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藏是不是真的很了不起?

去西藏是不是真的很了不起?

图/Rotkung 泰国

看到这个标题,你脑海里会想起什么?脑海里闪现出一个人—余纯顺,于我来看,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也是进藏路上令人敬佩的旅行者。百科对他的介绍是这样的:

余纯顺(1951.12-1996.6.13),上海人,大学本科。1988年7月1日开始孤身徒步全中国的旅行、探险之举。行程达4万多公里,足迹踏遍23个省市自治区。已访问过33个少数民族,发表游记40余万字。沿途拍摄照片8千余张,为沿途人们作了150余场题为“壮心献给父母之邦”的演讲。尤其是完成了人类首次孤身徒步穿过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征服“世界第三极”的壮举,1996年6月13日在即将完成徒步穿越新疆罗布泊全境的壮举时,不幸在罗布泊西遇难。

去西藏是不是真的很了不起?

余秋雨先生在著作《霜冷长河》中这样写余纯顺:

走了八年­,八年里你选择了孤独­,选择了行走­!你把生命慷慨地投向一种精神追求­,因为你知道­,探险家是拓荒的号角­,探险家是文明的先驱­,探险家无穷脚印堆砌起来就是一片疆域­,探险家无穷信念凝结起来就是一段发达­,探险家无穷牺牲鼓动起来就是一腔血性­!

没有探险家的国度是寂寞的国度­,没有探险家的岁月是忧伤的岁月­……­

——余秋雨

去西藏是不是真的很了不起?

我觉得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把钱和时间,花在丰富个人体验感受上,就不会虚度,不枉此生。时间没发储存,对我们来说,时间比金钱还要宝贵。那种热爱生活旅行自然的心,只有在外面才能回归释放。

在城市待久了犹如行尸走肉,当你出去才发现一个人要活下去,所需要的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很多欲望的产生,不过是焦虑和消费刺激的结果。在无人区的长夜,罐装啤酒和泡面就能带给我们巨大的幸福感。

——李国彪

对于个人成长,是有点了不起!

去西藏是不是真的很了不起?

脑海里浮现2013年1月第一次去西藏时,别人和我说:冬天去肯定会被冻死!要不然就是高反难受死!没听说过有冬天去西藏的!云云.....

脑海里不断脑补各种未知的画面,不是期待的布达拉,而是自己即将死亡的画面,这让人害怕和犹豫,但是去意已决,最终还是踏上了绿皮火车,去看看西藏到底是不是像外界说的这样可怕!事实并非身边的人人云亦云那样,到了你就知道了。

人生总是在不断的向前探索未知,未知的前路、未知的风景、未知的自己。

——Sher

Pugss_CXX:我觉得一般,前后进藏三次了,感觉没啥特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并不是说去西藏就要很屌或者什么。人生有梦,各自精彩。

去西藏是不是真的很了不起?

进藏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一种经历,仅此而已。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感受不同。无论做什么,只要自己开心就好。对我自己而言,骑行进藏,就是一种经历,说到底,选择外出,其实无外乎是旅行所经的意义,通常还是放松心情、畅快身体,至于游历所思,则可算作额外的馈赠。准备出门前,再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去西藏?

人们认为它是让自己心静下来的方式。套用偈语说,形式就是向上的梯、渡河的船、前进的路。去西藏也是形式,登雪山也是形式,都是静心的方式。看的是什么?不是雪山,不是圣湖,不是佛像,不是藏民,看的是自己。 我们通过去西藏的形式来关照自己。

——紫雨林

他们说

去西藏是不是真的很了不起?
  • 小王:骑行西藏是我对丰富人生经历的一项认可,所以,虽千万里吾往矣……

  • Miracle任重道远:没有什么了不起,对自己人生的一种肯定而已。我行,我可以。让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坚定,有信心!

  • 野狼:没什么了不起啊,只是长途骑行中里程比较远,强度比较大,条件艰苦些,能够全程骑完,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就是一段值得记忆的人生经历。

去西藏是不是真的很了不起?

2012年4月1日从成都出发历时21天到达拉萨。作为自己的毕业旅行从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只是想在参加工作前好好的玩一玩感受一下川藏沿线的风土人情。一路上从出发时的三十多人到最后的九人朝夕相处,让我懂得了一些道理:

1、出去玩要做充足的准备(尤其是长途骑行),你是团队的一员就尽量不要拖团队的后腿,更不要道德绑架。

2、在路上遇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同,多少年后我们见面一如既往。

3、拉乌山、安久拉山遇到打劫未遂的让我明白了世界上还是有坏人的,当然高尔寺山、理塘遇到的藏民真的会让人觉得特别的淳朴善良。

西藏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没去过的人视作梦想,去过的人还想着再去,我便属于后者。

——不冻泉

留言说出你的想法

去西藏是不是真的很了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