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藏是不是真的很了不起?

去西藏是不是真的很了不起?

圖/Rotkung 泰國

看到這個標題,你腦海裡會想起什麼?腦海裡閃現出一個人—餘純順,於我來看,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也是進藏路上令人敬佩的旅行者。百科對他的介紹是這樣的:

餘純順(1951.12-1996.6.13),上海人,大學本科。1988年7月1日開始孤身徒步全中國的旅行、探險之舉。行程達4萬多公里,足跡踏遍23個省市自治區。已訪問過33個少數民族,發表遊記40餘萬字。沿途拍攝照片8千餘張,為沿途人們作了150餘場題為“壯心獻給父母之邦”的演講。尤其是完成了人類首次孤身徒步穿過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征服“世界第三極”的壯舉,1996年6月13日在即將完成徒步穿越新疆羅布泊全境的壯舉時,不幸在羅布泊西遇難。

去西藏是不是真的很了不起?

餘秋雨先生在著作《霜冷長河》中這樣寫餘純順:

走了八年­,八年裡你選擇了孤獨­,選擇了行走­!你把生命慷慨地投向一種精神追求­,因為你知道­,探險家是拓荒的號角­,探險家是文明的先驅­,探險家無窮腳印堆砌起來就是一片疆域­,探險家無窮信念凝結起來就是一段發達­,探險家無窮犧牲鼓動起來就是一腔血性­!

沒有探險家的國度是寂寞的國度­,沒有探險家的歲月是憂傷的歲月­……­

——餘秋雨

去西藏是不是真的很了不起?

我覺得這只是一種生活方式,把錢和時間,花在豐富個人體驗感受上,就不會虛度,不枉此生。時間沒發儲存,對我們來說,時間比金錢還要寶貴。那種熱愛生活旅行自然的心,只有在外面才能迴歸釋放。

在城市待久了猶如行屍走肉,當你出去才發現一個人要活下去,所需要的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多。很多欲望的產生,不過是焦慮和消費刺激的結果。在無人區的長夜,罐裝啤酒和泡麵就能帶給我們巨大的幸福感。

——李國彪

對於個人成長,是有點了不起!

去西藏是不是真的很了不起?

腦海裡浮現2013年1月第一次去西藏時,別人和我說:冬天去肯定會被凍死!要不然就是高反難受死!沒聽說過有冬天去西藏的!云云.....

腦海裡不斷腦補各種未知的畫面,不是期待的布達拉,而是自己即將死亡的畫面,這讓人害怕和猶豫,但是去意已決,最終還是踏上了綠皮火車,去看看西藏到底是不是像外界說的這樣可怕!事實並非身邊的人人云亦云那樣,到了你就知道了。

人生總是在不斷的向前探索未知,未知的前路、未知的風景、未知的自己。

——Sher

Pugss_CXX:我覺得一般,前後進藏三次了,感覺沒啥特別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並不是說去西藏就要很屌或者什麼。人生有夢,各自精彩。

去西藏是不是真的很了不起?

進藏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一種經歷,僅此而已。只是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的境遇不同感受不同。無論做什麼,只要自己開心就好。對我自己而言,騎行進藏,就是一種經歷,說到底,選擇外出,其實無外乎是旅行所經的意義,通常還是放鬆心情、暢快身體,至於遊歷所思,則可算作額外的饋贈。準備出門前,再問問自己,為什麼要去西藏?

人們認為它是讓自己心靜下來的方式。套用偈語說,形式就是向上的梯、渡河的船、前進的路。去西藏也是形式,登雪山也是形式,都是靜心的方式。看的是什麼?不是雪山,不是聖湖,不是佛像,不是藏民,看的是自己。 我們通過去西藏的形式來關照自己。

——紫雨林

他們說

去西藏是不是真的很了不起?
  • 小王:騎行西藏是我對豐富人生經歷的一項認可,所以,雖千萬裡吾往矣……

  • Miracle任重道遠:沒有什麼了不起,對自己人生的一種肯定而已。我行,我可以。讓自己在未來的道路上更加堅定,有信心!

  • 野狼:沒什麼了不起啊,只是長途騎行中里程比較遠,強度比較大,條件艱苦些,能夠全程騎完,實現自己心中的目標,就是一段值得記憶的人生經歷。

去西藏是不是真的很了不起?

2012年4月1日從成都出發歷時21天到達拉薩。作為自己的畢業旅行從沒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的,只是想在參加工作前好好的玩一玩感受一下川藏沿線的風土人情。一路上從出發時的三十多人到最後的九人朝夕相處,讓我懂得了一些道理:

1、出去玩要做充足的準備(尤其是長途騎行),你是團隊的一員就儘量不要拖團隊的後腿,更不要道德綁架。

2、在路上遇到了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分年齡不分職業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相同,多少年後我們見面一如既往。

3、拉烏山、安久拉山遇到打劫未遂的讓我明白了世界上還是有壞人的,當然高爾寺山、理塘遇到的藏民真的會讓人覺得特別的淳樸善良。

西藏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沒去過的人視作夢想,去過的人還想著再去,我便屬於後者。

——不凍泉

留言說出你的想法

去西藏是不是真的很了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