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買斷工齡的那些人退休了社保應該怎麼辦

現在在企業單位工作的員工很少聽到了買斷工齡這一說法。其實這一種現象主要是在90年代左右最為常見,是21世紀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詞彙。

被買斷工齡的那些人退休了社保應該怎麼辦

買斷工齡是我國一些國有企業因為深化改革安置富餘人員的一種辦法。就是經企業與員工雙方協商,報有關部門批准,由企業一次性支付給員工一定工資,從而解除企業與富餘員工之間的勞動關係,把員工推向社會的一種形式。其實就是下崗自謀生路,在那種大環境下,因為政策因素,根本沒得選擇。

實際上,買斷工齡從來沒有統一的文件規範,在國家層面上,買斷工齡一直是不合法不存在的。因為當年的買斷工齡是現在的解除勞動關係,給予一次性勞動賠償。而內退呢,是給予當地最低的社會平均工資,給繳納社保,但是都不屬於正式的退休。

被買斷工齡的那些人退休了社保應該怎麼辦

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年第一批買斷工齡的人大都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由於他們不繳社保,或者繳社保的年限沒有到15年。即使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也是沒有退休待遇的,更沒有養老金可以拿。可以說,買斷工齡對這些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那麼工齡被買斷了之後社保應該怎麼辦?

社保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繳不夠不得。那些被買斷工齡的人,如果繳夠15年,那麼到了退休年齡是可以領取養老金的。而對於那些在買斷工齡前沒有繳納夠年限的人來說。則不符合辦理退休的標準,自然沒有養老金。

要想正常領取養老金的最好辦法就是對社保進行補繳。一般情況下工齡買斷之後,那麼你所在的工作單位就會把你的的個人社保轉移出來,那麼你就可以個人進行繳費。個人繳費的話,你可以以靈活就業的形式來繳納這個社保費用。

被買斷工齡的那些人退休了社保應該怎麼辦

當然如果你個人不願意以靈活就業的形式來繳納社保的費用,也可以找到一家新的工作單位,由新的工作單位來給你承擔相應的社保,當然如果你在這麼多年以來沒有工作,也沒有繳納這個社保的費用,那麼只能參加城鎮居民社會保險,作為補救措施,繼續享受基本的養老和醫療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