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菊》:我愛著,不懷抱任何希望,但並不是沒有幸福

只是突然很想看虐心的愛情電影,便發現了韓國電影《雛菊》,也不負所托的讓自己肆意地悲傷了一番。這部電影的評分也不錯,裡面有兩個很吸引我的元素,一個是雛菊,在大學校園裡有一大片白色的雛菊,所以我對這種花並不陌生,在早春的時候盛開,有著君子的風度和天真爛漫的風采。電影中的男主便用到了雛菊來表達愛意(雛菊的花語是深藏在心底的愛)。另一個元素是殺手的愛情,就像大家認知中的那樣,殺手本該斷絕七情六慾,似乎殺手和愛情是最不搭的。而偏偏擁有愛情的殺手才會更有韻味,就像《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男主雷昂。

《雛菊》:我愛著,不懷抱任何希望,但並不是沒有幸福

​電影中有大篇幅的自白,整部電影緩緩進行,沒有過多臺詞的渲染,更突顯了演員的實力,電影取景於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這個城市的浪漫景色也讓人深深地沉醉。通俗來說這是一個三角戀的故事(大部分人都這樣認為),可我覺得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我更願意弱化男二的出現,因為如果不是女主的誤會,可能就會是一個相親相愛的故事,只是避免不了悲傷的結局。我也不願意把自己喜歡的故事只用世俗倫理去衡量,所以我不太喜歡“三角戀”這個描述。

《雛菊》:我愛著,不懷抱任何希望,但並不是沒有幸福

​殺手在結束第一個任務後回到鄉下,遇見了在為自己的第一次畫展準備的女主惠瑛。惠瑛喜歡上了那片長滿雛菊的田野,她說:雛菊就是她的“向日葵”(著名的畫家梵高很喜歡畫向日葵)。因為去那片田野要跨過一個獨木橋,而自己有一次不小心跌倒,包也被水沖走了,只好作罷。男主特意為她搭了橋,也撿回了包,而她回贈了他一幅雛菊的畫。這便是他們的初次交集,愛情伊始也不過如此了吧。只是活在黑暗中的男主並沒有出現在惠瑛的面前,他希望她可以真的幸福,而那樣光明又安穩的陪伴他給不了。

《雛菊》:我愛著,不懷抱任何希望,但並不是沒有幸福

​男主想她的時候便會在她的店門口送一束雛菊,喊一句“flower”,然後躲起來遠遠地看著她。而惠瑛也從未見過送花的人,所以一直等待著,等待著那個屬於自己的人,相信命運會讓他們遇見。每逢週末,惠瑛會在廣場上畫肖像,她遇見了男二,他也是韓國人,而且他拿了一束雛菊,他知道自己住哪裡,他出現之後自己就再也沒有收到花,種種的跡象讓惠瑛相信了他就是那個人。而警察(男二)也動心了,他沒有辦法承認自己是,也不能否認自己不是。任務完成後男二回國養傷,女主因為受傷失聲了。男主看著一切的發生,默默地保護著女主,他知道警察比自己更適合陪伴惠瑛。

《雛菊》:我愛著,不懷抱任何希望,但並不是沒有幸福

​男二因為工作一直待在韓國,惠瑛等不到心愛的人整日鬱鬱寡歡。男主終於鼓起勇氣出現了,可惠瑛無動於衷。他送她回家,陪她聊天,因為喜歡惠瑛自己去了解莫奈,甚至會讀惠瑛的唇語……終於男二回來了,坦白了自己只是利用了她,惠瑛傷心欲絕。因為警察們想要引出殺手,男二用自己作餌,不慎犧牲。惠瑛看著心愛的人離自己遠去,傷心欲絕。男主心疼的陪伴著惠瑛度過了一年的時光,應該很幸福的吧,只是惠瑛依舊深愛著那個人。

《雛菊》:我愛著,不懷抱任何希望,但並不是沒有幸福

​因為一些線索,惠瑛發現了男主的秘密。男主迷暈了她,去執行最後一次任務。惠瑛醒來發現了那幅雛菊的畫,原來一直陪伴在自己身邊的人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人。她去阻止男主(這一段超催淚),男主也選擇了放棄行動,幸福來得太突然。結果大boss出手了,惠瑛替男主擋了一槍,盛開雛菊的畫上濺滿了鮮血,幸福也消失得太突然。明明兩個人兜兜轉轉才發現了各自的深愛,卻就在這樣的遺憾中永別了。後來男主為惠瑛報仇,和大boss同歸於盡了……

《雛菊》:我愛著,不懷抱任何希望,但並不是沒有幸福

​電影便在這樣的惋惜中結束了,臉上的淚痕未乾,心也跌到了最低處。正如張愛玲所說“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從塵埃裡開出花來。”男主就是這樣的存在,明明深愛著,很多次的欲言又止,最終還是選擇了默默守護著。片尾曲傳來了惠瑛的呼喚,“我夢寐以求的愛情,原來近在咫尺”,終於認出他了,死也不能放棄,可只能離開了……醒悟太遲的愛情,比起永遠無法相見的愛情豈不是更令人悲傷。

《雛菊》:我愛著,不懷抱任何希望,但並不是沒有幸福

​就像繆塞的詩那樣寫道:

我愛著,什麼也不說,只看你在對面微笑;

我愛著,只要我心裡知覺,不必曉得你心裡對我的想法;

我珍惜我的秘密,也珍惜淡淡的憂傷,那不曾化作痛苦的憂傷;

我曾宣誓,我愛著,不懷抱任何希望,但並不是沒有幸福

——只要能看到你,我就感到滿足。

《雛菊》:我愛著,不懷抱任何希望,但並不是沒有幸福

​耳邊迴盪著那一聲聲熟悉的“flower”,原來三個人曾躲過同一個下雨天的屋簷。

所以別擔心,雨總會停的,陽光會更加燦爛。有一天你終會找到屬於你的那個人,他會是一個守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