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黃金遺言

民間故事:黃金遺言

有一個漢子阿順,父母早逝,從小靠給財主打短工謀生。

阿順是一把幹農活的好手,他早出晚歸,任勞任怨,深得財主歡心。

儘管如此,因為家貧,阿順成年後仍討不到老婆。

隨著年紀漸長,老光棍阿順時常感嘆:“我這輩子註定是光溜溜的來,赤條條的走!”

40歲那年的一天,阿順下地幹活時,在路邊看到一個男嬰。

男嬰被一件舊衣服裹著,大概一歲,咧著嘴傻笑。

阿順知道,男嬰是個傻子,不然在“男貴女賤”的當地不至於被遺棄。

經過深思熟慮,阿順把孩子抱回家:“我要給自家續香火!”

從此,阿順既當爹又當娘。他東家討奶水,西家借米湯,一手把男嬰拉扯大。

時光飛逝,男嬰個頭漸長,但他畢竟是傻子,除了會說幾句簡單的話,就是嘿嘿地傻笑。

於是,阿順給男嬰取名阿楞,從小就帶他下地幹活。

儘管阿楞傻不愣登,但他跟父親一樣,也是一把幹農活的好手。

阿順60歲時,因為長年操勞,一病不起。

財主念他勞苦功高,問他還有什麼心願未了。

阿順濁淚滿襟:“我的兒子阿楞雖然傻,卻是一把幹活的好手,我死後懇求老爺給他三分地耕作。”

財主答應了:“只要你們家香火不斷,那三分地就讓你們世代耕種。”

阿順臨終前,語重心長地叮囑阿楞:“兒子,爹死後,你種植那一畝三分地可以保命了。爹告訴你一個秘密,那地裡頭埋著黃金咧,可惜爹的運氣不好,還沒挖到就走了,你要不停地挖,總有一天會找到金子的!”

民間故事:黃金遺言

阿楞嘿嘿一笑,牢記父親的話。此後,他學父親早出晚歸,深耕細作,雖然沒挖到黃金,但莊稼總是好收成,給財主交租後,還有餘糧。

阿楞20歲那年,救助了一對即將餓死的過路父女。

女孩叫阿珠,她的父親有感於阿楞忠厚老實,便把女兒嫁給他。兩人很快生下了一個兒子叫阿福,小日子簡單而平淡。

阿珠的腦子也不夠靈光,但她跟阿楞一樣,也是一把幹莊稼活的好手。

岳父在世時,阿楞一家人是岳父說了算。可沒過幾年,岳父也病逝了。

阿楞和阿珠幹起活來就像牛馬,哼哧哼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勞心勞肺。

常年的刀耕火種,阿珠40歲時積勞成疾,沒多久便撒手人寰。悲痛的阿楞也臥病在床。

眼看自己去日無多,迴光返照的阿楞猛然記得父親阿順的遺言,便緊抓兒子阿福的手,說:“兒子,爹死後,你種植那一畝三分地可以保命了。爹告訴你一個秘密,那地裡頭埋著黃金咧,可惜你爺爺和你爹的運氣不好,還沒挖到就走了,你要不停地挖,總有一天會找到金子的!”

或許是上天有眼,儘管雙親頭腦不靈光,但阿福卻腦袋健全,四肢發達。

起初,他深耕細作那三分地,填飽肚子不成問題。可他一直想不明白:一連挖了三代人,那地裡為何遲遲挖不出黃金?

“莫非是爺爺和爹爹騙我?這地裡頭根本沒有黃金!”阿福心想,從此他耕作馬虎,莊稼收成逐年銳減,生活又變得苦哈哈。

由於家貧,阿福年過三十了也沒成家。他憂心仲仲,不久也病倒了,可他仍念念不忘父親關於“地裡埋著黃金”的遺言。

民間故事:黃金遺言

也許是過度沉溺於黃金的遺言,這天晚上睡覺時,阿福夢見在地裡耕作時,挖到了閃閃發光的黃金。

他激動得伸手就去抓一把,可黃金就像一條條滑溜的泥鰍,很輕易地在手指間滑走,最終鑽進一個深洞。

阿福一急,趕緊撲上去追逐。不料父親阿楞這時突然出現,扯住他的雙腿往後拽。

只見阿楞搖搖頭,說:“阿福,你太懶了,黃金是不給懶人機會的!”

眼看到手的鴨子飛走了,阿福急得痛哭流涕,懇求父親手下留情,可父親仍然不留情地阻止他取得黃金。

醒來後的阿福聳拉著腦袋,百思不得其解:“父親應該是為我好才對,為何阻止我取得黃金呢?這其中必有用意。”

整整一天,阿福蹲在家門口看著天上的雲捲雲舒,不吃也不喝。

“你太懶了,黃金是不會給懶人機會的!”阿福又想起夢裡父親的訓斥,茅塞頓開,“我終於想明白父親的意思了,原來‘田裡自是黃金倉’!”

阿福想:爺爺阿順是個老光棍,父親阿楞和母親阿珠都是傻子,但他們勤勤懇懇,刀耕火種,成功地續了香火。自己好歹頭腦清醒、四肢發達,卻沒吃沒喝,只怪自己懶惰,死後有何顏面對得起祖先?

“土地耕得深,禾苗長得好,穀子才豐收,地裡沒藏黃金,但米缸就是金缸!我們一家能走到今天,全拜地裡金黃的稻穀所賜。”阿福自言自語,從此又變得勤快了。

不久,阿福娶了一個寡婦,繼續一個家庭的香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