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會的“15分鐘規則”

域外|日本社会的“15分钟规则”

域外|日本社会的“15分钟规则”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條日本新聞?

連接東京市中心與北郊茨城縣筑波科學城的筑波快線列車,原定於上午9點44分40秒發車,但由於操作員的失誤,列車提前20秒駛離了車站。雖未給乘客造成影響,也沒有人發現提前了20秒,但鐵路公司還是鄭重其事地在網站上發佈了一份道歉聲明。

日本鐵路公司為什麼如此重視這20秒?

因為“準點”一直是日本鐵路公司的追求,不僅是準點到達,還要準點出發。這是為了避免出現鐵路交通事故、打亂整個公司列車的運營計劃、耽誤乘客的出行,同時體現鐵路公司嚴謹安全的管理理念。

域外|日本社会的“15分钟规则”

日本社會在時間問題上為何如此苛刻?

在日本,朋友之間約飯局一般需要提前一個月,至少也得一個星期。如果提前一天,或者當天約飯局,日本人的第一反應是“你遇到了什麼難處”,第二反應是“太失禮了”。

在日本,約定的事是不能隨意更改的。因為對方為了跟你的約定,推掉了其他安排,心理上已經做好了與你相聚的準備,甚至已為你買好禮物。所以,能否如約,變成了一個人的信用問題。

有人說,也許單位突然開會、領導突然找我談話、公司突然通知我出差呢……這些理由在日本很難成立。因為公司開會,一般是一週前定下來的,出差也不可能只提前一兩天告訴你。所以,當天要取消飯局,在日本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去年8月,我遇到一件感動的事。我的朋友森山博之,是日本最大的精細化工企業之一的旭化成公司前駐北京總代表,他答應我的邀請,參加了在東京舉行的紀念週恩來總理誕辰120週年的大會。會議結束後晚餐,我沒有找到他。看手機才發現他給我留言說,接到夫人的電話,女兒在醫院馬上要生產了,叫他馬上趕過去。等他匆匆趕到,女兒已生下了一個男孩,他高興地又給我發了一條留言:“我做外公了。”

這場大會的參加者有300多人,不缺他一個,但是森山先生認為,既然已經答應要出席,那麼,即使女兒被送進了醫院,他也要履行自己的諾言趕來參加。

這說明什麼?“守時守約定=信用”,在日本是一條鐵的法則。

域外|日本社会的“15分钟规则”

日本還有一個“15分鐘規則”。它是說如果你去拜訪客戶、會見朋友,必須提前15分鐘抵達對方公司或指定場所,然後根據約定時間準時敲響對方的門。

不要小看這15分鐘,其間你可以靜靜地準備自己要談的內容,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與心情。關鍵是,你能夠保證自己不遲到,讓對方覺得你是一個守時、靠譜、有信用的人。

那麼,萬一發現自己要遲到的話,至少30分鐘前通知對方,並明確告訴對方大概要遲到多久,讓對方有思想準備,可以利用等你的時間來做其他事情。

域外|日本社会的“15分钟规则”

日本社會不僅個人守時,企業也努力守時。世界航空數據公司OAG發佈了《2018年準點率綜合報告》。報告顯示,日本航空公司、東京羽田機場和大阪機場的準點率分別榮登超大型航空公司、超大型機場和大中型機場類別的全球第一。

日本航空公司是日本最大的航空企業,其準點率高達98.28%,到達平均延誤時間僅為3分鐘左右。而中國四大航空公司中,表現最好的是海南航空公司,準點率為65%,可見差距之大。

我曾經採訪過日本航空公司,問他們如何能夠保證這麼高的準點率。他們說了三個秘密:

  • 第一,專門航線要有專門的飛機,不能一架飛機一天時間裡跑幾座城市、換幾條線,搞疲勞戰術。當然,前提是要有足夠的飛機儲備。對於日本航空公司來說,為了保證準點率,多買幾架飛機也在所不惜。

  • 第二,乘客辦理登機牌和托運行李,是隨到隨辦,沒有規定“兩小時之前才能辦理”。雖然這樣做的話,地面工作人員要隨時在櫃檯上值班比較辛苦,但可以避免集中辦理登機牌。

  • 第三,飛機起飛前30分鐘開始通過機場廣播,反覆催促乘客登機。

    由地面工作人員拿航班指示牌,去外國遊客比較多的免稅店一一招呼,以保證乘客準時登機,客機準時起飛。

日本人從守時中學會了守約和講究信用,培養了一種做人做事的認真作風,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管理效率。精確到幾時幾分的時刻表在日本隨處可見,列車運營公司按時發車到站、乘客按時等候和乘車,這樣就形成了一種良性的互動關係。

所以,日本社會因為守時,而進入了一個守規則、講信用的時代,也因此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的狀態。

(摘自《公務員文萃》2019年第3期)

域外|日本社会的“15分钟规则”

閱讀

讓你成為有影響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