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其他作品,為什麼沒有人翻拍金庸的《連城訣》?

沒有歲月能回首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從書的結構上說,《連城訣》故事相對簡單,與金庸其他書相比,沒有優勢。

金庸的小說,像《天龍八部》、《射鵰三部曲》、《笑傲江湖》、《鹿鼎記》等,都是長篇鉅著,故事內容豐富多彩,情節跌宕起伏,人物眾多性格鮮明。而《連城訣》,只是一部中篇小說,主要人物也不多,故事情節相對簡單,不具有改編上的優勢。

2、從影響力上看,《連城訣》不如金庸的其它長篇小說。

我們提起金庸,更多人耳熟能詳的人物,是射鵰系列中的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五絕、張無忌、趙敏、周芷若等,是天龍八部裡的喬峰、段譽、虛竹、王語嫣、慕容復等,是笑傲江湖裡的令狐沖、任盈盈、任我行、嶽不群等,是鹿鼎記裡的韋小寶和他的夫人們,是飛狐系列裡的胡斐、胡一刀和苗人鳳,甚至是書劍恩仇錄裡的紅花會,這些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影響力巨大,粉絲擁躉居多。與之相比,《連城訣》的影響就小的多,不像其他書人所共知,群眾基礎也小,人們當然更期待他們熟悉的東西,改編連城訣,影響力遠遠不如其他書。

3、從書中主題上看,連城訣表達的不夠陽光,正能量不足。

連城訣是在寫人性,寫人心的醜陋,寫世間的惡。通篇下來,氣氛極其壓抑,處處都是欺騙。殺師殺友殺女兒,爾虞我詐,爭名逐利,一個聲名狼藉的惡僧血刀老祖,竟然在這些“好人”的襯托下,顯得格外坦蕩。這部書,實在是讓人絕望。

其它書就與此不同,雖然也有醜惡,也有欺騙,但主題和氣氛絕不相同。這也是連城訣被改編次數少的原因吧。


戚七奇讀金庸


因為這本小說和《基督山伯爵》太像了。

我們先來看看兩本小說的大體劇情。《基督山伯爵》講的是——

一名叫愛德蒙的年輕大副,正要和未婚妻走入婚姻殿堂。結果,這個檔口,衝進來一批士兵,準備以法律的名義逮捕愛德蒙。

緊接著,大法官將愛德蒙打入死牢。

這一關就是十數年。愛德蒙從小夥子變成了滿臉鬍鬚的中年人。

無辜的愛德蒙受盡苦楚,而加害他的那三人卻逍遙快活。其中,一個代替了他大副的位置,一個搶走了他的未婚妻。

後來,愛德蒙知道了真相。但他在大牢裡,什麼也做不得。直到遇見一個老者……

這個老者叫法利亞。法利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會製作指南針。愛德蒙在法利亞這裡,學會了很多知識和技能。兩人很快成為好朋友,並且一起挖地道——他們打算逃離大牢。

但法利亞沒能堅持到最後,死在了大牢裡。法利亞臨終前,告訴了愛德蒙基督山寶藏的秘密,並且讓愛德蒙試著放下仇恨。愛德蒙找到寶藏之後,復仇之心依然不滅,馬上展開復仇之旅。結尾,愛德蒙復仇成功,還收穫了新感情。

一開始的《連城訣》也是類似的套路。男主狄雲被人合夥陷害,然後送入大牢。

他的青梅竹馬戚芳,也嫁給了使壞的其中一個。

做大牢的狄雲也遇見一個世外高手“丁大哥”。丁大哥不僅教狄雲寫字,還教他唐詩劍法,反正是各種厲害的東西。

和基督山裡的法利亞一樣,逃離大牢時,丁大哥也沒能夠活下去,臨終前把寶藏“連城訣”傳給了狄雲。

作為世界著名的長篇小說,《基督山伯爵》知道的人很多,裡面的劇情大體都有個瞭解。而《連城訣》的前半部分,像披著《基督山伯爵》的外衣。因此,近乎重疊的故事,會缺乏新鮮感和觀賞性,那如果再翻拍,更是重疊中的重疊了。

《連城訣》太過壓抑。

我們已經知道,男主受盡了磨難,甚至在丁大哥死後,對著漂泊大雨大喊:

老天爺,你為什麼這麼不公啊!

試問,如此不甜不爽的劇,誰會一看再看。

不要以為《連城訣》的後半部分,就是狄雲的復仇時刻。金庸老先生,讓他一直在受苦,苦到一把鼻涕一把淚:“我的運氣實在是太壞了。”

好在苦盡甘來,《連城訣》的結尾壞人都得到了懲治,懲治他們的就是那些寶藏。這是狄雲和愛德蒙不同的地方,一個真正去做了復仇這件事,而另一個在慢慢放下復仇——這期間,狄雲不斷感悟,不斷成長。

當然,狄雲也動手了,把搶他老婆的那一個給拋向空中,然後落下來的時候,被狄雲的劍給直接貫穿。

復仇這件事,一般很難控制。愛德蒙直接讓仇人家破人亡,林平之寧願自宮也要復仇,喬峰的爹在少林寺潛伏那麼多年,也是為了復仇。只有狄雲不一樣……

其實,《連城訣》裡的狄雲,真正做到了《基督山伯爵》裡法利亞勸導的那樣。放下仇恨,因為萬事皆有報。

雖然這兩本小說,關於復仇的事有不同的描寫,但想表達的東西差不多。愛情也是一樣,狄雲和愛德蒙鳳凰涅槃——經過長時間的煎熬,終於收穫一份真愛。

歸根結底還是《連城訣》不夠過癮。

前面我們說太壓抑,除了劇情之外,它所蘊含的哲學和宗教過於深刻,什麼“因果報應”之類的,誰願意研究,觀眾看武俠劇主要在於過不過癮。像《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鹿鼎記》等,為什麼翻拍的多?還不是看得過癮——雖然這幾本小說有更深層次的東西,但表面看起來比《連城訣》過癮十倍不止。

哎!《連城訣》和“過癮”無關。就連愛情,有時候也讓人看得難受。

所以《連城訣》翻拍的不多,有其客觀原因。一直以來,也有人提出不如改編的過癮一點。可過癮之後,還是《連城訣》嗎?


禾蔚風車


《連城訣》卲氏電影拍的挺成功,挺接近原著的。《連城訣》與金庸的其它作品反差挺大,這裡充滿了欺騙、詭計、陰毒、謀算與陷井等,這是一種辛辣的諷刺,刻畫的人物尤重心理路程,心理路程在影視方面不好形容,製作這部影片尤其耗費心血,也不一定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在書裡的情節和影視的展示絕對是兩個層面的。

狄雲與自己的師妹戚芳青梅竹馬,彼此喜歡著對方。有一天師父戚長髮帶著狄雲和戚芳來到城裡師伯萬震山的府上,萬震山的兒子萬圭喜歡上了戚芳,萬震山為了兒子能夠如願,暗害了自己師弟戚長髮,(實際戚長髮沒有死,他將計就計讓萬震山以為自己死了),在一次酒席上又把狄雲灌醉,把他扶進了萬震山三姨太的床上,又把許多金銀珠寶放在了狄雲的包裹中,待狄雲醒後,萬圭領著人進屋捉姦捉贓,狄雲有冤難辨,戚芳沒有見過世面信以為真,就這樣狄雲被送進了大獄。狄雲在獄中大喊冤枉,過著暗無天日、度日如年的日子,就這麼苦苦挨著時日,幻想著師父會來救自己。突然有一天,萬圭帶著戚芳等人給狄雲送來了喜酒(萬圭和戚芳已經成親),狄雲大叫著讓師妹回心轉意,叫得聲嘶力竭,最後師妹默默地轉過了身走了出去,狄雲身受牢獄之災,又失去了最愛的人,身體和心靈都備受打擊,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在牢房懸樑自盡了。

當狄雲醒來的時候,看見救下自己的是披頭散髮且長鬚的人,這個人就是和狄雲同獄的丁典,丁典用神照功救活了狄雲。一個死過一回又活過來的人,是不會再次尋死的,兩人同獄多日,自由患難之情,丁典把自己的神照功傳給了狄雲。丁典蹲大獄是因為一個女人,此女名叫凌霜華,他倆都是喜歡花的人,因花結緣,凌霜華的父親是蘇州知府,此人為了得到丁典的連城訣,把丁典送入了大獄,在丁典練成神照功的時候,在大獄裡已經出入自由,凌霜華對他說,不管她父親再有不是,畢竟是自己的父親,總不能扔下父親跟著丁典就這麼走了,因此丁典在獄中就這麼住了下來,一是能夠躲避江湖人士的算計,二是為了等待凌霜華。凌霜華的父親淩退思眼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把自己的女兒活活的釘進了棺材裡,在外面塗滿了毒藥,丁典心情激盪之下果然中了毒,打鬥逃亡的時間裡毒發身亡。

在一個大峽谷裡,江南四俠與血刀老祖鬥智鬥勇,最後江南四俠有三個死於血刀老祖的血刀之下,血刀老祖殺了三人已是油盡燈枯,死在了谷內。在這段拼鬥的過程中,江南四俠中的花鐵幹目睹慘狀,已是嚇破了膽,血刀老祖將死之際,用言語就把花鐵幹嚇得癱軟在地。其實大雪封山,活下來的人要想出谷必等來年三月。水笙眼看著這場比鬥,眼看著自己的父親被血刀老祖殺害,眼看著花鐵乾的齷蹉相,進谷的這些人,只有自己和花鐵幹活著,花鐵幹早生了殺死水笙的心思,水笙憑藉自己的機智與花鐵幹僵持著,可是要想出谷得等三個月之久,沒有食物可怎麼捱過去?水笙餓得頭暈目眩的躺在地上,看著頭頂盤旋的食人鷹,在大鷹以為她死飛下來之際用石子打下來一隻,就這樣她解決了自己的口糧。而花鐵幹就想不到這一點了,他為了活下去,只有吃死屍,死屍吃光了,他又去打水笙的主意,看見水笙打老鷹的辦法悔恨不已,就這樣兩人用打老鷹的辦法終於等來了出谷的那一天。


鵬鵬air


我個人認為《連城訣》不適合

拍成電影或者電視劇

從另一個角度說

就是目前中國沒有那樣一位導演

更沒有哪些實力派演員

足以演繹這部作品

就小說本身而言

連中篇也稱不起

但是金庸先生抱著批判現實主義的觀念

描繪出舊中國一幅陰森森的江湖

能看懂的讀者恐怕都是中年人了

我如今每每回想起小說中的情節

不由得後背冒出涼氣

除了狄雲是個空心菜

水笙還有些良心

丁典因痴情中毒而死

血刀老祖不是好人也不虛偽

那麼其他人呢

所謂的名門正派江湖豪傑

金錢名利那麼重要嗎

江湖道義在哪裡

平日裡道貌岸然君子相

骨子裡你死我活相互傾軋

生死關頭出賣兄弟連死屍都吃了

轉眼間又作了武林盟主

這些人的人性何其複雜

豈是好壞兩個字可以說得清

如今我們的電影講究商業利益

試問《連城訣》這樣的作品

有多大商業利益

現在已經有的一部作品

我都感覺不夠深刻

還搞出一部電視劇

不忠實於原著

亂加人物 畫蛇添足

同樣道理 我不認為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適合拍電影

能看懂的人很少

本就不適合拍電影

還說什麼翻拍

我不希望再有翻拍的作品

恐怕是某些聰明人看了

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原形

感覺無地自容

只是人家臉皮厚

回頭把這電影臭罵一頓

還是不拍為好

人家總得要一張君子臉

就讓他們好好戴著吧


宇宙之光67


《連城訣》,雖是金書系列,但和系列其他小說沒有任何關聯,加上書中極盡描寫人性醜惡,弒師殺師兄弟殺兒殺女殺徒弟,相互算計殘殺;整本書開卷就給人壓抑的感覺,與如今社會倡導的真善美格格不入。這是其中一個因素。

不知大家有沒有了解過吳樾、舒暢版《連城訣》幕後花絮介紹的拍攝過程,真正在海拔七千米的大雪山實景拍攝,單憑這一點,就已經基本杜絕翻拍的可能性,畢竟全書最高潮恰恰就是大雪山這一段;試問一句,如今演藝圈,有哪些演員願意接受去雪山拍攝呢?更不用說吳樾、舒暢版電視劇中不少演員都是真正有武術底子的。那時候演員拍戲,才是真正用心拍戲。

如今想翻拍,演員找誰?哪裡取景?估摸又是天價小鮮肉,把原本講述人性醜惡的小說硬生生演成狄雲、戚芳和水笙三人不得不說的愛情故事


呆白羊


因為連城訣裡面反應出來的都是人心最陰暗的一面,不管是正派(至少表面看起來是正派)還是反派,人物的行為都是發自內心體現出來的,在眾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花鐵幹被眾人推舉為武林盟主,殊不知他是個吃結義兄弟肉的惡魔,但是同樣再困境下,狄雲確實實在在的一個俠義之士,同樣在徒弟眼裡慈祥威嚴的師傅戚長髮卻是個為寶藏殺害師傅、師兄弟自相殘殺的人,又例如血刀老祖為救狄雲(以為是自己的徒孫)同時貪圖水笙的美色在各大門派的圍追堵截下殺出一條血路,在遇到雪崩後面對沒有食物的情況下,揚言要吃了自己的“徒孫”狄雲……小說和電視劇裡面種種,都體現出人物的最真實的陰暗面,各種名利追逐,卑鄙無恥。這類電視劇體現的人性是真實的,與當今社會宣揚的道德價值完全不符,翻派後不過審(極大可能),哪個導演冒這個險



KL


有啊,沒有人看過吳越版的連城訣嗎?

那個版本的許多角色造成了我的童年陰影

夢遊砌牆的萬振山

啃著義兄手的花鐵桿六小齡童

裡面的主角狄雲上場就被砍掉手掌,小師妹嫁給別人,自己絕望到上吊

縱觀狄雲全篇,並沒有真正的暢快過

唯一開心的時候,還是開場和師妹練劍的時候。

這部劇給當時還小的我的唯一印象就是花鐵桿那張邪惡又充滿權力慾望的臉

長大後再看,更多的是壓抑

整部小說和電視劇,沒有幾個好人,壞人在肆意橫行,好人下場多為淒涼

大多數人看電視劇,就是為了忙碌過後消遣

沒有多少人看一部電視劇是為了給自己找氣受


十分討厭上班的胖胖


我更希望拍越女劍,不用拍電視劇拍電影足夠,阿青是我最喜歡的金老寫的女主,黃蓉第二,連城訣我覺得是一部悲慘世界武俠小說,這本小說基本上沒幾個好人,是一部寫人性本惡的小說,我個人不太喜歡不過狄雲和水笙還是不錯的😊


龍天一馬


《連城訣》可謂與其他武俠劇顯得與眾不同,沒有氣勢恢宏的場面和豪氣雲天的江湖,作品全篇都在揭露人性的醜惡,財寶的誘惑下:徒弒師,父殺女,師兄弟間勾心鬥角互相算計,也是對社會和人心一個寫照。

那麼這是不是導致連城訣翻拍次數少的原因呢?非也,在上世紀各大金庸作品都拍了一大堆,但從反應來看最火的還是射鵰三部曲,笑傲江湖和鹿鼎記,拍電視劇的人要的是拍出來能賺錢,其他都是次要的。

就像明星有一線二線到十八線,金庸作品也是。而當今社會的流量經濟氾濫,有流量就有市場。所以娛樂圈都善於炒作製造話題,而 《連城訣》相對於以上幾部就顯得不溫不火,拍出來肯定沒那麼大反響。

娛樂圈絕對是社會的一個病態寫照,娛樂至死的年代很少有良心導演和演員會去琢磨如何提高作品質量,而是怎麼引起熱度。不管是讚美也好批評也好都正中他們下懷,因為就算罵的人多了也證明熱度有了作品火了錢賺到了。


本無心風月


吳樾版的連城訣就非常好了,不要翻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