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廣東潮汕地區的牛肉那麼火爆?

說到牛肉火鍋,潮汕人算是行家。潮汕牛肉為什麼這麼牛?

為何廣東潮汕地區的牛肉那麼火爆?

招牌一:就是現宰現賣

潮州牛肉講究現宰現賣,櫥窗裡掛著一條條紋理分明、紅白相間的牛肉,廚師片牛肉時,或薄或厚,憑得是多年手上的功夫。一旁細膩的牛腩高湯正在爐火煨著,加上鮮甜的白蘿蔔和南姜,食材的香味素不斷釋放,吸引來不少食客。

為何廣東潮汕地區的牛肉那麼火爆?

招牌二:潮汕牛肉火鍋很注重刀工

切牛肉的刀工是非常講究的,一定要手切,那種機切的簡直沒法下嚥。手切的要點也有很多,厚薄要適中,有的師傅的風格是切薄,這樣的肉吃起來輕、嫩,有的師傅的風格是切厚,吃起來很有滿足感,用潮州話講叫做“飽喉”。就像日料師傅對待刺身一樣嚴謹的對待牛肉。

為何廣東潮汕地區的牛肉那麼火爆?

庖丁解牛,出肉量僅為37%”意思是一頭牛能用於牛肉火鍋的部位不超過3成,加上能打成肉丸的,也就大概在5-6成左右。最好的肉的位置在脖子、背脊、其次在肩胛、腹心再次之是臀部。其中脖子位置中最好的一小塊肉稱為脖仁,背脊則稱為吊龍及吊龍伴,肩胛肉為匙肉,腹心帶油花稱為肥胼,臀部則稱為嫩肉。還有一些非常規的部位,如胸口油、牛舌等也堪稱經典。

為何廣東潮汕地區的牛肉那麼火爆?

最念念不忘的部位非“脖仁”莫屬,脂肪如雪花顆粒般分佈,柔嫩有嚼勁,更是西餐中的雪花牛肉。“仁”在潮汕話裡是果實、中心的意思,所謂“脖仁”就是牛頸上那塊微微凸起,最經常活動的肉的核心部分。脖仁的最大特點是有嚼頭,肉香十足。脖仁肥瘦相間,擁有大理石般的紋路,涮4-6秒後入口,口感柔嫩多脂,十分鮮甜脆爽。

三花趾和五花趾:牛的腳趾肉,二者區別是看肉上的紋路是三條筋還是五條筋。這部分的肉因為牛筋的存在而十分彈牙、有韌勁。涮8-10秒鐘口感最佳。

為何廣東潮汕地區的牛肉那麼火爆?

吊龍伴和吊龍:吊龍是牛脊背上一長條肉,吊龍伴即吊龍下面那一小部分的肉,這裡的肉微厚,雖有脂肪但絕不肥膩,十分順滑甜美,6-8秒後撈出口感最佳。

為何廣東潮汕地區的牛肉那麼火爆?

胸口朥:也稱胸口油,是牛胸口的軟組織,非常珍貴的部位,其嚼勁十足,雖然外表是肥油但口感絲毫不膩。這部分的肉會越煮越脆,但最長也不要超過2分鐘。

為何廣東潮汕地區的牛肉那麼火爆?

潮汕牛肉丸大致分為牛肉丸和牛筋丸。牛肉丸採用優質的後腿肉製成,口感細脆。而牛筋丸在牛肉的基礎上加了嫩牛筋,更為多汁彈牙。夾一隻氽熟的牛肉丸,別急著往嘴裡送,一不小心滾燙濃厚的肉汁會濺到對面朋友一臉。有經驗的廚師用兩根重約1.5公斤的鐵棒不斷捶打牛肉,捶打到完全牛肉變成肉泥,這一切全靠人力。這樣既可以去掉牛肉紋理,同時鮮肉和空氣的充分接觸也使牛肉丸更加脆嫩多汁。

為何廣東潮汕地區的牛肉那麼火爆?

好吃的火鍋離不開好吃的醬料,沙茶起源於印尼風味食品沙嗲(Satay),在潮汕地區得以改良本土化,甜味多,辛辣低。。用花生醬混合芝麻、大蒜、洋蔥、花生米、五香粉等多味調料,有特殊的香味,混合蝦米、香乾和生抽的複合鮮鹹味。別看這沙茶色澤淡褐,呈糊醬狀,其貌普通,卻是吃牛肉火鍋最常見搭配牛肉的醬料。就是平時下麵條,不需上好的澆頭,只有一點沙茶醬,除了麵條本身的麥香混入複合的香味,湯汁濃厚。

為何廣東潮汕地區的牛肉那麼火爆?

無論是切片得肥瘦正好的鮮牛肉,到脆嫩多汁的牛肉丸,讓挑剔的食客讚不絕口。放些芹菜在碗裡(潮州當地的芹菜味道很正宗)加些湯,趁熱呷一口,餐前暖胃。用漏勺取牛肉氽熟,待牛肉血色漸收,撒上少許蒜頭朥、芫荽,便可以吃了。此時的牛肉肉汁豐盈,口感鮮嫩,蘸上一些自制沙茶醬或普寧豆醬,不會蓋住牛肉本身的清香,味道層次更為豐富。老友總是戲稱在潮汕,沒有什麼一頓牛肉火鍋不能解決的,如果有,便是兩頓。喜歡吃牛肉的小夥伴有空可以過來潮汕這邊嚐嚐味道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