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報|遊離於公益和保險的邊緣,螞蟻金服“相互寶”的超級實驗能走多遠?

相互寶是螞蟻金服旗下的一款網絡互助產品,上線僅半年,就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用戶只需打開支付寶的手機客戶端並搜索相互寶,就能找到這個互助計劃。按照相互寶的規則,加入該計劃後,成員如果遇到重大疾病或意外,可申請30萬元或10萬元的互助金,而這筆費用由所有相互寶成員共同承擔。根據相互寶的官方說明,每月的14日和28日為分攤日,每位成員為單個患病成員分攤金額不會超過0.1元。

特报|游离于公益和保险的边缘,蚂蚁金服“相互宝”的超级实验能走多远?

目前,相互寶的參與者已經超過了5000萬,唐先生就是其中一個。在意外摔成重傷後,唐先生的家屬在相互寶申請的10萬元救助金並沒有得到認可。對此,相互寶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相互寶的加入要求中寫的是“近兩年內沒有連續服藥超過30天或者連續住院超過15天”,而唐先生的情況不符合要求。“公司經過走訪調查發現,唐先生是於2016年的9月曾因皮肌炎住院十天,醫囑是說他需要長期服用激素藥,調查員認為這不符合相互保健康要求規定,初步作出不給予互助金的一個結論。”

不過唐先生的家屬認為,唐先生2016年得的皮肌炎和此次的意外摔傷入院並無關聯,且相互寶的加入要求中的“近兩年”並不是一個明確的時間節點,以唐先生2018年12月29日摔傷入院計算,2016年因為皮肌炎服藥和入院的時間並不在兩年之內。

於是,唐先生的家屬希望通過相互寶的“賠審團”決定是否獲得互助金。陪審團機制於今年2月28日上線, “賠”是“賠償”的“賠”。相互寶的成員通過考試就可以成為賠審員,在相互寶上出現有爭議的互助案件就會進入賠審團審議程序,由賠審團決定是否要給予互助金。

2019年3月26號下午,相互寶迎來首例“賠審”大會,共有25萬多賠審員參與了投票,其中近58%的賠審員支持了調查員的結論,只有42%的賠審員支持唐先生及家屬的訴求,唐先生的互助申請沒有通過。對此,相互寶工作人員表示,賠審團投票的結果不可更改。

特报|游离于公益和保险的边缘,蚂蚁金服“相互宝”的超级实验能走多远?

據瞭解,賠審員的准入門檻並不高,只要是加入相互寶30天以上、通過幾道小測試,前後不過一分鐘就能獲得賠審員資格。根據螞蟻金服提供的數據,目前已有97萬通過測試的賠審員。那麼,一款以互助為名義、具有保險功能的產品,由其用戶決定是否賠付,這是否合理呢?

針對這個問題,相互寶公關經理沈雲芳告訴記者,相互寶在運行的過程中,平臺和成員之間可能會存在分歧,但相關分歧並非任何一方能夠判定。因此對於這類有爭議的互助申請,會讓全體賠審團成員遵循“情理兼顧,公正客觀”的原則來投票決定:“‘情理兼顧,公正客觀’是指既要尊重規則規範,也要考慮到人的情感和社會的公序良俗。一個人做決定有可能是理性的,也有可能是感性的,但一個群體做決定的時候,理性和感性這兩個因素都會被考慮到。”

有法律界人士認為,在涉及是否理賠的問題上,保險合同是重要的參考依據,因此需要具備高度的專業性和嚴謹性。此外,相互寶引入賠審團機制,在與用戶發生矛盾時,轉移了自己的責任。

沈雲芳表示,在傳統保險行業中,用戶與平臺發生糾紛都是平臺說了算,而相互寶將部分決定權和裁量權交給了用戶,這不是轉移責任,而是轉移了權利。

事實上,賠審制度只是相互寶引發爭議的原因之一。相互寶規定,加入者必須符合“近兩年內沒有連續服藥超過30天或者連續住院超過15天”的健康條件,但對於何種藥物並沒有明確規定,這無疑增加了發生糾紛的概率。

沈雲芳向記者表示,相互寶有事後核查機制。假設用戶患上大病,相互寶會實地走訪其患病情況,查看其過往就醫情況和醫保信息,從而判斷用戶是否符合健康加入的條件。未來他們將會對健康告知裡面的條款做更為清晰的界定。 “從現在健康告知的條款來看,對於慢性的輕度疾病,如果需要遵醫囑連續服藥30天以上,無論是服用哪種藥物,都不符合加入條件。 這次唐某的案件發生後,相互寶也聽到用戶的反饋。對於健康告知裡面的條款,後續也會從保障用戶利益的角度出發,做更為清晰的界定,減少發生糾紛的概率。”

特报|游离于公益和保险的边缘,蚂蚁金服“相互宝”的超级实验能走多远?

免費加入、風險共擔、價格低廉、運行透明,相互寶的宣傳的確誘人。不少人加入也是看中了相互寶的低廉價格。而且,加入的人越多,分攤的費用越少。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在保險業內人士看來,只要大病發生概率不變,加入的人越多,預期出險的人也會隨之增多。換言之,隨著平臺加入人數的增多,每個人分攤到的費用也會水漲船高。

目前,相互寶的加入人群主要以80後和90後的年輕人為主,為避免未來個人分攤無限增長,相互寶規定了個人年度分攤188元的上限。而一旦用戶數增長停滯甚至下降,同時用戶群體的老齡化程度加深,產品是否會出現入不敷出的可能呢?

某大型壽險公司廣州總監龔建平認為,平臺吸引了大量年輕的互聯網人群,他們生病的概率是很低的,但一旦會員群體擴大,發病率越來越接近正常水平的時候,這種類似擊鼓傳花的遊戲就會暴露出它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斷吸納年輕的新用戶,保證用戶群體的平均年齡不變,以此控制賠付概率。

特报|游离于公益和保险的边缘,蚂蚁金服“相互宝”的超级实验能走多远?

相互寶究竟是一個公益性的互助平臺?還是一款“類保險”產品?相互寶負責人表示,相互寶只向用戶收取8%的管理費,主要用於維持運營,此外不賺取任何利潤。因此,相互寶是一個公益性互助平臺,而並非保險。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對於相互寶這種新型互助平臺,目前法律沒有清晰界定,但他更願將其定義為一款有保險功能的產品。“它是一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互助平臺,非常類似保險行業,與傳統意義上的公益並不是一回事。

如果非得給它歸類的話,我更傾向於將它歸類於保險行業。

實際上,相互寶的前身是由螞蟻金服和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共同推出的一款相互保險,由信美人壽承保。然而上線不到一個月,信美人壽被監管部門約談,被指涉嫌違規。此項合作停止。此後,相互保“升級”為相互寶。

早在2015年,原中國保監會就發佈了關於“互助計劃”等類保險活動的風險提示,警示消費者其風險隱患、經營資質等問題。

2016年,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保險研究所舉辦的“首屆網絡互助高端論壇”上,9家互助平臺簽署了《中國網絡互助行業自律公約》。儘管有自律公約,但用戶在遇到糾紛時,仍難以尋求保險法的保護。針對互助平臺監管的灰色地帶,朱巍呼籲,應儘快制定相關法規。“僅靠自律是不行的,因為它涉及到上千萬、甚至上億人的權益,如果法律是空白的,實踐的案例又很少,就很容易誤入歧途。”

記者:紅 豔

特报|游离于公益和保险的边缘,蚂蚁金服“相互宝”的超级实验能走多远?

記者手記

近年來,主打“互助”的網絡平臺迅速崛起,螞蟻金服旗下的相互寶、騰訊旗下的水滴互助等平臺短時間內積累了數千萬用戶,通過眾籌等方式,切入大病健康領域,搶奪傳統保險的“蛋糕”。不過從實踐看來,要真正讓互幫互助的初心落到實處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障礙。如何讓規則更加明確?如何讓監管更加到位?這都是互助行業在發展初期必須思考的問題。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近兩年互聯網互助平臺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恰恰說明我們的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健全,人們對於大病重病還有著太多的擔憂和恐懼。未來應建立起以大病醫保為主、商業保險和社會互助為輔的多層次保障體系,才能讓更多深陷重病的人們獲得救助的途徑更多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