月24日,所羅門群島以東海戰爆發。日軍出動大規模艦隊,掩護增援部隊向瓜達爾卡納爾進發,並企圖引誘美國航母特混艦隊進行決戰。中午時分,擔任誘餌任務的以輕型航母龍驤號為首的日本牽制艦隊被美軍發現,遭到美軍薩拉託加號航母的38架艦載機集中攻擊,龍驤號被連續擊中10顆炸彈和1條魚雷,於次日沉沒。



日軍主力艦隊的兩艘大型航母趁機對美軍航母發動攻擊,將企業號航母炸傷。與此同時,日艦隊的先遣群和增援群先後遭到美機攻擊。1艘運兵船和1艘驅逐艦被擊沉,千歲號水上飛機母艦以及巡洋艦、驅逐艦各一艘被炸傷,增援船隊搭載的陸軍部隊損失過半,被迫中途返回出發地,從而使增援瓜島的行動成為泡影。


發生在1942年8月24日-25日的東所羅門群島海戰,是瓜島戰役中美日的第二場交鋒,亦是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3次航母之間的對決。

此次海戰,日美雙方出動的主要兵力對比為航母3:2,水上飛機母艦1:1,戰列艦3:1,巡洋艦16:4,驅逐艦30:11,日軍幾乎比美軍多一半。

然而日軍被擊沉航母、巡洋艦、驅逐艦各一艘,被擊傷水上飛機母艦、驅逐艦各一艘,損失飛機90架。美軍僅一艘航母被擊傷,損失飛機17架。



不僅殲滅美軍航母編隊的企圖沒有實現,而且向瓜島增援的目的也沒完成。可以說日軍在這次海戰中是徹底失利。

究其原因,是日軍沒將向瓜島運送援軍作為當務之急,沒有全力保障增援群的安全。而是隻顧攻擊美軍的航母編隊,忽視了對增援群的保護,因此當主力群撤退後,增援群就失去了空中掩護,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這是日軍作戰目的主次不分的重大失誤。


不甘束手就擒的布干維爾島日軍發起孤注一擲的垂死反撲試圖攻下美軍託羅基納機場,結果日軍的無腦反撲遭到徹底失敗、傷亡慘重,從此逐步被壓縮到島嶼一隅並步上瓜島日軍後塵,布干維爾島因此被日軍稱為“墓島”。美軍繼攻佔新不列顛島西部以及格林群島之後,西南太平洋部隊在3月份於拉包爾以西的阿德米勒爾蒂群島登陸、南太平洋部隊也於卡維恩西北的埃米勞島登陸,至此拉包爾、卡維恩已完全陷入盟軍的封鎖圈,其同日本本土的一切聯繫均已被切斷,由於拉包爾、卡維恩已是無用的死棋,為避免無謂的傷亡,盟軍取消了對兩地的直接登陸計劃,改為長期圍困。



此後,雖然盟軍(美軍調出後逐步由澳新部隊接手)仍不時對困守所羅門諸島和新幾內亞的日軍發起清剿作戰,但已無大規模戰事,美軍也已不再有興趣奪取已喪失軍事價值的拉包爾和卡維恩。日軍早已從所羅門群島撤出了全部可用的飛機和艦艇,美軍主力部隊也已前往中太平洋和西新幾內亞參加更大規模的反攻作戰,激戰了兩年的所羅門群島終於漸漸沉寂下來。
被孤立的日軍被遠遠甩在了戰線後方,因缺衣少食、補給斷絕而嚴重減員,淪落到不得不靠開墾、樵採、漁獵來設法“現地自活”。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後,被圍困在拉包爾等地的日軍陸續向盟軍繳械並接受戰後遣返。直到日本戰敗投降,拉包爾、卡維恩等地仍有近十萬日軍,但已是被盟軍嚴密封鎖的籠中之獸、對戰局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劉偉N5312222


日本缺資源。戰爭,讓東條這一類狂人失去了最後的理智,發動太平洋戰爭,南太諸島國的資源,尤其石油煤炭鐵礦石橡膠等戰略資源,是日本支撐戰爭的根本。佔所羅門群島是目的也是過程,充當跳板的終極目標是澳大利亞。


手機用戶6691453275


“天時地利人和”即便是現代戰爭最重要的就是地理位置。所羅門群島是位於南太平洋的群島國,西南臨近澳大利亞。所羅門群島也是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太平洋的轉折點。


上圖是日本在二戰期間太平洋的制海權。

  1.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為了擴大太平洋的制海權,日本在1942年攻佔了所羅門群島成為基地以便進攻澳大利亞。但是同年遭到美國聯盟軍隊的戰役,經過3年的艱苦戰爭日本在1945年全面撤出所羅門群島。所羅門群島是控制南太平洋國家最好的地理位置。

現在的日本關島基地也是美國在太平洋最重要的基底控制著中國的一舉一動。


達基爾


二戰時日美雙方爭奪佔領一些島嶼,在上面建設機場,就可以起降戰鬥機和轟炸機,控制半徑1000公里的地盤,就像瓜達爾卡納爾的亨德森機場,日美兩國傾其全力爭奪。


太陽125933863


不是一戰後委任統治的嗎?記不清了


劉洋61368


國土太少能佔則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