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質量是學校永恆的主題

品牌與質量是時代的呼喚

也是學校永恆的主題

只有別具一格、個性鮮明

才能支撐起自身的建設與發展

著力建設品牌與特色

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鶴壁市外國語中學

構建特色課程體系,打造閃亮學校名片

立德树人,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 | 河南教育名片

石來根 鶴壁市外國語中學校長

質量是學校的永恆主題

黨的十八大強調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深刻認識到,無論何種教育內容,其落實的關鍵是對師生“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有效激發,是觀念和心態的改變,是學習動機和積極性的調動,是理想和信念的確立。

基於以上認識,結合師生的實際情況,我校明確了“自信、自律、自強,成人、成才、成功”的德育理念,並圍繞這一理念,構建起一套“三自”德育體系,促進了校風、學風的根本轉變,師生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兩個優化”,即一日常規優化和教學過程優化,向精準教學要質量。“兩個優化”的本質是改變粗放式、簡單化的教學過程,實現常規教學的精細化管理。近幾年來,我校教學質量一年上一個新臺階,充分證明了“兩個優化”的科學合理性。

課程是學校品牌和特色的重要載體,也是辦學水平的重要標誌。我校在優化常規教學的基礎上,適時提出品牌與特色發展思路,確立了“文理兼顧,突出文科和外國語特色,辦精品學校”的目標定位,並圍繞這一定位構建課程體系。

立德树人,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 | 河南教育名片

品牌與特色建設使師生的精神面貌有了極大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突飛猛進,學校整體辦學水平躍居全省前列。我們的辦學體會是:質量是學校的永恆主題,德育是辦好學校的基礎,改革是學校發展的動力,問題是學校發展的契機,系統設計是學校發展的關鍵,堅持是辦好學校的必要條件。

(本文摘自鶴壁市外國語中學校長石來根在第15屆河南教育名片發佈儀式暨“質量·品牌·發展”觀摩研討會上所做的報告)

鶴壁市外國語中學:

品牌與質量永遠在路上

“鶴壁市外國語中學10年教育改革,成就了教育教學質量連續跨越,高考一本上線率在65%以上,二本上線率在98%以上,校風學風和學生的精神面貌空前高漲,真正實現了二流生源、一流質量的目標。”3月29日,在第15屆河南教育名片發佈儀式上,鶴壁市外國語中學校長石來根如是說。

事實的確如此,2016年5月7日,第八屆河南課改先鋒公益論壇在鶴壁市外國語中學舉行,《教育時報》以《“三三三”特色建設特刊》為題對鶴壁市外國語中學進行了深度報道。如今,3年過去了,學校又有了哪些新變化?又有了哪些創新做法?4月3日,教育時報記者再次走進鶴壁市外國語中學,走到師生中間,感受這所激情澎湃的學校。

持續完善“三自”德育,讓學生更自信

“如果說建校初期,我們的‘三自’德育是針對學生自我期望值較低、成才信心不足等問題,那麼現在則是鞏固提升學生的自信、強化自律的階段,因為,現在我們的學生已經自信滿滿了。”高一英語老師張越說。

鶴壁市外國語中學強化德育領導機構和管理職能,德育領導機構由中層以上領導、各科室德育工作專幹和班主任組成,校長負總責,德育副校長具體負責,實行每月一次德育例會制度,列入學校工作的重要日程。

立德树人,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 | 河南教育名片

建立年級管理團隊,實行目標管理,年級負責制。讓年級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第一責任主體,年級統一領導、近距離指揮、團隊合作,改變班主任單打獨鬥的形式,發揮教師集體智慧,營造年級優良學風和向上的精神面貌。

出臺《班主任工作規程》和《班主任一日常規》,指導班主任日常工作。以“十好”(學生出勤好、儀容儀表好、師生和諧好、愛護公物好、衛生整潔好、班級活動好、行為習慣好、課堂秩序好、學習成績好、就寢紀律好)班集體建設為抓手,細化養成教育,建立考評體系,加大考評獎勵力度。

實行“兩線四級”自主教育體系:一條由校學生會、年級學生分會、班委會、學習小組構成學生自主教育主線;一條由校團委、年級團總支、班級團支部、興趣小組構成學生社團教育主線。通過“兩線四級”學生自主教育體系建設,每一個學生都成為主動的管理者和教育者。

實施全員、全程、全面勵志德育,弘揚“不講條件,不怕困難,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鶴壁市外國語中學精神,始終保持“憂患、進取、責任、擔當”的主體意識,激勵學生形成強大的成才心理,有積極向上的成長鬥志,有勇於拼搏的競爭意識,有永爭第一的成功願景。

“兩個優化”,向精準教學要質量

每天的上午10點,是學校的大課間,短短3分鐘,各班的學生就已經跑步到達操場上的指定位置。站定之後,學生並沒有開始跑步,而是拿出書本,高高舉起,大聲朗讀起來。教育時報記者稍感詫異,高二年級主任李大朋告訴教育時報記者,這是學校一日常規優化中的激情讀書,包括早讀20分鐘、操前5分鐘、下午課前15分鐘,要求學生站姿端正,挺胸抬頭,手捧書本,專心致志,大聲朗讀。

立德树人,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 | 河南教育名片

近年來,鶴壁市外國語中學持續推進“兩個優化”,即一日常規優化和教學過程優化,成為學校精準教學的重要抓手。

一日常規優化,重在強化時間意識,切實提高時間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校內無效時間,實現學生成長效益最大化。一日常規優化的內容是教學、生活、活動三位一體協調優化,培養學生高效做事、專心做事的好習慣。一日常規優化的重點是做到“四個精準”:時間精準、內容精準、過程精準、效果精準。

教學過程優化則是搞好課前、課上、課後“三個設計”,重點做好7個優化:一是優化集體備課,由個體獨自備課向備課組集體備課轉變;由關注教師教向關注學生學轉變;由教案編寫嚮導學案編寫轉變;由課堂45分鐘設計向課前、課上、課後“三個設計”轉變。二是優化單元教學,做好學前補救矯正、單元知識整合、梯級單元訓練和測試。三是優化課前預習,倡導“讀、思、畫、記、寫、查”六步預習法。四是優化教學組織形式,搞好教師備課小組建設和學生學習小組建設,變教師分散備課為備課組集體備課,變學生個體學習為小組合作學習。五是優化課堂教學流程,按照5步10環教學法開展教學:引入課題,預習點評;出示目標,學習指導;討論交流,展示點評;拓展提升,當堂訓練;反饋小結,評價完善。六是優化課後鞏固,實行“三類作業”制度:基礎性作業,通過導學案、作業本完成,是保底的作業要求;考試化作業,通過周清、月考,以考試的形式呈現;自助餐作業,分層佈置、分層選擇,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布置作業,面向全體,因材施教。七是優化教學評價,將評價貫穿教學始終,把平時考評納入成績評定之中,作為綜合素質評定的一部分。

立德树人,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 | 河南教育名片

特色課程,讓學校名片持續閃亮

鶴壁市外國語中學在優化常規教學的基礎上,適時提出品牌與特色發展思路,確立了“文理兼顧,突出文科和外國語特色,辦精品學校”的目標定位,並圍繞這一定位構建課程體系。

常規課程面向全體分層教學,分層學案、分層作業、分層考試。在此基礎上開設培優補差課程,搞好常規教學補充,照顧不同層次學生。

努力做好課程考試,搞好必修、選修整合;精細管理,精準備考,做好一日常規和教學過程“兩個優化”,努力實現教學過程的精細化。

為了解決學生學習任務重,沒有時間閱讀的問題,學校語文組教師制訂了《經典閱讀實施方案》,編寫《課外經典閱讀書目》和《經典作品導讀》,結合課堂教學,每學期給學生推薦經典必讀書目,幫助學生解決“讀什麼、怎麼讀”的問題。各班把早讀前小自習、操前小讀、預備後15分鐘和其他邊角時間充分利用起來,佈置明確的閱讀任務,由班幹部組織開展高效閱讀,解決“什麼時間讀”的問題。

立德树人,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 | 河南教育名片

作為外國語中學,外語是學校的一張名片。學校開設英語“1+4”課程,“1”即改革常規英語教學,把單詞記憶前移,減少課上記詞彙時間,加大閱讀和聽力教學力度;“4”即採取“詞彙領先、閱讀跟進、聽力教學、活動強化”四項措施,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學校地理教研組經過多年的改革實踐,逐步總結出操作簡單、便於教學實際應用的“地理實驗探究課程”。首先應用思維導圖,把單元知識進行結構性分解,形成微課題。其次,以地理超市的方式開展開放式、交互式實驗探究微課,各個擊破地理難點。最後,組織地理社團活動,激發學生的地理興趣,提升學生地理能力素養。

品牌與特色建設促進了鶴壁市外國語中學的跨越發展。學校被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單位,被省教育廳評為教研工作先進單位,被鶴壁市人民政府通令嘉獎,被鶴壁市教育局評為教學、教研先進單位。石來根不無自豪地說:“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一年一個新跨越,走在了全省示範性高中前列。前進的道路永無止境,品牌與質量永遠在路上,我校將以新高考改革為契機,進一步搞好課程建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

立德树人,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 | 河南教育名片

原載:《教育時報》

作者:教育時報記者 侯軍鋒 楊自起 通訊員 牛憲法

立德树人,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 | 河南教育名片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原創稿件歡迎大家轉載,轉載時請務必註明出處“教育時報”。轉載其他稿件(含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覺得不錯,給個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