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東西是德國能造但日本不能造的?

暴風與大地


在“有無”方面,沒什麼是德國能造,而日本造不出來的。在“好壞”方面,德國幾項工業產品,還是遠勝日本的。

德國蔡司ZEISS,是世界公認的最好的鏡片,廣泛應用在尖端科技、望遠鏡、顯微鏡、專業照相機鏡頭、天文望遠鏡、星象儀、眼科儀器、高精度電腦手術儀器、美國阿波羅飛船登月等領域和裝備上。我們普通人熟悉的,是諾基亞手機以及索尼數碼相機使用的蔡司鏡頭。

德國ZF變速箱、MAN曼恩重型卡車發動機,公認世界第一。汽車三大件是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日本汽車號稱經濟、可靠、安全,我們必須承認日本比中國先進,但是在世界上,尤其是在重型卡車領域,德國變速箱和柴油機世界公認第一。連美國的M1A2主戰坦克都不得不用德國動力包,不是美國不能生產,而是真的不如德國的好。

此外,德國工業機床、西門子齒輪組、精細化工(代表企業就是巴斯夫)等,都對日本形成顯著優勢。但是,順著問題的口吻,我們必須承認,日本是人口1億2千萬級別的國家,而德國只是8000萬人口級別的國家。德國的優勢在於時間的積累(第二次工業革命德國處於領導陣營,日本是後發追趕陣營),而日本的優勢在於規模。因此,日本工業的覆蓋面比德國廣,尤其勝在電子工業方面(比如索尼大法),而德國的產業深度較日本更有優勢。


探為觀指


說點個人看法

德國和日本做為兩個二戰戰敗國,在二戰後快速實現了復興,都是以製造業見長。但其中也有一些差異。

德國做為歐洲一個老牌製造業大國,其製造業的歷史積澱更加深厚,且國民稟賦中的工匠精神,讓其在世界製造行業擁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萬寶龍、雙立人、萊卡、森海塞爾等等都是世界響噹噹的品牌。

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慢慢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其歷史積澱不夠,但靠著不懈努力,慢慢實現彎道超車,其中在製造行業的發展路徑值得大家學習,利用其製造能力,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把產品做到更大的商品話或者實現量產,雖然頂級市場做不了,但專注中高端市場的定位也實現了偉大成就。


上古小胖


德制與日製在伯仲之間,德國的東西有某種信仰在其中,說的直白點就是品牌溢價很高,再直白點就是日貨性價比碾壓德國,最後直白點說:德國貨裝逼而已……


一曲晚唱煙雨中


從我們日常生活品來說我認為德國貨遠不如日本貨。再更高階的軍事以及國防方面的產品我就不知道了。


Szcdragon


德國能造的日本就能造。一個是歐洲製造強國,一個是亞洲製造強國,不相伯仲。


duh23333


洗腦領袖馬克思


我才是天外來客啊


大眾車標,高級信仰加成


一血點評


德風、沙巴、大眾、寶馬等等,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