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最後的一個花卉品種玉簪花,怎樣進行栽培管理?

672236536430


春天最後的一個花卉品種玉簪花,怎樣進行栽培管理?春季家庭盆栽玉簪花栽培管理。


第一,選擇的花盆。玉簪花是喜歡潮溼乾爽的土壤環境,最怕花盆有積水。因此,花盆應該選擇底部帶有排水孔的花盆。玉簪花是草本叢生花卉,株形不是很高大,根部是宿生塊莖和鬚根,則花盆不要選擇大號,或中號偏大的花盆,可以選擇小號偏大或中號花盆。

第二,栽培土的配製。玉簪花喜偏酸性沙質壤土,疏鬆通透,排水濾水又保水的肥沃土壤。一般選取普通深層壤土5份,粗細各半的河沙2份,優質腐殖質黑色土2份,有機肥1份,攪拌均勻後上盆栽種。


第三,分株和栽種。春季玉簪花沒有發芽時,適宜於春分節到清明節之間,將老盆玉簪花宿生塊莖以2~3個芽頭為一盆,掏坑栽種,種後陏時澆透清水。

第四,水分的管理。玉簪花通常在7月份到9月份為開花期。在開花前是苗期營養生長階段,需水量不大,每週結合施尿素,澆水一次。花期氣溫高,玉簪花需水量增大,通常兩天澆水一次。澆水時避開高溫段,適宜於早晚澆水。花後近40~50天時間,禾葉枯黃便進入休眠期。在花後可以每週澆水一次。休眠期,土壤不幹旱不澆水。


第五,肥料的管理。玉簪花在開花前,是營養生長階段,需要氮肥,可以使用尿素結合澆水施入,花期可以使用發酵的餅肥或雞糞羊糞肥料深施,施後澆水,避免澆根。花後可以不施肥,在休眠期可以結合換土分株施基肥。通過使用發酵腐爛熟透的優質有機肥為主,如豬糞、牛羊糞、雞鴨糞、餅肥等等。

第六,病蟲害的管理。玉簪花病蟲害比較少見。蟲害有蚜蟲,可以使用溴氰菊酯噴霧防治。病害一般是栽培土有積水,造成根部病害,可以使用波爾多液加硫磺粉噴霧和灌根,還可使用代森鋅、代森錳鋅、百菌清、多菌靈、甲基託布津等等噴霧和灌根。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旭日東昇付先


第一,土壤。

玉簪花喜歡偏酸性的土壤,喜歡潮溼的土壤,在栽培時先要施入少量的有機肥或者是化肥。

第二,控坑。

栽培是坑的深度要和球狀根的長度一樣,坑的寬度要是根的長度的兩倍為宜。

第三,栽植。

植株在栽培時球形根的頂部要與土面相平,然後輕輕壓實,澆一次透水。

第四,澆水。

栽植後要保持土壤溼潤,不能缺水,澆水時要從葉叢底下灌入,夏季一般在早上澆水,以確保高溫時水分供應正常,也可以在盆土表皮撒些覆蓋物以保持土壤潮溼,但是要注意不能讓盆土積水。

第四,施肥。

一般在生長初期期施一些混合肥,或者是在每年的春季施一次有機肥,在施完肥後要記得澆一次透水。

第五,防蟲害。

玉簪花常見的蟲害有鼻涕蟲,蝸牛等,可以在花盆周圍放些啤酒以驅散鼻涕蟲,也可以用殺蟲劑防治,還有一種線蟲,也喜歡殘食葉片,如果發現後要及時摘除咬過的葉片並用噴灑殺蟲劑防治。玉簪花還會得炭疽病,可以用除菌劑噴灑,如果盆土長時間積水,還會出現冠腐病,所以澆水也要適當。

這就是玉簪花栽培及養護要注意的幾個方面請你參考,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共同學習!


心靜釋海


玉簪:又名白鶴仙、白萼。百合科多年生球根類(粗根莖)植物,花期7~8月,花莖自葉叢抽出,高於葉,花白色,夜間開放,味芳香。其根莖、葉為中藥材,有:治遺精、吐血、白帶過多、咽腫等功效;花瓣是高級化妝品芳香油提取物來源,鮮花加白糖和蜂蜜可做糕點,因而有較高經濟效益而得寵。

品種分為“巨型、中型、迷你”系列。因採用分株或播種法繁殖而昂貴。但現被荷蘭人用組培法整成地攤貨。市售多為雜交品系。


玉簪抵抗力強,性喜陰溼環境,忌強光直射。其粗大球根要求土層深厚,排水良好、透水透氣的砂質土壤為好。可用:腐葉、河砂、園土1:1:1比例調配。花友可根據自已所購品種預先購好花盆。如“武則天”品系根壯,只適地栽而非盆栽;即便如迷你係品種“金邊鼠耳、藍鼠耳”系列也應選較大花盆定植。

小品種盆栽配土可用:草碳、塘泥、腐葉土、爐渣搭配。但切記盆底最好先做好3㎝厚的瀝水層以防爛根。



溫度

玉簪喜溫暖環境,I5~30度之間生長好,又耐嚴寒,零下I5度安然過冬。北方北京露越冬應無壓力。

光照


玉簪葉大而薄,因而喜散射光環境而忌強光直射,光照過強葉片發黃,葉肉會枯焦壞死;反之,入秋氣溫漸低,宿根類植物特性“葉漸黃枯萎”掉落,但地下球莖根依完好。

澆水

玉簪喜溼是指土壤“潤氣大”而非喜積水。澆水過多,透水不利會葉枯黃爛根壞死。這就是我文中要求“盆大透水層必厚”之說。新手養花要記住“球根類、肉質根”的花卉不用說:根系能貯水,盆土求潤不求溼,同時忌旱。

但玉簪葉片大,對空氣溼度要求較高。只要陽臺封閉空氣不流通,人在室內感到胸悶不適,最好噴壺調水霧狀對葉片噴霧,或營造小溼度環境以防葉尖幹邊焦枯。

施肥


玉簪大多4月萌芽,葉未展而不可給肥。球根類花卉忌濃肥,對肥料需求不大。5月起開始薄肥勤施,觀葉為主的玉簪,以複合均衡肥為好。每月一次。發現抽葶後,可增施磷鉀肥促花開更多更大。9月底停肥。每次肥後及時澆水、鬆土。

玉簪入夏後,有的品種會出現滯長,葉片發黃現象。這是高溼原因導致,應停止給肥,避強光保土潤即可。


閉花落雨


玉簪花開花是白色的,因花型特別像女人頭髮上別的簪子,而的名玉簪。

玉簪的生長習性是喜歡溫暖、忌怕強光的生長環境,喜歡在疏鬆、透氣的沙質土壤中生長。



溫度:日常養護中夏季要噴水降溫,冬季要放入有暖氣的室內,保證溫度在10℃以上。

光照:玉簪花是耐陰花卉,但是還要適當的接受散射光照,夏季養在陽臺的時候,就要適當遮光,以防葉片灼傷。



澆水:夏季可以一天澆水一次,冬季可以3天澆水一次,澆水要堅持見幹見溼的原則,不能有積水。

土壤:土壤以疏鬆、肥沃、透氣的土壤為宜,可以加入適量腐熟的豆餅或油渣為基肥,在加入適量腐葉土和珍珠岩,按照5:3:2的比例混合配置土壤。



施肥:施肥可以和澆水一塊,平時把有機營養液和水稀釋,用稀釋的溶液噴葉和灌根,花芽形成前,可以用磷酸二氫鉀溶液灌根。

以上就是濤子認為的養護玉簪花的方法技巧,歡迎大家下方留言討論玉簪花養護技巧。


濤子說說


玉簪花又名白萼、白鶴仙,是百合科的植物。玉簪花的花朵形狀似頭簪,因此得名為玉簪花,花期7-9月。玉簪花枝葉翠綠,花朵白色如玉,深得養花愛好者的喜愛。

1、生長習性

玉簪花是典型的陰性植物,在陰溼的環境下長勢良好,不耐強光直曬。在強光環境下出出現葉片發黃,生長不良。玉簪花耐旱,在中國各地都可以種植,土壤要求肥沃、溼潤,沙壤土最好。

2、澆水

玉簪花喜歡溼潤的環境,在平時管理當中,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的溼潤狀態。夏季高溫天氣,除了增加澆水量和澆水次數之外,每天要向葉片噴灑水霧2-4次,以起到降溫保溼的作用。冬季氣溫低,應適當控水,減少澆水的量。

3、施肥

玉簪花在春季和花期對肥的需求量大,在春季3月份,結合鬆土埋入有機肥,另外在生長期內每隔7-10天,施一次液肥,可保證玉簪花的生長。在花期來臨之前,追施一次磷鉀肥,可保證玉簪花開花所需營養。冬季應停止施肥。

4、溫度與光照

玉簪花一般在室內養殖,可以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但是要避免陽光直曬。尤其是在夏季高溫的天氣,陽光會灼傷玉簪花的葉片,出現焦枯的現象。

玉簪花適宜的生長溫度是15-20度,冬季可在0-5度的室內進行過冬,夏季34度以上的高溫天氣,要注意噴水降溫。

以上就是玉簪花種植需要注意的事項,如何您有其他問題,歡迎留言討論。


一柯花草


要想知道怎樣栽培和管理,我分享一下我的觀點。首先,瞭解玉簪花的生活習性,玉簪花典型的陰性植物,喜陰溼環境。如果受強光照射,葉片就變黃,生長不良,喜肥沃,溼潤的沙壤土,性極耐寒,我國大部分地區均能露地越冬,地上部分經霜後枯萎,翌春宿萌發新芽。二是栽培,玉簪花分為分株繁殖和播種繁殖。在中國北方多於3~4月萌芽前進行分株,分株時將老株挖出,可以晾曬1~2天,使其失水,免得太脆時易折,用刀切分,切口塗木炭粉後栽植,切時根據根狀莖生長情況,可分為一個株一個芽,,也可以分成每叢帶有3~4個芽和較多的根系一墩,分株後另行栽植。播種繁殖可在室內盆播,在20度條件下約30天可發芽出苗,春季將小苗移栽露地。栽培時還要注意幾點:一,土壤:玉簪花不擇土壤,但在溼潤肥沃的沙質土壤中生長更好,可以選用草炭,珍珠岩,爐渣,菜園土,腐葉土等。二,澆水,生長期間要經常保持土壤溼潤,如果澆水過多易引起爛根,葉子變黃,夏天供水要充足,每天向葉面噴水,以防葉片乾燥。三,陽光,玉簪花忌烈日照射,要放在陽光不直曬的陰面,四是溫度,玉簪花性強健,耐寒冷,,我們可以霜降後移入室內,室溫維持在2~3度即可安全越冬,翌年4月出室。五是施肥,從五月上旬開始施肥,大約每月施一次稀液肥,7~8月可以稍濃些,九月下旬停止施肥每次施肥後都要及時澆水,鬆土,以利土壤疏鬆,通氣。


千佛林小學老師


百合科玉簪花屬宿根草本。株高40cm。花白色,管狀漏斗形。花期6一8月,芳香襲人。1玉簪花類為典型的陰性植物,性強健耐寒而喜陰,忌直射光,植於樹下或建築物北側生長良好。土壤以肥沃溼潤,排水良好為宜。2繁殖多用分株法,春秋季均可進行。播種繁殖3一4年開花。近年來用組織培養方法,取葉片,花器均能獲得幼苗,不僅生長速度較播種者快,並提前開花。3開花前可施些Np肥,則葉綠花茂。生長期多洗水。2一3天可洗一次水。每隔半個月用稀薄液,噴施一次肥液。4盆栽時,入夏後需移至遮陰處或北面的陽臺上,防止陽光直射。開花前可施Np元素的肥料,則葉綠亮茂,來進行栽培管理。5葉斑病是主要病害。病原侵入葉片和莖,產生大型的白、淺灰色的色斑,邊緣褐色。可用殺菌劑,及時預防和防治病害。還有鏽病,以波爾多液進行防治。蟲害有紅蜘蛛、蚜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