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溢彩的蘭州

奇石溢彩的蘭州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濤風簸自天涯”。進人皋蘭盆地,流勢漸趨平緩,挾帶泥沙的黃河卵石滯留沉積於此,為營造蘭州黃河奇石文化氛圍,提供了豐厚的奇石資源。身居黃河之都的蘭州人,絕不會遺忘而或缺了母親河的這一恩賜。筆者欣然續寫蘭州,為蘭州注入一脈奇石文化,給文化蘭州增添奇石自然文化遺產。

奇石溢彩的蘭州

奇石溢彩的蘭州

蘭州黃河奇石及石館景點蘭州黃河奇石是母親河的傑作,是中國觀賞石中的奇葩。紋理神奇,色彩斑斕,氣勢恢宏,意境深遠,構圖包羅萬象,文化內涵豐富。作為自然造化和人為發現的特殊藝術品,具有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雙重價值。它啟發人之形象思維,激發人之審美靈感,陶冶人之志趣情操。是“讀不厭的詩,看不夠的畫,飲不醉的酒,品不淡的茶,最績優的股"。(吳恭讓《奇石魅力說》)

奇石溢彩的蘭州

我國石文化源遠流長,國人愛石賞石於今尤盛,蘭州人自不例外。大名“志剛”雅號”石頭”的宋先生意志剛強,甘願將”石頭”的事情做大做強,二十餘載,風雨坎坷,集石上萬餘方,終於辦起“甘肅省黃河奇石館”,石館置白塔山公園第三臺大廳,使用面積千餘平米,藏石規模全國首戶,圖紋石品類全國之豐,93年5月正式開放。面對這一率先起步的奇石景觀大平臺、大窗口,遊人絡繹不絕,賞石者大飽眼福;名人政要來蘭必訪,紛紛揮毫題贊。蘭州黃河奇石赫然有名,蜚聲中外。其中,水車博覽園"蘭州黃河奇石館”相繼誕生。說來也巧,昔日五泉、白塔山公園名勝景點隔河相對,而今兩個奇石館又是隔河而望。這是太平盛世的大好機緣,這是人類文化、自然文化的歷史傳承。蘭州人引以為自豪,黃河之都蘭州何其風采。圖紋石與《石友》雜誌蘭州地區,奇石收藏家庭齋、軒數以千計,石文化活動新穎多樣,其氛圍如百年老窖,韻味醇濃。媒體亮相、參展評鑑、講座研討、名石點評、圖冊集萃、制碟上網,盡皆入目會心。《石友》雜誌拾零彙總,圖文並茂,更見其益良多。綜觀這些鮮活之舉,其上座頻率、例證舉要、鑑賞品位最高者當屬圖紋類石品。圖紋石是蘭州黃河奇石中的姣姣者。呈景人詩人畫,詩情畫意;塑人狀物維妙維肖,意蘊傳神。一經接觸,人人喜愛。究其原因,一則它確是一種罕見稀缺的自然資源;二是它凝結了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人們所共同認知的十分有價值的文化,石和人結成了多方面、多層次的共生關係。

奇石溢彩的蘭州

奇石溢彩的蘭州

《石友》雜誌的面世,為黃河石的研究提供了陣地,為與外地的交流疏通了渠道。創刊以來已歷時十二春秋,編輯部同仁的辛勤勞作延續至今。既收攬報道外地石文石品,又滿足蘭州石友的賞石雅興,在全國石界享有很高的讚譽。尤其刊發有關以中國古典藝術理論畫論賞析圖紋石的理論文章,對廣大石友賞石很有指導作用,同時也提升了圖紋石這一原生態石品的藝術品位及價值地位。自然是人類藝術之母。蘭州仁壽山後大沙溝有座“天斧沙宮”,丹霞地貌,致景怪異:“落仙塔”、“迎賓廳”、“女王宮”、“古城堡”錯落次第,宛然一幅“日升月降,地老天荒”的沙質山體畫,攝人魂魄。被譽為天斧造就的藝術沙宮,列為蘭州市內十大景觀之一。那麼,由母親河鑄就的蘭州黃河奇石這一天然藝術之品,這一原生態自然文化遺產,更應受到保護,載入蘭州史志典冊,讓它光耀幹秋。

奇石溢彩的蘭州

奇石溢彩的蘭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